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是开设好高校体育课的关键


据北京晚报报道,东南大学开放射箭课程选课时,仅 0.14 秒,名额立即被学生抢光。去年,该校还开设了“舞龙舞狮课”,本来只开三个班,因为报名人数太多最后增开到了 7 个。由此可见,开设同学们所感兴趣的课程,是上好高校体育课,让同学们热爱运动的关键。

事实上,近年来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各具特色的体育课程。江苏科技大学开设了潜水、飞镖和皮划艇课;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开设了安塞腰鼓课;集美大学开设了跳水课;西安翻译学院开设了速降课;西安工程大学更是将野外生存技能搬入了课堂。这些学校纷纷将当地特色、优秀传统文化与学校优势相结合,为同学们开设了别开生面的特色体育课,这些体育课受到了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正所谓无体育不教育,体育运动对青年人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20 年10 月《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教育部 2022 年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出,要强化高校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工作。为了吸引和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高校应当设置更加合理的体育课程体系,开设符合学生兴趣的体育课程。

目前,在部分高校,其体育课程的内容安排并不合理,体育教学以应试为导向,通过一些硬性的运动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体育能力,这些单调枯燥甚至脱离实际的体育课程设置让学生缺乏运动兴趣,甚至对体育运动产生了逃避畏难心理,代签、代打卡、恶意刷分等不良行为频现。这说明强制规定和功利目的只会让体育锻炼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甚至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厌烦心理,而以东南大学为代表的这些高校就做出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大学体育课程的设置需要与时俱进,结合学校、当地特色,立足优秀传统文化,开设独具特色、吸引学生的体育课程。

诚然,受到课程安排和学习时长的限制,学生在体育课程中学习射箭、潜水、安塞腰鼓等专业性较强的项目,并不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但大学体育课程最重要的就是引导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在这些新奇的、别有趣味的体育项目中,学生们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掌握一些基础的体育技能,更可以在这些体育活动中了解相关专业领域知识,深入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以东南大学的射箭课为例,射箭属于中国古代的“君子六艺”,在射箭的过程中学生们可以增进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更可以在射箭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耐心和良好的心态。而皮划艇课,不仅在技术层面上强调团队协作,还在精神层面上彰显着忠义精诚的内核。

当然,这些体育运动都是有一定专业门槛的。每个学生的运动水平不同,这需要体育老师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运动水平和能力设置合适的教学进度。让同学在运动中感受文化魅力、培养体育精神,更养好良好的体育习惯。同时,这些趣味体育课程更需要长久的持续努力,不能仅仅是昙花一现,在短暂尝试后就消失了踪影,这需要学校与教育部共同努力,为这些新兴体育项目课程保驾护航。

无体育,不教育;无兴趣,不体育。告别以输赢为导向,剔除功利目的,让兴趣和乐趣成为最好的引路人,方为大学体育教学最好的方式。

( 文化与传媒学院 2020 级新闻 吴田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