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之美
“话语即权力。”这是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引用的福柯的一句话。
这也就不难理解,在当下一个全民“吐槽”的时代,言论市场如此喧嚣,人们急切地用自己的理论试图格式化他人的脑袋,甚至连文艺作品,也不乏意气之争与浮泛之作。
然而王小波自己,却甘为“沉默的大多数”。正如孔子的理想,“述而不作”。有时候,倾听,才是高人一等的境界。
在《徐霞客游记》中,有这样一则很有意思——万历四十四年春,他第一次登黄山,前后盘桓十日,每日都是穿石而过,寻胜探幽。只一日例外,全天仅记录了一句话,“初四日,兀坐听雪溜竟日。”没有山泉汩汩,没有奇石嶙峋,没有僧人引路,没有樵者随行。他一人枯坐一隅,听山间簌簌落雪声,就这么听了一整天。
我想那一日的放弃赶路,放弃对山水的征服,兀坐听雪,任灵魂出走。于徐霞客而言,也正如张潮所言,“方不虚此生”。
因为倾听,实在是一种莫大的优美与尊严。
咄咄逼人,掩饰的是苍白孱弱的自我;激动的舌头,折射的是内心的贫乏与无明。而一个真正强大的人,心绪平和专注,未必付诸话语——那是来自内在的根基与信仰,何须刻意求证、强加于人。
于是,我越来越感动于郑板桥,那“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的情意,正如黑泽明彻夜徘徊于不忍池边,只为聆听雪花莲花开放时那细微的声响。
不独琴语与蝉语,万物皆有语言。在萨特或海德格尔看来,世界是被叙述的,并且为语言所覆盖,而语言是被领悟的存在。在这众声喧哗的语言世界里,也许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言说,而是仔细聆听,聆听一座山、一朵云、一块石头、一枝花、一滴水、一粒尘埃……风声、落花、流水,皆有其自身的语言,一如厚重惊人的锦缎,触手生凉的珐琅,青铜上斑驳的铜绿,刺绣上凸起的花纹,它们无声地向我们言说着某种独特的美。
所以,“鸟自鸣”,终不若“花解语”,因为,如果没有倾听,语言是寂寞的。这世界纵然有一千万种语言,但不及那一双会倾听的耳朵。那份公正的谦卑,与端庄郑重,才是大家该有的气度。
想来倾听亦是如此。静耳倾听,听的是灵魂的质地,寻求的是内在生命的安顿。
人类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巴,这应该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少说,多听。倾听,就是关闭了一切声响,只给心灵留下双耳,彻底沉浸其中。一直觉得,说与听是一个吐故纳新的过程,说是“吐故”,听是“纳新”。如果不懂得倾听,人会变得空洞贫乏,就像一条河流,没有源头活水的注入,迟早会干涸。倾听本身,就是一种收获。倾听是一个默默吸纳的过程,把种种美好通过双耳传递到心中,美丽之花会悄然绽放,留下满心芬芳。世界何其博大丰富,多姿多彩,做一个专注的倾听者,我们会收获更多。
《孟子》说,反求诸己。学会倾听自己正是这样一桩平和郑重的自我完成。以内在的质地,对抗外界的动荡喧嚣,而非一味焦躁的话语取胜。
深有感怀。
倾听,让我们始终保持纯净和安宁。岁月无声,心灵有耳。
可否澄观一心而腾踔万物,静听鸟语珠箔,群花自落。这方是时光沉淀的大智,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