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激荡八十五载陕公血脉薪火永续
——大型校史原创话剧《陕北公学》隆重上演背后的故事
“抗战烽火硝烟弥漫,红旗漫卷插遍中原,清凉山下,延河岸边,四海青年共赴陕公!”
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堂,灯光亮起,大幕拉开,光影变幻间,历史的闸门缓缓打开,那一个个名字、一段段故事、一份份记忆,熟悉地、炙热地、澎湃地奔涌而来——从1937到2022,从延安到北京,从旧中国到新时代,从烽火漫天到百年风华,一批又一批青年人目光灼灼、步履铿锵,信仰与旗帜,道路与方向,执着与坚守,映照着他们坚实的足迹,也凝铸出一所党创办的大学跨越85载的荣光与辉煌。
1937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陕北公学在漫天硝烟中浴火而生。从此,红色血脉奔腾不息,信仰之炬熠熠闪耀。从革命圣地延安到晋察冀边区,从河北正定到首都北京,从陕北公学到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再到中国人民大学, 85载弦歌不辍,书写下一所以人民为名的大学波澜壮阔的办学篇章。
时光磨砺下,陕北公学的故事愈发透射出耀眼的精神力量,淬炼出一代又一代人大青年的忠诚、信仰与担当。当历史照进当下,置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新时代人大青年正昂首向前,扬帆起航,许下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春向党、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
“奔赴延安,我们内心炽热!”
85年前,来自五湖四海的爱国青年为救亡图存奔赴延安,黄土地上,一座指引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精神宝塔”巍然伫立;85年后,新时代人大青年循初心而来、向复兴而行,新征程上,一场穿越时空、生生不息的血脉相承正激荡起历史的雄浑交响。
《陕北公学》是纪念中国人民大学前身陕北公学所创作编排的大型校史题材话剧。围绕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话剧讲述了陕北公学艰苦创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故事,全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创办新型高等教育的光辉历程,生动刻画了老一辈红色教育家的光辉形象与精神风骨,热切号召广大师生自觉传承陕公精神,发扬光荣传统,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党的领导,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沿着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奋勇前进,努力创造更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先辈的新业绩。
一幕幕动人的场景,试图定格下这所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大学饱经磨砺的苦难与辉煌;一个个鲜活的角色,生动演绎了无数革命的先锋分子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叩问与求索。
“不分性别、出身、职业、党派信仰,只要有志于抗日救国皆可报考……”这是陕北公学招生简章中的一段话。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平津地区、南方多省的高校或沦为日军兵营,或毁于轰炸,幸存下来的高等院校寥寥无几,中国的教育事业遭到重大打击。斗争烽火中,中国共产党率先认识到了抗战教育的重要性。1937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延安创办陕北公学。一时间,海内外进步青年和爱国人士,潮水般涌向这座陕北小城,他们怀着相同的政治信仰与家国情怀,希望在此找到救国救民之路。“陕北公学的那份招生简章,点燃了多少有志青年心中的火焰。”成仿吾的扮演者、2019级新闻学院本科生彭友说,“我在台上讲出成校长掷地有声的话语时,感到自己也成为了当时无数有志青年中的一员,正聆听着成校长的教诲,为了革命理想植根延安。”数千名陕公青年立志为革命牺牲一切、奉献一切,“哪里有革命,哪里就有陕公”,一批批陕公学员毕业,奔赴革命战场。他们的血液和脉搏,深深融进这片炙热的土地。
当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无数中国青年的共同使命。抗日战争爆发后,年仅17岁的杨展毅然选择奔赴延安,投身革命。在陕北公学学习期间,她不仅努力地学习政治军事理论知识,也积极参加开荒种田的大生产活动。结业后,杨展因优异表现被派去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工作,在1941年为了掩护伤员光荣牺牲,年仅21岁。“我们身处的时代迥异,然而我们的心灵却前所未有地紧贴在一起,这令我们呼喊出历经85年风雨却依旧熠熠闪光的相同誓言。”杨展烈士的扮演者、2021级文学院李宇纳谈起这位牺牲时与她同龄的陕公青年,热泪盈眶。
“踏上新征程,争做强国先锋!”
“要造就一大批人,这些人是革命的先锋队。这些人具有政治远见。这些人充满着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这些人是胸怀坦白的,忠诚的,积极的,与正直的。这些人不谋私利, 唯一的为着民族与社会的解放。这些人不怕困难,在困难面前总是坚定的,勇敢向前的。这些人不是狂妄分子,也不是风头主义者,而是脚踏实地富于实际精神的人们。中国要有一大群这样的先锋分子,中国革命的任务就能够顺利的解决。”
这是毛泽东同志给陕北公学的第一次题词,当年整齐地写在用白灰粉刷过的陕北公学照墙上和救亡室的墙上。
舞台之上誓言不息,一声声呐喊之中,人大青年高擎党旗,忠诚与信仰的火焰在胸口炽热燃烧;舞台之下掌声雷鸣,无数观众目光炯炯,一种担当、一份使命成为他们不可磨灭的集体记忆。
过去与未来,在明德堂相遇。
相遇背后,是话剧主创团队与演职人员的日夜付出,他们昂首前行,向陕公青年汲取精神力量。演员们不断揣摩和体悟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人物事迹,跟随陕公先辈重走革命之路,在陕公精神的淬炼中成长。千锤百炼,反复打磨,方才呈现出一幕幕动人的篇章,一举一动,一声一息,都是内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
“昂首看那边,胜利就在前面!”由成仿吾老校长作词的《陕北公学校歌》时刻激励着人大青年砥砺前行。排演话剧时,振奋人心的校歌总能带领着剧组成员进入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那个无数青年为国献身的年代。“不时反复的疫情和紧迫的排演周期,是我们共同面对的困难。”《陕北公学》话剧导演助理赵开说,“但每次唱起这首歌,听见同学们坚定的声音,我就知道,我们正循着陕公前辈们的足迹,与他们并肩前行。”
《陕北公学》不只是一场话剧,更是一份纪念与传承、一种对陕公精神的书写与践行。
大幕拉开,全场师生似又回到党在战火硝烟中坚持创办高等教育的那段峥嵘岁月;话剧终了,明德堂上空激荡起人大青年在新时代的广袤天地中挥洒青春的热忱与渴望。舞台之外,无数人大学子正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发出“复兴栋梁、强国先锋”的时代强音!
“坚定的青年,站在祖国大地上!”
大幕落下,陕公青年与人大青年,成就了一场精彩的历史交接。
为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话剧主创团队与演职人员全力以赴,每一个细节都力臻完美。
与电影不同,话剧需要演员在舞台上一气呵成地表演,没有剪辑,没有重来的机会。因此,所有演员与校外指导老师必须经历一次又一次线下排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疫情来袭,工作人员为所有排演人员登记入校信息、办理入校手续,提供必要的生活物资,为安全排练保驾护航;演出迫在眉睫,为了《陕北公学》的排演,所有师生甘愿把其他日程放在一边,全心全意讲好陕北公学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
从筹备到出演,话剧团排演近两个月,《陕北公学》话剧系列演出学生负责人张唯杰全程参与其中,“同学们面临着学业与排练的双重压力,到了最后阶段,排演从早上九点持续到晚上十点。但大家毫无怨言,耐心又激动地期盼着在舞台上的绽放时刻。每个人都心里有火、眼中有光,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身上流淌着陕公精神的血液,每一场戏都不容有失。”
这份赤忱、这份执着、这份坚守,跨越85载岁月峥嵘,仍熠熠闪光。
4月25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临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大学从陕北公学成立之初就鲜明提出要培养“革命的先锋队”,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提出培养“万千建国干部”,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培养“国民表率、社会栋梁”,再到新时代提出培养“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始终不变的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展现了“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希望中国人民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成为人大师生的自觉追求。
85载步履铿锵,中国人民大学始终高擎“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独树一帜”办学特色,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对青年学子寄予厚望:立足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的奋斗目标和前行方向归结到一点,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2020级新闻学院郭嘉骏表示,“坐在台下,中国人民大学从陕北公学一路走来的办学历程让现场观众激情澎湃、热泪盈眶。85年后,战火硝烟不再,陕公精神却历久弥新,复兴之路上,处处活跃着人大人的身影。身为陕公后辈,我们应当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中国大地,立志民族复兴,争作‘复兴栋梁、强国先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焕发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蓬勃的青春能动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新的时代机遇,中国人民大学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传承红色基因,扎根中国大地,全面实施“‘走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十大工程”,加快建设“让党放心、人民满意、世界一流”的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