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种下希望
——记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
云南兰坪的红土地上,一群孩子正目不转睛地参与一场云端“天文之旅”——屏幕的另一头,人大学子李霖置身中关村天文馆,穿梭在反重力和第四次科技革命的浩瀚星空之中。
新疆乌苏,天山脚下的男孩王东升收到一份来自首都的新年礼物,三千多公里外的人大学子任小天用一封信笺,守护着小小少年大大的军营梦想。
四川江安,高三学生熊代胜正迎接求学生涯中的一场大考,他说,想要一枚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徽,借一束光来照亮前方的路。此刻,这份心愿包裹正带着祝福向他奔赴而来。
这一个个坐标、一个个名字、一张张温暖的面庞,正如同璀璨的繁星般闪耀在 2023 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心愿文档”的“圆梦宇宙”中。70 余份跨越 8 省数地的新年愿望,即将在零点钟声敲响的那一刻,跨越千山万水,让孩子们听到梦想开花的声音。
今年 8 月,中国人民大学第 24 届研究生支教团奔赴云南兰坪、新疆塔城、四川荣县、四川江安与河北雄安等地支教。31 名志愿者全部投入一线教学,分别承担高一到高三的语数英、史地政与物化生等科目教学,平均每人每周讲授14节课以上,有多名“新老师”一进入学校,就承担起班主任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每每想到党对青年提出的‘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期望,心中便充满了前行的不竭动力!”
多年来,研究生支教团胸怀“国之大者”,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的嘱托和号召,在基层这个生动的大课堂,践行着“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的誓言,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种下希望!
“星光”:为热爱奔赴西部
何以奔赴,唯有热爱。如果要用时间来丈量这份炙热,那是24年的坚守与执着。
1999 年,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启动,中国人民大学率先组建研究生支教团,成为全国首批组建研究生支教团的高校之一。自此,扎根中西部贫困地区,开展系统化、社会化、专业化的教育扶贫工作,就成为了研究生支教团赓续至今的传统。
长期以来,支教团志愿者始终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承“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立足实践,矢志“扶智”,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中西部地区公共教育发展,在服务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贡献着人大人的青春力量。
刚刚过去的2022年夏天,2018级哲学院本科生王诗龙选择回到四川,来到吴玉章老校长的故乡荣县支教。“我小时候在资阳的农村长大,长大之后我也想用自己的力量为乡村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而他这样的想法,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出发前,妈妈对我说,‘孩子,加油干!你在做有意义的事情’。”怀揣初心理想,带着家人的鼓励与肯定,王诗龙来到荣县,成为一名高中政治老师。抬头看向夜晚星空的时候,很多星星并不明亮,但正是这点点星光给了夜行者无限的安慰和动力。“我或许不能成为明亮的太阳,但是我希望自己可以做一颗星星”,王诗龙说。
在选择成为一名支教志愿者之前,经济学院 2018 级本科生高家鎏正在追求自己的学术梦想。但对他而言,作出支教这个决定,从来都没有一丝犹豫。“本科四年我都在青年志愿者协会工作,从一开始志愿活动的参与者到后来的组织者,在付出和奉献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回馈社会的快乐”。高家鎏是土生土长的云南娃,当他得知云南兰坪的孩子们需要老师的时候,这种奉献的热情与冲动很快就将他彻底包围,他说,“我想把这样一种爱传下去,播散开来,我想给云南的孩子们开凿出一片空间,这个空间或许昏暗但绝不静滞,或许时有迷雾但绝不阻隔阳光。”
“育人”:走近他们,照亮他们
教书育人的理想将这样一群年轻人指引向祖国的西部,但如何在课堂上、在实践中实现育人目的,是摆在所有支教团成员面前的一项难题。
“线上悦读会”、暑期夏令营、“一对一”结对帮扶,支教团成员们集思广益,屡出“奇”招。
学生们不善于在作文中运用古诗,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老师”就让大家拍下喜欢的景色,搭配合适的诗句通过联想来记忆。支教团同学说,“假如拍下了夕阳,配上‘落霞与孤鹜齐飞’这句诗,那么同学们再想写夕阳,就可以立刻通过这个画面联想起这句诗,而不是看到夕阳也只会说‘好美’,却忘记了千年以前就有一位诗人也写过‘夕阳好美’。”
孩子们总是泡在教室里,为了鼓励他们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在云南支教的姚怿希发挥摄影特长,为同学们拍摄篮球赛场上的精彩瞬间。“活动结束之后,他们涌上来,想要和我拍大合照或者一两人的合影。他们还会挽着你的胳膊,在你头上比个‘耶’!”
有的孩子羞涩怕生,面对眼前这些来自大城市的哥哥姐姐,期待之余多少又有点畏惧。作为只在当地支教一年的志愿者老师,同学们信不信任自己、愿不愿意跟着自己一起学习和追寻更广阔的天地,是所有志愿者都在思考的问题。雄安支教团的林杰铭把真诚当作“秘籍”——“走近他们,照亮他们!”……
在研究生支教团,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收获的喜悦与层出不穷的挑战也总是如影随形。
有一个学生给王诗龙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位小同学虽然基础不太好,但却有很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他经常在课余时间来请教我各类问题,并且问我应该如何学习。”这让王诗龙欣慰之余也为少年的笃定而感动。当然也会遇到不太听话的学生,而对于那些不太听话的学生,王诗龙想了很多的办法,最后在自己的高中老师的建议下,“我和同学们一起立下‘师生的承诺’,由学生为自己确定每次完成作业的目标,自己承诺,自己执行,完成得好,我就会给他们发放奖励。”这样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不仅如此,中国人民大学以研究生支教团为基点,打造了以“人大梦·西部情”为核心品牌的特色公益服务体系,让越来越多“对志愿有热情、对教育有热忱、对边疆有热爱”的同学们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开展支教团校内志愿服务项目,将志愿者与支教所在地学生“一对一”匹配,定期开展学业、心理、规划等主题的深度线上辅导;联合延河讲师团,向支教所在地学生讲述百年党史中的鲜活故事,分享冬奥志愿服务的生动经历……在这条用志愿书写青春光华的支教之路上,研究生支教团从未停下脚步。
“希望”: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
从山西灵丘到贵州晴隆,从江西瑞金到四川荣县,从新疆塔城到云南兰坪……一代代人大学子共同用青春接力,谱写了一曲弦歌不辍的教育扶贫乐章。在支教的过程中,支教团成员们也在收获更大的成长。
在高家鎏班上,有一名插班生。这是一位白族女孩。去年高考前她突然重病在床,需要不断地就医复查,今年才重新回到了课堂。“由于生了一场大病,其实她原本今年也不能来上学的,但小姑娘在病痛的折磨和复查的烦扰中毅然选择重新踏进校园”,“铆着劲就想读书,就是要争这口气。上次月考她在我们班考了第一名!”高家鎏说道。孩子们的坚强向上,给了他巨大的触动。
姚怿希班上有一个孩子每周全部生活费加在一起只有不到五十块钱,周末回家时背回学校一些水果卖掉才能补贴生活。孩子们对求知的强烈渴望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既冲击了她的观念,也更加坚定了她的信念。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影响,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棵树去摇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在云南兰坪,研究生支教团的开学第一课,总是要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班会与同学们见面。这些刚刚走上讲台的新老师满腔热忱地与台下的同学们分享着自己求学路上的难忘故事和动人瞬间。保留曲目是全班合唱一首《夜空中最亮的星》,用歌声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做自己的星星,闪耀光芒,照亮前进的道路和想要抵达的远方。
在四川荣县,支教团第一站是参访老校长吴玉章故居,在老校长“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地有益于广大群众,一贯地有益于青年,一贯地有益于革命”的宝贵精神指引下,走上三尺讲台,支教团成员们更添了底气。
在四川江安支教的 2017 级财政金融学院本科生张莹说,用自己的热情为支教事业贡献力量,就是“用心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理想的天窗”;一同在这里支教的2017 级新闻学院本科生秦瀚杰说,“让知识赋予学生们希望的翅膀”,在支教中切实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和教育的意义。支教从不是单向的帮扶,而是双向的交流与成长。支教路上,人大学子胸怀梦想,脚踏实地,用青春与汗水为孩子们打开通往未来的大门,而他们的脚步也愈加坚定,在服务祖国与人民的需要中去开拓青春无限可能,谱写真正属于新时代人大青年的青春华章。
“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人大学子接力奔跑,深入支教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也努力为孩子们开拓一方更大的天地,助力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相互成就,共同进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未来,也将有更多的人大学子,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将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2022级经济学院本科生郝思洁、李弋和2022级商学院本科生温新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