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为心中创业梦 “重启”人生志未残

CETV全国助残日特别策划节目采访我校残疾学生吴晓英

简短说明
https://www.biem.edu.cn/info/1047/12701.htm

2022年5月15日是第32个全国助残日,主题是:“促进残疾人就业 保障残疾人权益”。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直播间》特别策划“欲为心中创业梦 ‘重启’人生志未残”专题节目,带我们了解目前残疾人的就业状况以及新时代下国家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新进展。

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新闻直播间》

我校珠宝与艺术设计学院54岁大龄学生、蒙古族刺绣非遗第六代传承人、“北京巧娘”吴晓英作为残疾人创业代表,在节目中为我们讲述了她的创业故事。

吴晓英接受采访

吴晓英幼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导致双腿残疾,身残志坚的她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从9岁开始跟随长辈学习传统蒙古族手工刺绣技艺,成为这门技艺的第六代传承人。1993年,吴晓英从内蒙古来到北京打拼。二十年来,吴晓英卖一些手工制品支撑生计,但是她不甘于这样的生活。2020年,我校进行扩招,为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等群体提供学历教育,吴晓英成为我校2020级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一名在校生。

“绣美英华新蒙绣工作室”入驻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园理工园

在校期间,她组建了“绣美英华——打造国潮新蒙绣第一品牌”团队,用蒙绣传递中国优秀文化。

制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和佩饰

2021年,受到冬奥组委的邀请,承担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颁奖花束和佩饰的制作。吴晓英以针为笔,自强不息,用蒙绣传递中国优秀文化;以线为墨,发扬工匠精神,以蒙绣开启人生新境界。

学校党委副书记张懿接受采访

学校党委副书记张懿研究员在采访中提到:“社会上对残疾学生创业的期望值不高,创业实际上是一种资源的整合,创业能力强的人资源整合度就高。对他们来讲,如果社会的期望值不高,那么他们对资源的整合度就会稍弱一些。”

吴晓英制作蒙绣

“一个人如果身体有了残疾,绝不能让心灵也有残疾——霍金”。吴晓英内心燃烧着熊熊火焰,坚持把蒙古族非遗刺绣技艺传承,带动更多人学习中国传统技艺,这使她无论遇上何种艰难险阻也依旧自强不息、迎难而上,这种精神深深地感染着学校的每一位师生。

《“十四五”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

目前,国家通过多项政策大力支持、聚焦残疾人的就业创业,学校也尽最大力量通过多种途径对像吴晓英这样的“特殊”同学给予帮助,真正贯彻落实好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助残的理念,让他们不灭心中之火,“重启”人生光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