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党组与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党史学习教育联学活动



本报讯 (教育部 本报记者 杨默 刘诗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5月26日,教育部党组与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党史学习教育联学活动,围绕“循脉而行,守立德树人初心”专题,聚焦“党史资政育人”开展深入研讨。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活动并讲话。

陈宝生强调,要循脉而行、不断深化对教育初心使命的领悟。一是从党史之脉把握教育的根本任务。百年来,我们党的教育的根本任务随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不断发展变化,教育服务于党的中心工作和国家发展大局的自觉性、把党的领导与人民满意统一于办学实践的自觉性一以贯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教育根本任务的体现。二是从大历史观把握教育的战略定位。要从5000年中华文明史、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史、180多年中国近现代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教育,把教育放在大历史观的坐标系中,见微知著地呈现百年党史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三是从百年奋斗把握教育的历史贡献。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这份奇迹中包含着教育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奋力推进强国大业的征程中,要更加坚定办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教育的信心和追求。

陈宝生指出,要紧抓机遇、顺历史大势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夯实思想根基提供了历史机遇,为破解沉疴痼疾提供了历史智慧,为开辟发展新局提供了历史借鉴。党史学习教育和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宣传教育,为学校立德树人创造了较好外部环境,要牢牢把握历史机遇,扎实做好教育自己的事,更好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学党史、办实事,务必在教育公平和质量上取得突破性进展、有效化解家长和社会焦虑。在教育系统党史学习教育“一三五”总体框架下确保学习教育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学党史、开新局,为“十四五”时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陈宝生强调,要善开新局、用好党史教育资源培养时代新人。要树立大目标,把党史教育资源全面融入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专业建设,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塑造大先生,将“党史育人”要求覆盖所有教师,努力塑造一支“大先生”队伍。善用大课堂,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充分融合,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建设大学科,加快论证设置党史党建一级学科。构建大格局,善于通过“党史+宣讲”“党史+研究”等方式整合吸纳校内外各类教育、教师、实践、宣传资源。实现大作为,确保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

联学会上,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翁铁慧、钟登华和我校党委书记靳诺,党委副书记、校长刘伟,党委副书记齐鹏飞作了交流发言。

翁铁慧就重点加强党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提出三点意见。第一,推进党史三大体系建设恰逢其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推进党史三大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实现所肩负的光荣使命,为百年辉煌立言、为千秋伟业明道、为中国特色领航。第二,推进党史三大体系建设肩负重任,当有所作为。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在历史性中把握规律性;知有行德,知行合一,在实践中彰显真理性;春风化雨,在感染力中增强说服力。第三,推进党史三大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当精准施策。要强化导向引领、强化平台保障、强化内外协同、强化队伍建设。

钟登华以《奋力推进新时代党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为题谈了三点体会和思考。第一,百年党史也是党史人才培养百年探索史。我们党向来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利用,坚持不懈用党的历史培根铸魂,砥砺初心,始终重视党史人才的培养。第二,我国高校党史人才培养能力不断提升。长期以来,党史人才培养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不断加强和改进党史人才培养工作。第三,加快推进党史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加强党史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契机。我们要以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科学确定培养规模,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深入推进协同育人,深化教育教学创新,努力开创党史人才培养新局面。

靳诺致开场词,她表示,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隆重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教育部党组来到我校,实地调研情况、指导工作,充分体现了教育部党组对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视、对中国人民大学的关心与支持,全校师生备受鼓舞。此次联学紧紧围绕“循脉而行,守立德树人初心”的主题,是一次宝贵的思想理论提升机会,也是一次学党史悟思想的重要实践,对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靳诺汇报了我校党史学习教育的开展情况,并表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是学校寻根红色基因的内在要求,又是探索新时代立德树人规律的有效举措,必须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推动、来落实:一是以学为本,持续提升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二是教学相长,担当高校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母机”;三是领导领学,让教育者先受教育、铸魂者先铸其魂。作为高校党史学科的开创者、奠基者,人民大学在做好党史学科建设的同时,也要着眼用好党史学科优势,发挥资政育人作用,使人大学者、人大智库在资政育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刘伟汇报了我校中共党史学科的发展历程与主要贡献。他表示,我校中共党史学科的创建,可以追溯到学校前身陕北公学时期。八十多年来,学校中共党史学科经历了起步奠基、成型成熟、曲折发展、改革创新的历史跨越。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努力,中共党史学科建立了比较齐全的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更好推动党史学科提升质量水平,学校将更加重视党史学科发展,加大对党史学科建设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打造好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做好中共党史教学工作,加强中共党史师资队伍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学科建设。学校将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方面当好表率,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齐鹏飞围绕“党史姓党”“党史为党”“党史党管”作发言,详细阐述了三次党史研究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的高潮。他表示,回顾和总结近百年党的历史研究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历史经验和历史结论就是“党史姓党”“党史为党”“党史党管”,这是党史研究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这一根本原则必须贯穿党史研究和学习教育宣传工作的全过程和方方面面,必须成为党史工作者和党史研究学者履行的政治责任,必须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坚定的政治信念、科学的思维方法。

联学会前,陈宝生一行参观了“生就是奋斗———胡华百年诞辰生平与书信展”,观摩了由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杨凤城和湘潭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建平共同讲授的“同上一堂党史课”。本次课程授课主题为“从大历史观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在我校和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分别设立课堂,通过“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双向直播。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级中国共产党历史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本科生,湘潭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党史学习教育学生基层宣讲团成员共同聆听课程。

杨凤城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历史观”概念,并表示,从大历史观出发,能够清晰准确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主线、主流。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百年奋斗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的有机统一,构成百年奋斗的主线;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形成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贡献”,是百年奋斗的主流。百年奋斗的主题、主线、主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史本质。

刘建平在中共韶山特别支部历史陈列馆进行现场教学。他回顾了韶山特别支部成立时的场景和“韶山五杰”为革命英勇就义的事迹,并表示,“韶山五杰”的牺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真实写照,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我们党克服重重艰难险阻,付出了巨大牺牲代价,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同学们要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通过双向直播,杨凤城与湘潭大学学生进行了互动,就“如何理解大历史观与党史观的关系”进行了深入交流。

陈宝生对课程进行现场点评。陈宝生表示,“同上一堂党史课”的选题好、内容好、形式好、效果好,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讲了党的百年历史,把宏观理论和微观实践相结合,既有课堂讲授,又有现场教学;既有理论阐释,又有案例分析。及时回应学生关注的问题,学理性强、针对性强,在讲课中深化了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光荣历史的认识,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理解。陈宝生强调,讲好党的百年故事、发挥党史育人作用,要做到结合奋斗精神传播信仰、结合伟大实践讲透理论、结合党史资源讲活思政课,讲出党的理论背后的实践根源、实践基础,结合具体事件讲党史,深入阐释党的精神谱系,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信仰的力量,增强对党的理论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田学军,教育部党组成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教育部纪检监察组组长吴道槐,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第二巡回指导组组长张光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宣传部有关负责同志,教育部各有关司局负责同志;我校校领导吴付来、郑水泉、刘元春、杜鹏、朱信凯、齐鹏飞、顾涛、王轶、胡百精,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各指导组组长、相关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加联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