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义,写人生
——《人世间》有感
以情义,写人生
——《人世间》有感
杨云龙
“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抒写情怀和热望。”
一家子,三代人,五十年,众生相。
一列绿皮火车穿过皑皑白雪呼啸而过,央视开年大剧《人世间》的故事就此拉开帷幕。
太阳升起,光字片的人们开始了充满希望的一天。光字片的小巷子里暗藏的仁义礼智信,他们像种子一样向阳而生,以挺立的姿态和随遇而安的心态消解了转型期的“郁闷”;在外部巨浪或自身不幸面前,“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没有放弃对善良的秉持。他们一直有血有肉、有尊严地“活着”。这是一群平凡人的“浮世绘”,也是每一个你我他的“人世间”。
人世间的你我,记忆里是否还有那样一方烟火?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北方某省会城市“光字片”区居住着周志刚一家,父亲周志刚在西南参加“大三线”建设,长子周秉义响应国家号召成为第一批下乡知青,长女周蓉追随诗人丈夫远赴贵州乡村,周家只留下小弟周秉昆与周母相依为命。在五十年的岁月里周家人的命运与时代变迁交织在一起,周秉义大学毕业后从政,在大刀阔斧的改革中经历仕途沉浮;周蓉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却情路坎坷。周秉昆与美丽又不幸的女子郑娟相濡以沫,通过自己的努力从一名工人成长为文艺工作者,经历下岗的阵痛和“下海”的挑战,在平凡的岁月里扶持邻里亲友共同前进。一家人在完成各自人生使命的同时,也书写了一部当代中国百姓的生活史诗。
这部改编自梁晓声同名小说的年代情感大剧,将几个家庭的悲喜,放置于一个时代的变迁中。他们的苦与乐,困惑与奋斗,成功与失败,鲜活而不失自然,就像描写我们自己,他们,是剧中人,也是,现实中每一个平凡的我们。
回首时代变迁,五味杂陈才是人间百态。时代变革,一个个普通人的命运,如海里一滴水,滚动起伏,又如人间的一粒尘,卑微渺小,随风飘零。但这教给我们的,不是只有面对苦难的勇气,更有细水长流的真情,时代命运固然难以抵挡,平淡岁月带来的厚重感和踏实感更让人感动。悲观者认命,乐观者改命!我们不管多么普通、多么平凡,都要把朴素日子谱写成伟大,纵然人间千奇百态。
杨绛先生说,岁月静好是片刻,一地鸡毛是日常。即使世界偶尔薄凉,内心也要繁华似锦。罗曼罗兰说,生活中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我始终相信,苦有百味,甜便有一百零一味。我们以温暖为底色,相信有光,就能彼此照亮。正如《人世间》主题曲所唱:我们像种子一样,一生向阳!
是种子,就要努力绽放!你看窗外,春天,到底还是来了。
愿踏过千重浪,这人世间,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