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课程思政之力,育时代创新之人
访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仓储与库存管理》课程组
凝课程思政之力,育时代创新之人
——访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仓储与库存管理》课程组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标。课程思政作为高校立足“三全育人”大格局实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推进课程思政改革往实里走,是我校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大学生的重要依托。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名单,我校《仓储与库存管理》获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张旭凤、刘俐、梁晨、赵琨、解晓灵五位教师获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大学生记者团校报社采访到了课程组中的几位代表老师,以及物流管理教研室主任温卫娟老师,听老师们分享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故事。
千仓万箱 非一耕所得
“不积鞋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要重视质量的积累,以“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物院精神开创北京物资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新征程。
教师主导是《仓储与库存管理》课程建设的前提。2019年该课程作为学校课程思政试点示范课程在全校范围进行公开课讲授,2020年获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线下)及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重点项目)。可见,《仓储与库存管理》课程获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正是课程组老师们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日夜的接续奋斗中实现的飞跃。
学生共建是《仓储与库存管理》课程建设的关键。本次全国共有699门课程获批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其中物流类的课程只有两门,可见我校在物流类本科教育领域的引领作用。国家级一流专业一物流管理专业同学们良好的专业素养,以及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也是本课程建设的保障力量。同学们课前利用中国大学MOOC平台按时完成预习,课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组队开展教学案例研讨,课下认真复习总结研究型学习成果。
正是由于学校、教师和学生团结一心,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才有如此优秀成果得以展现在众人面前。
找准特色 思政先行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遵循。《仓储与库存管理》课程组老师立足这一教育规律,结合我校“十四五”发展规划,在课程思政教育中找准定位,构建目标明确、程序正当、方法可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从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来看,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是突出以实践育人为核心的价值引领,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培养高层次物流管理复合应用型人才。课程思政教育的内容是强化新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引导学生为国家物流现代化发展和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服务。
从课程思政教育体系来看,课程教学也注重知识传授与价值塑造的紧密结合。正如梁晨老师所说,该门课程之所以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走在了靠前的位置、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是因为我校构建了完整的思政育人体系,一方面切实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另一方面大力强化思政课程建设,以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课程目标。
从教学方式来看,该课程采用模块化授课方式,由多个老师共同授课,完成教学任务。课程组教师在因材施教的个别教育与润物细无声的人文关怀和思想引领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此外,以实践教学辅助育人,课程组教师带领学生前往京东物流、北京首都机场货运部、招商局物流、中都汽车仓库等物流企业,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灵活应用课程所学分析和解决企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形成问题清单,通过分组解决问题,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热情,建立起对专业学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在漫长的课程建设过程中,正是由于整个课程组老师在旗帜鲜明的方向引领和无私奉献的分工合作中精准配合,才得以呈现出一堂精彩的课程。
“风高浪急时,更要把准方向”。我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与发展,需要运筹帷幄的主心骨,副校长张旭凤教授作为整个团队负责人,以其卓越的大局观勇担重任。“一个团队只有依靠着他的主心骨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才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长远”,赵琨老师如是讲道。正是在张旭凤老师的指引下,才能找准课程改革建设命脉,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人心齐,泰山移”。除却课程组老师们自身的努力,课程所取得的成绩也离不开学校、学院、其他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帮助。解晓灵老师表达了对学校大力支持的感激之情一从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与物流学院的老师们加班加点整理相关证明材料,到学校智慧教室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硬件条件支持。包括范例作业、课程大纲教案、校内学生和督导评价证明、校外用人单位和兄弟院校评价等材料的准备,整个课程申报的过程就像典型的物流过程,分工明确也井然有序。此外,历届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对课程的理解和对专业的认知,均展现出了同学们的良好风采以及对国家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心。
受访过程中,刘俐老师还向我们分享了她的教育理念“德育为先,德才并重”。关于育才,同学们的专业认知、把握程度以及专业自信非常重要,无论是现在还是迈人社会,专业能力都是他人评价我们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温卫娟老师将学校比作工厂,她认为学生进人学校后应该被“加工”成一名德智体美劳的优秀人才,从而在未来更好的为社会做贡献。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老师们也会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以学生的求知需求导向作为教育理念,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百炼成钢,硕果累累。本次《仓储与库存管理》课程被评为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不仅为学校争得了荣誉,为我校老师们树立了榜样,更为整个物流体系的完善贡献了力量。课程组老师们表示,希望能够在未来更加长远的日子里继续发挥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阵地”和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以“为国家输送人才,于社会取得认可”为目标,为把我校建设成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解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