吉林体育学院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的课程育人建设实践
吉林体育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探索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一体化建设,将课程思政建设作为学校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实现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举措,开展了以中华体育精神为核心的体育院校课程育人建设实践。
课程思政建设体系
课程思政育人文化建设
体育文化是人类在自身与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总和。将优秀的体育文化与教育、时代发展相结合,融入体育院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以此提升学生对国家认同、对党治国理政的认同、对优秀中华体育精神的认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作为一所应用型体育大学,学校运动技术类课程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全面融入教学中。以课程建设为着力点,重点推动中华体育精神进教学大纲、课程目标、教材与教案,并将其贯穿于课堂教学、课后作业、考核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中,为思政育人有效融入专业课程提供文化支撑。同时,将中华体育精神融入实践教学,建立体育竞赛育人机制,通过参加校内外体育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领悟体育精神、提升规则意识、感受竞赛文化、锤炼意志品质,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修炼品德修养。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主题演讲、专题辩论、小组研讨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探索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体会中华体育精神的魅力。在课程思政专项师资培训中,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沙龙”交流、深入探讨课程思政建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体育精神的价值和意义,提升广大教师融入的动力和意愿,增强融入的能力和水平,激发教师思政育人有效融入专业课程内驱力。通过了解并熟知在中华体育精神形成的历史进程中的关键节点、体育人物与重大体育事件等,领会其中的根脉灵魂与精神实质。通过对一线教师的思想政治理论培训与学科专项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一线教师解读与挖掘中华体育精神中思政元素的能力。与此同时,鼓励与引导广大教师关注于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有效提升教师思政知识转化能力。
课程思政育人载体及平台建设
新媒体平台强大的交互功能性为其成为思政教育主流载体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视频号、直播平台、小程序、公众号和信息检索功能,开展系列课程思政育人活动。在各类多媒体平台上,学校思政教师、辅导员、学生心理健康中心等直接负责思政教育的教师,实现与学生的个体或群体的交流。微信公众号与视频号等则实现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思政教育宣传。通过开通“悦动读书直播平台”,以定期直播的形式交流读书心得、解析体育精神、分享人生感悟。特别是在防控疫情期间,突破传统思政教育活动时间与空间层面的限制,通过“在线学科技能竞赛平台”以及视频公众号、小程序等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活动,学生们在多种新媒体平台中,展示自己录制的五禽戏、啦啦操等,将自己设计的运动处方与计算机作品进行平台分享,而在学生们的各类学习成果中体现着对中华体育精神的理解与践行,无不渗透着课程思政的育人成果。结合大量的数据分析,教师较好地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和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育人体制机制建设
建立课程思政工作组织机构。为保证课程思政工作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和高效运行,我校建立专门的校级领导机构。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主管教学副校长任领导小组副组长,其他校领导任成员;同时组成了由教务处处长任工作小组组长,各二级学院书记、院长任工作小组副组长,各学院教务办主任任工作小组成员的工作组。领导小组负责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与决策,工作小组负责课程思政具体方案的研制与实施。健全的组织机构、完善的工作机制,确保了课程思政建设得以在教育教学中全程贯通、全员重视,取得实效。
建立分类课程思政研发机制。针对我校不同专业特点,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建立了分类课程思政研发机制,除现有的体育类(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冰雪运动等专业)、艺术类(表演、舞蹈表演等专业)、管理学与社会学类(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等专业)课程外,学校适应新时代体教融合发展和经济社会人才发展需求,融入跨学科课程思政元素,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文化素养和民族自信心。
建立课程思政培育机制。通过遴选校内课程思政建设课程,以项目化培育的方式,委派优秀的思政教师以及在课程思政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师德突出的专业教师,对培育项目进行周期性指导,并开展定期的经验分享与研讨,最终形成优秀课程案例。通过采用在公众号发布等多种渠道、媒介、手段等,塑造一批典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形成带动效应。多手段协同,建立了课程思政的培育机制。
建立专业教研室与思政教研室联动机制。开展专业课与思政课教师“互听、互评、互学”活动,体育类、艺术类等专业教师与思政课程教师保持高效的沟通,定期开展校内研修与沙龙活动,相互学习与借鉴教学经验。组建由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共同组成的课程思政督导小组,深入教研室参与教研活动,在监督课程思政全覆盖的基础上,开展指导帮扶活动,确保专业教研室与思政教研室的联动,达成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同向同行与双向优化。
建立科学的考评与激励机制。结合学校专业与课程特点,依据国家和我省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及其评价指标,设计学校课程思政考评的具体指标,对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与建设、实施与推进、建设成果与效果进行全过程的追踪与评价。落实学校、院部、教师和学生四级考评制度,特别是将学生对课堂教学满意度等反馈评价结果作为考评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同教师个人的职涯发展相结合,激发教师的内生动力。
课程思政建设举措
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按照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学生的课程学习体验、学习效果,修订好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专业思政目标。
公共基础类课程。按照《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全面实践“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重点加强了对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中华体育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国家安全和法治意识的教育。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建设,打造了一批具有明显学校课程思政主题——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内核的、具有显著特点的“五育”公共课程。思政、体育、美育、劳动教育、文化素质类课程帮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增强政治意识、提升价值观念,在体育锻炼中增进健康、锤炼意志,在美育课程中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在劳动教育中提升劳动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在文化素质课程学习中扩充知识视野,提升文化自信。
专业类课程。根据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课程教学特点,确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同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大纲、落实在教学章节、实践在课堂教学中。在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中以“六度”为目标,一是体现专业课教学中实施思政教育的“高度”、二是专业教育与思政、人文、社会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广度”、三是潜移默化育人的“深度”、四是积淀传承专业课程与历史发展的“厚度”、五是师生共同感悟思想与情怀的“温度”、六是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育人各个环节的“力度”。广大任课教师,重新梳理课程内容、延伸课程知识维度,从专业课程所涉及的学生专业、课程学科两个方面,不断挖掘在行业、国家、国际、文化、历史等领域的知识性、历史性、人文性、教育性和时代性。结合体育专业特点,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内核,以习总书记提出的“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为内容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主题,使全校的“课程育人”具有极强的体育属性与专业特征。
实践类课程。各类型专业实践类课程与教学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行统一与学思结合,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收集问题,用系统的知识理论破解问题、找到规律,最终解决实践问题。以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视角,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专研勤奋、敢于批判的科学精神与创新能力。尤其是在校内外体育竞赛实践中,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将运动专项技能得以应用,教师在指导竞赛时,能够及时且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使学生能够在亲身参与中践行体育精神、内化规则意识、外塑运动形象,促进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同时提速了学生社会化进程,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体育大学生的优秀品质。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在基本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设计了较为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各类课堂实践结合校内外专项竞赛,将创新性、实践性作为评价的重要指标要素,从参与覆盖面的少数专业个别年级参与学生的“点”状分布,到多数专业个别年级的“线”状分布,再到如今的全校“面”状分布,学生参与覆盖面与人数年年上升、参赛作品数量年年增多,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了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社会实践类课程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扎根祖国基层、学生家乡,了解国情民情、奉献智慧与青春,涵养家国情怀、锤炼意志品质。为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培养自身专业素养与应用能力,学校出台了创新学时学分置换、1+X职业资格证书学分置换等多项举措,为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
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学校现有体育类本科专业9个、艺术类本科专业2个、管理类本科专业1个、社会学类本科专业1个。在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时,注重专业特点与属性,形成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体育与艺术学类专业课程。在运动专项技术类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技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与规则意识,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在艺术类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深入生活、走入基层、从人民的智慧中提取美的要素,提高审美素养、弘扬时代风采,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增强文化自信。
管理学与社会学类专业课程。“在课程教学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引导学生从管理学与社会学的专业视角,了解行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本行业中的具体体现,作为未来的参与者、管理者、服务者如何践行这种发展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培育学生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职业素养。
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建设全过程
课程思政作为“三全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要融入课堂教学教学建设的全过程,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为加强课程思政育人的全程性、系统性,学校在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思政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教学目标中明确课程思政目标,教学大纲中的章节内容板块落实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思政元素。各门课程教学内容从本课程能涉及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论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我国重大历史事件、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重大建设成就,尤其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新中国体育发展历史,以及我国各个时期先锋人物事迹、奥运冠军与体育人物事迹中寻找契合课程特点的思政融入元素,将中华体育精神与各类别思政原色的源头相融合。将课程思政的内容融入课前设计、课堂教学、课后评价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水平,增强融入的技术性与艺术性。
三、课程思政建设特色
品牌特色
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下党和国家对我国高等院校育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校作为吉林省唯一一所体育专业院校,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体育人才的重任。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充分发挥体育院校学科专业特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学校培育选树了一批“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其他课程深入进行课程思政研究,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在学校的总体布局下,专业课教师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一起共同探索探索知识传播、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同频共振的有效途径,创新体育院校课程思政教育模式,形成了“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学校在推进课程建设中立足体育院校专业课程的教学特点,体现“以文化人、项目育人”的特色,通过开展“筑梦冰雪 助力冬奥”、共忆冬奥盛会、共享美好未来”,同上一堂“冰雪”思政大课、“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设计大赛”、“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宣讲”等系列特色活动,润物无声、以文化人。术科课程加强项目教育,改变原来术科课单纯技术传授的授课模式,将体育精神、不同项目的发展史、项目礼仪教育等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在技能学习中提高综合素养。在学校“双驱动、三覆盖、七贯通、十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的引领下,课程育人形成了“以文化人、项目育人”的品牌特色。
育人特色
以培养“精技竞高、踔厉笃行”的应用型体育人才为目标,以满足区域发展和行业发展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为动力,重新修订了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课程思政统领全局,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贯穿始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新体系。在全校扩大课程思政试点范围和覆盖面,探索形成体育院校专业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组建课程思政攻坚团队与研究团队,挖掘提炼体育专业课程蕴含的各类型思政元素。将思政和德育元素纳入专业课教材、讲义和教学大纲,履行每门课程、每名教师、每个课堂的育人职责,努力实现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全覆盖,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内涵和质量。
作为吉林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我校在人才培养上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为深入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学校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合理设置实践教学比重,切实落实实践教学安排,原则上非体育类专业实践教学不少于总学分(学时)的25%,体育类专业、艺术类不少于45%。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与公益劳动等第二课堂机制,实施第二课堂学分制、创新学分置换制、职业证书置换制等制度,提高了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了实践育人效果。
成果特色
通过在全校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培育选树示范专业、示范课程,打造培养一批具备较强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力的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总结凝练一批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功经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结合。近年来通过此项工作的持续发力,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五年来学校先后开展了“课程思政改革试点课程遴选”“课程思政示范(建设)项目遴选”“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遴选”“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宣讲”“中华体育精神与抗疫精神宣讲”等一系列遴选与培育工作。对确立的培育课程施行项目式管理,以项目申报的方式激励教师申报课程,定期开展相关领域的教学研讨、集体备课,课程思政教学督导贯穿教学质量监控全程。学校通过分类引导,对各专业中课程思政实施较好的课程给予重点扶持,并取得进一步的突破。经过多方努力,学校现有一门课程荣获“吉林省高校学科育人示范课程”称号,一门课程荣获“吉林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称号,三门课程荣获“吉林省首批课程思政课程建设项目”称号,一支教学团队荣获“吉林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团队”称号。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取得的课程思政研究成果,扩大课程思政的辐射面,学校依托高教研究所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实践经验、典型案例等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分享,形成完善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
创新特色
学校立足体育院校专业特点,扎实做好“三全育人”改革,全面推进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协同建设。构建了以课程思政全覆盖为目标,以课程思政融入在培养方案、体现在教学大纲、落实在课堂教学为途径,以案例推广、专业与课程评审、教学宣讲等课程思政专项评审为手段,以教学督导、师生反馈开展质量监控为评价方式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体系,实现课程思政在本专科课程中的全覆盖。在近五年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的专业属性与内涵特征,打造体育院校课程思政品牌。开展以中华体育精神为内核的学校课程思政项目培育,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从课程数量、覆盖面等第一阶段的“量化”层面建设,逐渐转为第二阶段的“质化”层面建设,提升建设内涵、形成建设品牌、培育建设成果。学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学与教师资源优势,为试点课程配备思政课教师,帮助专业课教师设计课程思政内容,找准切入点。同时,在校园网开辟课程思政专栏、在公众号推出课程思政系列活动,加强对典型课程的示范宣传,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还积极培育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团队,鼓励教师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比赛,对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和教学团队给予表彰。
课程思政重难点问题解决情况
解决专业课教师“价值引领”盲区,充分发挥思政课程导向作用。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推进中,教师虽然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但面对挂学科的思想政治理论,在实践中存在“硬融入”的现象,协同育人效应不显著。基于此现象,学校组建一支以思政教师为成员的宣讲团,对各学院各专业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备课,指导专业课教师提高思政素养,把握学校思政课教学方向与内容,找到思政切入点,感悟课程思政的渗透性与灵活性,形成思政课程育人核心引领,各专业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优势与特色巩固思政课教学效果,将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体育精神传承教育贯穿到教学各方面,形成合力育人局面,改进成效显著。
解决课程思政考评盲点,使“隐性”思政教育基于客观数据与证据彰显“显性”育人成效。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初期,学生学习茫然抓不住重点,育人成效隐性无法评定。同时课程思政虽然纳入课程教学,但既没有列入师德师风考核体系,也没有形成奖惩机制,导致专业教师思想与行动不一致,出现走过场、浅思政的现象。针对育人成效评定问题,学校建立切实可行的各类课程合理育人制度体系,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形式将学生课程思政延续产生的育人效应进行客观数据量化,采用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有效融合的评价方式,采用基于客观数据和证据的定性评价,体现即时与长远双重思政育人实效。
课程思政任重道远。课程育人是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的有效载体。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引领和能力提升的有机统一,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协作,引导广大教师切实履行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是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重要内容。未来,学校将持续发力不断提升课程育人内涵建设,促进课堂教学育人功效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