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双和他的“南岩之瘾”


“因为热爱南岩村的生活,所以我便选择留在这里,开启我与‘南岩之瘾’的故事。”“南岩之瘾”是落座于南岩村的一家文创清吧,由徐双和他的文创公司共同设立。该文创公司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赞扬,被中国新闻网、福安市团委等多家媒体报道。

徐双是一名中共党员,曾入伍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后因部队编制改革换防提前退出现役,并于2020年10月入学福建工程学院,成为一名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他担任校研究生委员会外联部干事,加入校武装部军事协会,并获得中国创新方法大赛福建赛区三等奖、校短视频大赛二等奖、学院“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20年12月底,他开始在福建省宁德市南岩村开展驻地服务。

助力南岩基建,打造旅游乡村

2020年12月底,徐双由于疫情原因无法顺利返乡。在此期间,他偶然结识了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吴贤军老师,在与之交谈的过程中得知南岩村乡村基建工作急需志愿者助力,于是决定前往南岩村开展驻村服务,开启了一段扎根基层之旅,在实践中磨练自己。整个寒假包括春节徐双都在南岩村进行志愿工作:接送村民往返市区和村镇医院之间,并帮助年迈老人劈柴、整理户外卫生、修葺花坛、鱼塘等,他的真诚和热心获得村民们的一致称赞。

南岩村是当地的旅游胜地之一,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徐双在南岩村进行古村风景和传统民俗的短视频拍摄、村容村貌整治、接待来村游客并负责疫情防控登记、体温测量等,帮助村子进行旅游业宣传。他还接管了村里的奶茶店,开启了他在南岩村的生活。徐双回忆道:“当时村里是打算多做一些业态的,以便吸引更多游客到访,但由于发展多元化业态缺少年轻人的帮助,所以很多计划就暂时被搁置了。”作为青年志愿者,亦是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他听到这样的消息后,决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南岩村进行多元化的业态发展。“那时村子里就只有一家奶茶店,是由两个爱好文创的老师经营的,但他们年底都回家过年了。”于是他便接手了奶茶店的生意,并通过网络教学视频自学,按照配方进行配料。“其实只要用心学,这还算蛮简单的。”徐双如是说。

奶茶店的开张不仅为当地村民们提供了一个户外休憩的场所,还为村庄吸引了不少年轻的游客。随着奶茶店生意蒸蒸日上,徐双总结出了一些自主创业的经验,也获得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他将这些收入全部投入到村子的基础建设中,帮助南岩村完善乡村基建工作。2021年3月,临近开学,他重返校园,离开了南岩村。

打造“南岩之瘾”,探索振兴之路

文旅产业助振兴,传统古村焕新生。2021年8月底南岩村进行农村新社区建设、研学楼立项,徐双也将毕业论文的方向定为乡村振兴中古村落保护开发,带着对南岩村的挂念,徐双再次来到了南岩村。他与同村的大学生村官一起集资成立文创公司,开设“南岩之瘾”清吧,将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带进千年古村,以己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创业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南岩之瘾”团队人员由徐双自行招募,由于创业前期缺乏资金,不得不从本村乡贤拉取赞助,与村委进行协商租金装修。虽然创业环境艰难困苦,但九年的军旅生活磨砺了徐双的坚毅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部队服役的时候,我和退伍战友曾在云南大理开过青旅,每年休假会去经营管理。”对于徐双来说,他享受那种不断探索、尝试的过程。

选择在南岩村创业并非心血来潮。对于乡村创业的兴趣,是他开始创业的理由,而对村民的感恩和乡村生活的热爱,是让他坚持下去的动力。在寒暑假期间,徐双也常常回到这里,陪着村民们喝茶聊天。“我很喜欢闲适、宁静的乡村生活,也很享受我在南岩村的一切。”在“南岩之瘾”成立前,村民劳作之后就熄灯睡觉了,没有业余生活,现在晚上可以一起在清吧动手烧烤、小酌、看露天电影,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业余生活。“‘南岩之瘾’的创立让我看到他们生活中的另一面。每次看到村民们的笑容,心里总会涌上一股幸福感和满足感。”徐双笑着说。

在文创公司的经营发展上,徐双不断摸索,通过视频学习经营推广,一步步探索乡村文旅发展之路。创业团队一共有四个人,“我主要负责物资采购、食品加工操作、游客接待;另一个负责摄影,抖音拍摄宣传;还有一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负责写推文;最后一个辅助补位。”徐双介绍说。“南岩之瘾”成立后,客户跟随抖音、公众号推广应声而来,为南岩村引流,逐渐形成了吃喝玩一系列旅游业态。通过古装拍摄、手工皂销售等服务模式,带动南岩村的经济发展。徐双和他的团队正在探索利用村里的古宅,打造福安市第一家古风特色剧本杀、密室逃脱工作室。现在南岩村的抖音推广播放量已经突破千万,拍摄系列南岩村5年前后变化播放量均达百万。去年国庆,露天宿营游客络绎不绝,清吧为他们提供了宿营帐篷、烧烤架、幕帐等户外设备。

发展南岩乡村,分享创业经验

随着南岩村经济的发展,徐双成了邻里邻外交口称赞的小伙。同时,徐双也积极走访周边古村古落,分享自己的创业经验,帮助周围的村民共同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其实对我自己来说,创业算不上成功,我个人只是热爱乡村生活。创业还是靠当地的乡贤村民支持……”徐双谦逊地说。

扎根基层沃土,书写着绚丽的青春答卷。徐双用自己的实践开拓了一条文旅助力乡村之路,他的文创公司受到大家的高度赞扬,他的创业故事被多家媒体报道。当地企业纷纷来村团建、捐物做广告……为村子带来了经济效益和知名度。徐双将收益投入到南岩村的基础建设,用自己扎根乡村的身体力行,为福工学子树立了榜样,以青春之名担当起了时代赋予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