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寻人大的“精神基因”

“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是当年毛主席对陕北公学学生的深切期望。跨越世纪,作为人大人的我们在今天应如何理解《陕北公学校歌》的意蕴与内涵?又应如何继承这所诞生于抗日烽火中的大学特有的“红色基因”,真正成长为“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探寻人大的“精神基因”,对初入人大的每一位新生来说都是一门“必修课”。


校史、校风、校歌———我们要学习什么?



《陕北公学》话剧剧照

“一二九”合唱比赛新闻学院合影


“中国有了那样一批脚踏实地、富有实际精神的先锋分子,能够去解决中国革命的问题,这些人就好像是希望,好像是火种。”人大原创大型话剧《陕北公学》学生制作人之一、文学院2018级本科生韩尚龙这样说道。这部话剧,是学校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组织创作编排的。机缘巧合之下,韩尚龙成为了话剧中“妈妈校长”成仿吾的饰演者。

当年红军到达陕北后,成仿吾受中央委托创办了党的第一所高等学校———陕北公学。毛主席曾斩钉截铁地指出“因为有陕公,中国不会亡”,并亲自为陕公制定了“忠诚、团结、紧张、活泼”的校风。《陕北公学》话剧执行导演、法学院2018级本科生张唯杰通过这次话剧排演深切体会到,“校风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从那个年代每一个陕公人身上提炼出来的。这八个字,真实地存在于每一位陕公人的身上。”在深入了解了那段历史后,他也重新认识了这八个字的内涵———忠诚,是忠于人民、忠于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思想;团结,是团结互助、民主自由的统一战线作风;紧张,是时不我待、刻不容缓的严明组织纪律;活泼,是朝气蓬勃、艰苦奋斗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原创话剧《陕北公学》主创团队成员、哲学院17级学生张懿晴认为,这部剧能打动众多人大学子的重要原因在于它足够亲切。“我们之前排演的话剧《吴玉章》是一部更倾向于展示伟人风貌的话剧,而《陕北公学》不一样,这部剧中很多的角色都是学生,他们跟我们非常贴近,这是一部属于青年学生的戏。”这样的亲切感,生发于这部剧的创作过程。张懿晴回忆到,这部戏的文本工作有很大一部分是学生演员和主创团队一起完成的。在创作过程中,大家将自己带入到历史之中,去体会当时青年学子的感受。在这样的思考、探寻过程中,碰撞出了意外的火花。大家发现八十余年前的陕公学子并不遥远,他们与如今的我们一样,或许迷茫、稚嫩,但都坚定、向上。

剧中有不少反映青年学子情感的场景,例如学生们一起写日记,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生活化的场景,让人倍感亲切。其中有一个小细节让张懿晴印象深刻:那是一个陕公的女学生在写日记,她怀着革命热情和理想初到陕北,面对艰苦的环境,面对未知的一切,她心中百感交集,有忐忑,也有憧憬。她在日记中写道,“延安下了好大一场雪啊。”这朴素直白的话语折射出了女学生内心的复杂情感,成为她心思的自然流露。张懿晴谈到,“这部剧生动展示了历史上的先辈们是如何从跟我们一样的青年,在炮火的洗礼中、在革命的锻炼中成长为时代栋梁的。他们从不同地方怀揣着革命理想奔赴陕公,又从陕公奔赴各地,投身于祖国各方面的建设,激荡出时代的洪流。”

哲学院20级学生阿依达娜参演了话剧《陕北公学》。在紧张有序的筹备、排练之中,她更多感受到的不是疲惫,而是充实快乐。在整部剧中,最震撼阿依达娜的是徐学弋为了护旗被炸死的一幕。“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很难理解为什么他要用生命去换一面旗帜,但我读了剧本、理解了这个人物之后,明白了对于当时的青年而言那面旗帜是一种信念。”阿依达娜认为,我们饰演的学生或者老师都是历史上真实在陕公生活过的人,而陕公又是人大的前身,如今在人大学习的我们去理解、扮演陕公曾经的学生和老师,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联结,表明我们没有忘记过去,我们依旧在延续着对党的忠诚和信念。

克服了学业压力一起接受高强度训练的陕公剧组同学们,也结下了纯洁而深厚的“革命友谊”。他们都是利用宝贵的课余时间与假期进行排练,有些甚至为此延后了期末考试。《陕北公学》话剧排演了多次,创作者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去了解和扮演这些伟大的人物,在不断的思考、探求中逐渐更接近历史的真实。这本身便是陕公精神的一种传承与发扬———他们带来的这场“视听盛宴”,他们演绎的“在战斗中学习”的火热青春,便是将“那样一批人”和“那样一种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了给观众,让同学们在为之震撼的同时,也思考如何同他们一样,不负前辈期望,毅然前行。

这是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是初心未改的薪火传承。这既是献礼建党百年,也是献礼人大历史的峥嵘岁月。《陕北公学》的激昂激励我们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心怀理想信念继续前进。陕北公学是人大的精神基因,是人大人的精神母校。只要心中有火,就会眼里有光,新时代的人大学子,必将像陕公时期的先辈们一样,奋勇争先,无惧挑战。

“我在创作校歌歌词时,耳边响着毛泽东同志在陕公讲话的亲切声音,眼前浮现着陕公学员的亲切面孔。”成老校长曾这样说道。《陕北公学》话剧,便是以观众全体起立共同合唱《陕北公学校歌》作结的。

新闻学院2020级本科生周愚说,话剧让他懂得了校歌诞生的特殊时期决定了陕公必须承担着比其他学府更多的责任———不仅是要育人,更是要为党育人,为民族解放事业和发展事业育人。

每年一度的“一二九”合唱比赛中,《陕北公学校歌》作为必备曲目也久经传唱。指导过数届“一二九”大合唱的人大艺术教育中心副主任费佳老师表示,“陕北公学的革命精神内核即是通过校歌得以代代流传,鼓舞着历届人大人砥砺奋进,始终奋斗在时代前列。”

今年毕业于社会与人口学院的本科生庄乐言回忆道,大一那年“一二九”合唱《陕北公学校歌》时,感到更多的是一种表演的性质,而毕业之际夜晚在明法台阶合唱校歌,则是一次自发地、心潮澎湃地歌唱,因为同学们无不在内心赋予了校歌集体认同感的意义。

而对刚入学一年的财政金融学院本科生许铎耀来说,到明法台阶合唱校歌则是对即将毕业的师兄师姐的美好祝愿。他印象最深的一句歌词是“我们献身于新社会的建设”,“当年成校长写下这句词时,意在鼓励学生们为夺取抗战胜利、建立崭新的中国贡献力量;而在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同样面对怎样把‘新社会’建设好的问题,歌词体现的精神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对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孟姝含来说,《陕北公学校歌》是一种“巨大的向心的文化凝聚力”,小到英语课上的一次演讲,大到“我是中国人,我是人大人”的文化自信,校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她。许铎耀也认为,校歌对于塑造个人理想有很大帮助,因为“在这个时代里,个人的理想信念不能和国家的发展现状与规划脱离开”,是校歌让他时刻记着“我们从哪里来,应当到哪里去”。

《陕北公学校歌》可谓是一种“精神上的号召”。与“来自80年前的声音”穿越时空的同频共振,能让同学们感受到属于人大青年一脉相承的爱国热情,以及“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责任担当。


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



“博士书记”姬晨阳


“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可谓人大学子之间一个默契的暗号,也是印刻在每一位人大人心中的最高精神指引。

在给陕公学员的演讲中,毛主席曾号召同学们学习鲁迅的“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要像鲁迅一样“用望远镜和显微镜观察社会”。我校研究生团工委书记魏嘉希便是这样一位优秀的“社会观察者”。他创办了“人大人在基层”访谈专栏,带领团队采访了许许多多在基层工作的人大校友。他们通过细腻而多元的视角,阐述了人大人深入基层工作的心路历程,以小见大,彰显了人大的“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精神。

“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人民大学对学生的培养总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魏嘉希谈到,“人大人在基层”栏目创设的初衷便是想通过真挚的笔触,让青年采访青年,将基层人大人寻常却光辉的事迹与人文价值传承下去。“只有深入基层,才能更深刻地体悟‘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对于这个时代的意义,才能真正心生谦卑。”

“他们是祖国建设中的一粒石、一粒沙,他们是时代的思考者,他们用行动在细微处践行着心中的道义,他们具有高度的公共服务动机,追寻着公共价值,彰显着公共精神,他们是我们前进路途中那抹指引的光。”魏嘉希认为,基层人大人在江南塞北、山泽草野间留下的足迹与奔波的身影,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精神图腾”。

“人大人在基层”受访者之一、应用经济学院2020级博士生姬晨阳曾在2020年3月到2021年5月赴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挂职锻炼,任泗店乡陆湾村第一书记。他谈道,“我们人民大学是人文社科领域的一面旗帜,有大量的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定要有人把这些成果转化为国家治理能力的实际提升,为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此外还有许多像姬晨阳一样的人大人,也在用步履擘画乡村振兴新图景,真正做到了“把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国民表率、社会栋梁”,这八个字时时刻刻在提醒人大学子,学习是为了什么。新法班2020级本科生陈伯铭认为,“这提醒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醒人大人要时刻把人民装在心中,把中华民族放在心中;提醒人大学子完成学业后,要为社会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人民、人本、人文———我们应该如何学习?


章叶青,是1992届的人大校友。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建校65周年之际,章叶青团队设计了新的人大校徽,并协助学校设计完成了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人大校徽是我最用心的作品”,章叶青校友如是说。

章叶青介绍说,新校徽中的三个“人”字分别寓意“人民、人本、人文”,又蕴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携手劳作”、“同向而行”等意。校徽以取自吴玉章老校长手迹的“中国人民大学”行书字体为校名的专用标准字体,以专门配制的体现理性、大气和包容的“人大红”为中国人民大学特用的标准色。章叶青提到,这种沉稳内敛的深红色,取材于故宫的宫墙色,是由他个人反复推敲调整配制,在他以往有关中国文化对外交流推广设计中频繁用以代表中国主流文化。“希望像鲜艳的哈佛红在美国成为资本经济的某种象征一样,人大红能成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象征。”章叶青以他的独特方式,表达着对母校的尊敬与期待。

人民大学的校徽,告诉了人大学子应该如何学习———向他人学习,与他人一同学习。见贤思齐,博采众长,是人大学子应有的品质。

有趣的是,人大校徽也经常被二次创作,如被做成各种表情包等,在师生校友间广为流传。这体现了人大人对学校logo的亲切感与认同感,同时,人大学子也应认识到校徽图案背后的真正含义与前辈的殷切期冀,将其作为人大人共同的“精神基因”,真正加以尊重并引以为傲。

结语

鲁迅在《这也是生活》一文中写道:“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生命个体渺小,但思想和情怀拥有激励群体、改变环境的力量。正如《陕北公学校歌》所唱,“民族的命运全担在我们双肩”。人大学子对于国家和民族复兴、繁荣、昌盛有着特殊的使命。深入世间百态深察人间疾苦、用术业学识为更多人的解放与发展奋斗终身,是人大人的责任。

从陕北公学,到华北联合大学,再到华北大学,最后到中国人民大学,变的是名,不变的是精神。正如张唯杰所说,通过饰演角色,同学们和历史上的陕公学子紧密相连。校风和校歌里传达的精神,顺着剧本与角色传递到了参演话剧的人大学子身上,而这份精神亦将顺着舞台、顺着历史传递到每一位人大人身上。人民大学的校史富有极具感召力的“精神基因”,会逐渐内化为人大人心中的价值尺度,这正是献给每一位人大新生最宝贵的礼物。愿你能用心探索人大的“精神基因”,将之融入血脉,践行并传承。

(本版学生记者系葛容辰、林希腾、张靖曼、庹舒婷、马楠、柴雨佳、程思源,本文部分内容转载自《新闻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