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血青春 参军无悔

热血青春 参军无悔

军营是他心之所向,所以怀揣理想,披上戎装。报国是他情之所往,所以军歌载志嘹亮四方。

许多大学生都有一颗穿上军装的心,而真正去付诸实践的,却少之又少。近日,我们采访到退伍返校的2020级法学一班的杨欣同学,去近距离感受一下他那炽热的爱国军魂。

对于当初人伍的理由,杨欣谈到:“之前,对于军旅生活是比较感兴趣的,也看过一些有关军人生活的电视剧,大多呈现的是紧张热血的一面。但是我参军也不全是因为一腔热血,长辈都是比较鼓励、支持我去当兵。去的时候也是经过认真思考,也考虑到会有一些得失。比如年龄方面,以后就业发展方向肯定会受到一些影响。另外,还错过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国庆庆祝活动,也是一个小遗憾,因为当时我在新兵连。”

有兴趣,有权衡,有劝导,有遗憾,使得他踏上这段不凡征程。杨欣谈到:“役前集训是不小的挑战,因为大一所受训练有限,每天三公里,一百个俯卧撑等也是不小的挑战。”这对当时的他也是一个突破自我的过程。经过重重磨难,杨欣最终成功进人了部队,但部队的训练强度远比之前在新兵连的还要大,而使他坚持下来的,是他坚定不移的意志。他提到:“极度疲惫的状态下,就是想不了太多东西。在一些缺氧的状态下,身体上感觉到就是血液膨胀,脑海中唯一的想法可能就是完成。做完运动之后就会休息一下,一会再来一遍也没有什么特别难受的感觉。”

杨欣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中途离开战友的惋惜和遗憾,“也许退出的一些战友觉得,理想和现实可能遇到了一些矛盾或者反差,心理承受能力可能都是因素。”

军旅生活有挑战与磨练,但同时也有温情与欢乐。杨欣曾经参与过湖北暑期抗洪防汛的任务,而在这过程中,曾因情况紧急,许多人的水未能来得及灌满或者水已经无法饮用,自己的半壶水,“喂养”了整个班,这一段同甘共苦的革命友谊给杨欣的军旅生活增添了一抹浓墨重彩。还有在训练期间,偶尔周末“出逃”军营,到街头跑步,路边的包子店飘来的香味也会让他有品尝的冲动。而即便是这种小小的放松也会使得回到军营后的他们非常开心。

在抗疫、抗洪期间,高强度、不间断的工作总会使人身心疲惫,杨欣对此坚持下来为人民努力和服务的理由就是:“遇到比较有难度的工作,心底会害怕,但是危难来临,这个职业要求我们顶上去。我们多努力一点,群众就会多一些希望。国家需要我们,我们就勇敢地向前冲。有一个武警消防员曾说过:‘我们都是普通人,面对火海,谁不怕?但我们深深地知道我们的职业可能无法改变别人生命的长度,但我们想尽全力去保持生命的厚度。让人们像往常一样,生活在阳光下,成长在自由的环境中,尽可能远离黑暗,灾害和死亡。’”正是通过这一席话,我们也了解到英雄也都是普通人,但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信仰时,便会为之而闪闪发光。

在退伍重返校园之后,杨欣也和我们分享了他的一些变化。他之前的性格是比较不拘小节,生活经验比较缺乏。而在入伍期间有了很多独立面对的机会,对事情会谨慎权衡与规划,更加能分清事物的主次,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非必要的事务。

对于想要入伍却又怀有担忧的同学们,杨欣是这么建议的:“参军,总体上我是非常支持的,或梦想或想打破平淡或追求刺激等等,大家可能因为不同原因人伍。但同时希望大家明白,部队生活是可以一眼望到头的,今天躺下之时,可能就知道明天要做什么,所以要做好心理准备,知晓真正的部队生活可能与预想有一定的差距。而且在部队中不要因为一时冲动就放弃,部队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听完杨欣的分享,我们看到了部队中的苦与乐,对军营生活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感受到当兵不仅是一种经历,更是一种锤炼。

人生最有意义的就是不确定,愿同学们可以看清内心,勇敢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