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志愿服务“四化”建设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

“学习强国”平台报道我校思政育人工作





  本报讯 近日,“学习强国”平台以《聚力志愿服务“四化”建设,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为题,报道我校始终坚持思想引领,把志愿服务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深化志愿服务与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把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实践环节,聚焦体系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四化”模式创新实践,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的情况。这是学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总结凝练学校志愿服务助推实践育人的经验,继续推动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具体举措。报道全文如下。
近年来,吉林外国语大学始终坚持思想引领,把志愿服务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进一步深化志愿服务与课程体系的深度融合,把志愿服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实践环节,聚焦“四化”模式创新实践,打造行走的“大思政课”,使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助力实现培养“学好外国语,做好中国人”的高层次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大文章”,收到良好效果。
一是在“体系化”上下功夫。学校自创建以来,始终高举公益性旗帜,坚持非营利性办学,在秦和校长公益思想和奉献精神的感召下,学生奉献精神蔚然成风,“在吉外,志愿服务就像每名学生的‘标配’,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把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行“全员志愿者”管理制度。2015年,制定并实施《吉林外国语大学本科生“志愿服务”实践学分实施办法》,成为吉林省首家将志愿服务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志愿服务实践学分制的高校。学校充分发挥办学优势和专业特色,构建了“12345”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1”是指大力弘扬公益精神的“一面旗帜”,“2”是将志愿服务纳入实践学分与积极培育品牌项目的“两个基础”,“3”是健全选拔考核机制、培训交流机制和激励考核机制的“三个机制”,“4”是搭建校企、校政、校军和校际平台的“四个平台”,“5”是志愿服务与人才培养、社会历练、素质拓展、第二课堂和线上线下服务的“五个结合”,推动志愿服务向制度化、体系化发展。
二是在“专业化”上做文章。注重志愿人才专业培训。学校与省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共建,成立吉林志愿服务管理学院,面向全体学生和志愿服务工作者开展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课程,形成了以专家、学者、知名志愿服务工作者“三支队伍”为基础,导师库、课程库、项目库、基地库“四库”为保障,理论课、实践课、体验课、特色课、自选课“五大课程体系”为核心,集中轮训、专题调训、导师直训、现场实训、公益导训、线上网训“六大培训班型”为支撑,以主题研学、参观访学、岗位践学“三位一体”为特色的“33456”志愿服务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了全国首个公益性、非学历开放式志愿服务培训课程体系与学科,努力构建志愿服务的“吉林模式”。注重志愿服务专题研究。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9项、省级重点项目3项,收录知网重点期刊论文10余篇,出版《志愿服务品牌项目汇编》,项目入选教育部“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行动计划”,研究成果丰硕。共同发起成立长春净月高新区高校志愿服务联盟,推动志愿服务由传统活动型向法治化、专业化、信息化转变,真正让志愿服务管用有效、常见常新,触手可及、人人可为。
三是在“国际化”上求突破。2012年开始,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和志愿服务多边合作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建立动作模式,依托孔子学院和海外志愿者搭建志愿服务海外站点;二是依托国际合作项目,探索建设生态环保、旅游等具有国际共识的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三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广。10年来,我校有百余名学生先后远赴菲律宾、土耳其、哥伦比亚、印度尼西亚、波兰、德国、西班牙、泰国、柬埔寨以及伊赫扎萨克等国家开展对外汉语教育、英语教育、文化交流、国际支教行动、环境保护等海外志愿服务项目,助力实现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四是在“品牌化”上见实效。目前,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形成了“人人争当志愿者”的氛围,实现在校生100%参与志愿服务,实践服务基地75余个,开展各类活动7000余次,服务160多万小时,志愿服务日益品牌化,成为吉林省志愿服务的一张靓丽名片。学校实行“联合会+专业团队”的志愿者管理模式,统筹运行“‘多语种翻译+’国际赛会”志愿服务项目、“心旅益行”乡村少年成长计划、“微暖生命志愿团队”生命教育公益活动等100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领域涵盖新思想传播、语言服务、生态环保、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教育帮扶、助老服务、阳光助残、防疫抗疫等领域,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央视春晚、东北亚博览会等大型活动中,志愿者们以专业的语言能力、饱满的服务热情、负责的工作态度,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组织上的认可。其中,“‘多语种翻译+’国际赛会”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学雷锋4个100先进典型,“四叶草”医疗服务项目和“心旅益行”乡村少年成长计划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金奖等国家级奖项十余项。学校先后多次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吉林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标兵”等荣誉称号。新华网、人民网、央视网、《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均多次对我校专业化志愿服务工作给予报道。秦和校长当选吉林省志愿服务联合会第三届副会长,涌现出了优秀志愿者苏可为、马振宁等一批先进典型,培养的毕业生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
(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