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科特派英才 镌刻三农情怀
访我校科技特派员朱朝枝教授及其团队教师
本报记者(20统计 倪梦娜 21法学 任子月 21会计 蔡芷晴)水拍秧田钗股细,风吹麦陇浪纹轻。夏末微吟,秋意渐浓之际,我校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教授朱朝枝带领着团队前往福建各地进行调研工作,实地考察农民的种植、生产情况。他们牢记农民群众的现实需求,将自身技术倾囊相授。
自1999年起,福建省南平市首创科技特派员(简称“科特派”)制度,我校累计选派1800余位科技特派员、组建174支科特派团队,常年活跃在乡村振兴一线,在田间地头、车间厂房施展才干。作为最早一批科技特派员的朱朝枝与其学生在具体的农村实践中不断丰富这一制度。朱朝枝耗时近十年探索深耕科技特派员制度的“三融合三链条”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并同林占熺、曾芳芳、吴良泉等优秀教师对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与实践,为乡村振兴事业输送了众多高质量高素质的农林科技特派人才,为全国范围内的乡村振兴注入福建力量。
深入田间 书写乡村情怀
作为早期的科技特派员,朱朝枝前往乡村了解农民的具体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不走乡下,就无法知晓农民的社会需求。”朱朝枝认为,科技特派员能够近距离了解农民的需求与困难。1999年,朱朝枝带领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活动,前往屏南县岭下乡从事高山蔬菜种植推广工作,并在该地设立我校“三下乡”实践点,深入了解农民需求。利用实地生产的情景价值,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改造,深耕科特派制度知识价值,即农林人才模式的第一点——重构基于情景融合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屏南县岭下乡地处闽东山区,平均海拔1100多米,温光条件差。“农民一年只种一季水稻,经济收入微薄。”朱朝枝回忆道。为解决这一问题,朱朝枝利用高海拔地区夏天冷凉的气候特征,提出在夏季种植冬季蔬菜以实现反季节蔬菜生产,并免费发放自己编著的《蔬菜反季节栽培新技术》给当地农民,进一步推广种植技术。据悉,推广的第一步便是培训工作,白天需要劳作的农民并无时间参与培训,朱朝枝便将培训安排在晚上。“无论多晚多远,农民都自愿从各村赶来,群众对知识、对技术的渴望深深感动了我。”朱朝枝感慨道。此外,为进一步发展屏南县的蔬菜业,朱朝枝于2000年组织了一批专家共同编写《屏南县蔬菜业发展规划》。“夏秋季节的蔬菜从少到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水平也在逐年提高。”朱朝枝笑着分享道。
作为朱朝枝的科特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团队成员之一,福建云霄杨桃科技小院责任专家、我校副教授曾芳芳以研究农业多功能性产业为主,在云霄杨桃科技小院进行产业融合,实现提质增效,用新型的休闲农业带动传统农业转型。
曾芳芳带领其学生致力于研究云霄杨桃增值问题,针对当地杨桃拥有300多年历史的特性,团队深入挖掘杨桃农业文化。“我们利用杨桃完整的耕作体系、品种以及文化习俗体系,侧重从休闲观光方面以三产融合的方式进行开发。”曾芳芳介绍道。此外,团队在福建省科协和中国农技协指导下,注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挖掘文化价值,促进产业提质增效,从而提高农民收益、为农村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情景交融 发展绿色农业
“‘线断、网破、人散’是当时基层农技推广面临的最大问题。”回忆起二十多年的农村状况,朱朝枝如是说道。近些年来,为加快解决农村发展的人才匮乏问题,我校积极选派教师担任科技特派员下沉至农村一线,在切实解决农民、农业问题的基础上,完善农业人才的专业知识体系。通过建立实地教学基地,使得学生与产业能够实现零距离接触,强化为农实践链条,深耕科特派制度实践价值,即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二点——重构基于产教融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将实验室设立在田间地头,将科研成果在实地生产中转化,这就是科技特派员的工作情景。同作为科特派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团队成员、来自资源与环境学院的副教授吴良泉作为科技特派员带领着学生团队深入漳州平和,探索平和县蜜柚产业升级转型、绿色发展的可持续现代化农业之路。通过长期驻地研究、暑期“三下乡”调研等考察活动,吴良泉团队深刻认识到当地蜜柚产业的高度集约化现状,和长期过量施肥引发的土壤酸化、养分不均衡等突出问题。通过查阅蜜柚生产的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团队对蜜柚种植土壤的实地研究成果,吴良泉和团队师生构建了蜜柚生产的全套解决方案——提出了“减肥压酸、镁肥增效”的调控模式,在与其他技术综合集成基础上,助力蜜柚生产的提质增效。2019年6月,平和蜜柚科技小院正式挂牌成立。作为责任导师,吴良泉带领学生团队与多个蜜柚示范户合作,在扩大蜜柚示范种植范围的同时极大程度地实现节本增收。对于团队所研发的蜜柚绿色提质增效技术,吴良泉补充道:“蜜柚‘减肥’不但能够大幅度减少柚农的成本投入,而且其高度契合现代绿色农业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保护了我们的‘绿水青山’”。
吴良泉作为我校2005级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毕业生,本科毕业后仍选择继续深造,以充分提升个人专业方面的知识水平。博士毕业后,吴良泉心系母校和故土,回到我校任职。他作为年轻一代的科技特派员用自己的所学为家乡作贡献、为母校育英才,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戮力前行。
踵事增华 不改爱农本心
回忆起与农业研究的缘分时,朱朝枝谈及在班主任的建议下,选择报考了福建农学院(我校前身)。自此之后,朱朝枝就一直致力于农业研究。出生于漳州农村的朱朝枝对于农村、农业始终保持着情感。大学毕业之后,他又到闽北的农村进行为期两年的驻点。那时的农村因偏僻落后,连带着技术、人员、观念都落后。但朱朝枝始终坚守心中为农业、农民服务的信念,在最为偏远的农村传播生产技术,调动生产热情,激发农村的活力。
为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科技人才储备,并调动科研人才积极参与下乡特派。朱朝枝及其教师团队将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的第三点落在——重构基于思专融合的协同育人体系。深耕科特派制度育人价值,锻造并延伸人才素质链,以求从思想层面激发人才的科特派热情。对于具体如何进行思专融合,调动人才进行农业研究,朱朝枝先理清了大众传统上的误区:“要求培养的科技人才一定要长期扎根在农村,这实际上是不现实的。”新时代下,农业发展和人才下派也需尽量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要鼓励人才下乡,而不是强迫人才扎根。”朱朝枝进而解释道。据其介绍,现如今的思专融合模式是通过发挥典型科技特派员的引领示范效应,带动年轻的学生亲自感受到农业知识的现实效益,从思想高度上解决当下高校学子服务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担当不足等问题。“我们要将爱农教育,融入科特派员农技推广的典型教学案例和各类学科教育中。”对于如何深化爱农教育,朱朝枝表示希望借此营造学生们对于科特派价值认同感和使命感。
多年来,我校通过传承“一懂两爱”(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林文化为乡村振兴输送众多人才。2017届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裴锦泽正是在这一培养模式下成长起来的优秀科技特派员。毕业之后,其振兴三农的初心未改,毅然选择回到农村、振兴农业。他组织的“引凤计划”号召众多人才返乡致力于“三农”,并将其所学结合时代风向,形成了农文旅产业链创新机制,推进闽清县的乡村振兴。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让广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党的二十大召开在即,“三农”发展需要青年担当,乡村振兴新篇章的书写交付到了新一代的年轻科技特派员手中。时代发展瞬息万变,但朱朝枝认为科技特派员的本质是没变的。对于新一代科特派员,他寄语到:“农业情怀是科技特派员初心不变的根本,若要想担当‘三农’使命,还需不断增强自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