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敬君子 联儒兴世

林联兴——人物解析
林联兴先生总是给人留下独特的深刻印象,他着装体面,谈吐不凡,身形挺拔如瘦竹,凤骨傲立似老松。虽然林先生满堂金玉,却一身学识、两袖儒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活到老学到老”的真谛,当属自强外的1上处处以儒家思想作为人生准则,在为人处世上处处彰显儒家思想的奥妙之处。
林联兴先生祖籍福建福清,出生于印尼加里曼丹。1951年,林联兴放弃了回国求学的机会,选择帮助父亲经营公司。之后,他利用十七年的时间了解市场,磨砺自我,并掌握“地利”与“人和”,利用印尼自身的资源,开辉原木、菜炭、石油、金矿等新的业务领城,开与多国企业强强联合,稳定国内市场,开辟国际市场。
无论身处何方、身存何物,游子的心依然向着东方的母亲。林联兴在父亲林祖钦的影响下,将中华民族的优秀儒家思想身体力行。他热爱中华文化,不但自己刻苦钻研中华文化,而且还慷慨解囊,为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学院等高校多次捐款,为中国的慈善与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君子和商人从来不是矛盾的,无私奉献的儒德﹑予智予雄的商才在林联兴先生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每一位爱国华侨的优秀品质。且看华侨一腔热血,洒作万里碧涛,化与东风携春来,润物无声,长情永存。
林联兴简介
见机而作,时不我待
林联兴先生原名林谋禄,祖籍福建福清,1928年生于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属印尼华商第二代。1952年,为了协助父亲经营事业,林联兴先生放弃了回国求学的机会,选择进入父亲的盛兴公司。风雨晦瞑,独行万里路程;山河壮丽,共展千秋伟业。十七年的光阴,他磨练自我,熟悉市场,稳扎稳打,从最底层的销售员做起,一步步地做到部门经理,于1968年接手盛兴。
接手公司后,林联兴并没有止步于眼前,他将目光放长放远,让公司从贸易零售商转型成为多元化实业集团。他重视提高公司的竞争力,并积极在原木、煤炭开采等领域开拓新的业务。当时,印尼政府开放木材业,初上任的林联兴借此开辟新的领域,眼光独到、魄力非常的他抓住了自身优势和外界机会,利用低风险的原木出口贸易打入国际市场。
1990年,林联兴重整组合盛兴旗下的各类企业,正式成立了Harita控股集团。1993年,Harita旗下的证券公司正式成立。现今,Harita证券公司已经成为印尼三大证券从业公司之一,而Harita集团的旗下资产也超过了数十亿美元,是亚洲规模最大、设计矿藏资源最丰富的矿业王国之一。林联兴眼光独到,魄力非常,他善于利用自身的优势将机会牢牢把握在手里,从而获得成功。
淑质英才,成己达人
林联兴先生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他遵循礼法,以理信待人,谨小慎微,虽无大智,亦自渡过惊风骇浪。在事业上,林联兴已经鹏程万里、大展宏图,可他仍然选择了更上一层楼,开始追寻自己少年未能完成的学习道路。
1994年,林联兴在厦门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途,他报读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中文专业函授课程,至1998年顺利通过论文答辩,获得学士学位,成为首个通过论文答辩获取学位的海外华人。尽管已经完成了求学的心愿,林联兴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选择更进一步。同年,他又在上海交通大学继续自己的求学生涯,以求深造学业。
此外,求知若渴、笃学不倦的林联兴还参加了各类学习课程,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现代企业管理、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文化与历史等。
除了注重个人的文化修养,林联兴先生还关注着国家的教育建设,他先后捐资参与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学校的建设。1989年,捐资三十万建设莲峰小学校舍,1995年与妹妹筹资创办福清祖钦中学。慷慨解囊,捐资育才,为祖国和家乡的教育贡献了不少心力。2021年捐资一千万人民币建设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林联兴科技楼。
积善之家,仁义有情
林联兴先生曾言:“我们追求事业,并不仅是为了个人的享乐,我们需要关注社会的需要。”这一番话正是林联兴先生的真情流露。
过去的艰苦岁月并没有使林联兴贪图安逸,他依然在自己八十多岁时,选择了每天按时上下班的作息。虽然年事已高,不再将重心放在公司的事务上,但林联兴依然在意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并积极参加。他心系故乡,从不吝惜钱财,也不自认为高人一等,反而自力更生、艰苦朴素、为人大方、造福桑梓,还捐资兴建莲峰公路、闽江水渠建设工程、河南卫辉市比干公纪念馆等多项公益事业。
也许对林联兴先生来说,实践自己奉行的儒学仁义之道,积善行德,就是人生最深刻的意义。
华侨博物馆
磊落百看玉冰清,柔韧不阙自悦鸣。白首之心不移,青云之志不坠。林联兴老先生把中华文化的学习研究当做毕生追求,真正将“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与时俱进”落到实处﹐已年过半百的他依然愿意站在大学演讲的讲台前,把自己内心所想,心中所望告诉台下的学子,将自己的殷殷期盼寄托在新一代青年身上。“中华赤子”林联兴先生用自己的一生为华夏民族的绚丽画卷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1级广编 蔡思敏健
儒家经典古训中有这么一句“仁者爱人”。世上仁者众多,然而能做到爱人的极为少数。林联兴先生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仁者爱人”。林联兴先生在实现自己金矿梦之余,还通过各种协会和慈善事业来服务社会,且多次出资捐助中国院校,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亦当国家有难时,第一时间出资出力。他将自己无私的爱分享于社会,与此同时,社会也给予了他肯定,让他登上了世界十大优秀华侨大会的颁奖舞台。爱是相互的,人人都希望他人可以爱自己,但未曾想去爱他人,这又如何收获他人的爱呢?我们要积极地去爱众人,在爱他们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从而爱自己。让我们一同将“仁者爱人”这一思想传播四方,让这个社会充满爱。
——21级应化 施江逸
印度尼西亚林氏宗亲总会出资筹建的感恩堂于2009年8月在印尼华人文化公园落成。乐善好施的林联兴先生则为主要出资人并决定将感恩堂捐献给国家。林联兴的所作所为展现了华人为贡献国家的决心,彰显了华人报效社会的远大理想。同时,心系家国的林联兴先生更号召社会贤达踊跃参与捐献,共同发展华人文化公园以促进华族和印度尼西亚各族的文化交流。林联兴先生的真切举止足以证明了华侨精神博大仁厚,爱国爱乡的丰富内涵。
——21级应心 胡晨蕾
“华侨善举代有承,他乡万缕故乡情”,生长于海外的林联兴先生,心系家乡、慷慨解囊﹑造福桑梓,前后捐资千万元于家乡的教育事业。2021年,林联兴先生向我校捐资1000万元用于林联兴科技楼建设。虽身处海外,林联兴先生对家乡始终有着深厚的感情,心中充满着对家乡深深的眷念,希望可以帮助更多学子多读书,读好书。
——21级应化 张晓媛
以“爱拼才会赢”为人生信条的林联兴老先生,一生敢打敢拼,创富不凡。虽然身居海外,但他仍心系桑梓,秉持着拳拳赤子之心,为家乡慷慨解囊。“中华赤子”林联兴先生于2009年荣获“中华十大财智人物”特别奖,他那炽热的爱国情怀将始终激励着一代代的炎黄子孙。
——21级集成 黄勇志
所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成功往往只会发生在“任尔东西南北风,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少数人手中。而在商海浮沉了数十年的林联兴先生,在等待中寻求机遇,在机遇中渴求突破,始终坚守“韧”的原则,修身齐家,在实践中修炼自己、提升自己,才成功创造了自己独特的经济哲学。林联兴先生曾参与2010年中国经济高层论坛,如此高的殊荣我们可以想象背后的贡献。虽然他的人生已达辉煌,但他却丝毫没有停下公司转型发展的脚步,与此同时更时刻关注家乡兴学育才的事业。他用身体力行传承弘扬了儒家文化,他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救世济民的抱负不断激励着后人,带动着家乡、社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21级应心 何书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