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之花在基层绽放










  2021年3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时隔25年重返学校考察调研。在闽大校史与办学成果展厅,一幅“闽江学院师生团队为寿宁县下党乡做旅游发展和扶贫发展规划”的照片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照片的背后是闽院校友接力续写的“下党故事”。
  下党乡位于闽东宁德大山深处,曾一度被称为中国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昔日的下党乡“无公路、无自来水、无照明电、无财政收入、无政府办公场所”,号称“五无乡镇”,苦涩是乡亲们记忆中的味道。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三进下党”调研指导扶贫工作,他用“异常艰苦、异常难忘”来形容当年的下党之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切发生了改变。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下党乡依托绿水青山和红色资源,大力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业,多措并举实现了脱贫,被认为是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一个样本。现在,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过2万元,较上世纪80年代末增长百倍。如今,下党乡正昂首阔步向着共同富裕进发。
  在下党乡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基层工作者,其中就有两位闽院人在这里接续奋斗,书写服务基层的壮丽篇章,他们就是2000届地理教育专业校友曾守福和2009届艺术设计专业校友吴德。
  2014年7月1日,36岁的曾守福到下党乡的下党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交通状况差,村民收入低,村财政账上还负债七万余元,曾守福面临着一个大挑战。既要留住下党村的绿水青山,又要带领村民们发展经济摆脱贫困,对于这位刚上任的村官来说,任重而道远。
  曾守福根据下党村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创新发展,共建共享”的扶贫发展理念和“一心二业三推动”的驻村工作思路,带领全村发展茶产业与红色旅游产业。在曾守福的带领下,下党村开启可视化扶贫定制茶园的扶贫模式,打造“下乡的味道”扶贫定制品牌,提出“消费扶贫”理念;曾守福还带领下党村充分挖掘习近平总书记“三进下党”的宝贵精神,发展红色旅游,将下党村打造成福建党建教育基地。
  曾守福在下党村的三年里,农民人均收入从 2014 年的 6400 多元增加到12000多元,带动2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2016年10月,曾守福获得国务院扶贫办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奖”,下党村党委获得“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2020年4月,吴德任下党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他立足下党乡实际情况,积极打造“学习小镇”,讲好“下党故事”,谱写乡村振兴、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
  在吴德的带领下,下党乡探索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共建共享的发展机制,将全乡的种植业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生产和销售,增加乡村“造血”功能。下党乡还借助古廊桥、古村落、古民居等特色资源不断推进“学习小镇”建设。同时,聚焦“红色旅游+”,下党乡抓住全域旅游契机,组建“难忘下党研学合作联社”、建设难忘下党二期学习基地、碑坑山红酒酿造技艺传承主题村落等旅游景点,拓展研学游和主题乡村游。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包括中共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委员会在内的10个集体,获得“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曾守福和吴德校友,都为下党乡的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贡献,是学校近年来坚持“适应社会需要、服务地方发展需求”办学特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个缩影。与此同时,还有许多像他们这样的优秀校友,扎根基层,奉献青春,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福建省残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福州市闽清县残联副理事长、1993届校友黄道亮,走访200多户残疾人建档立卡户家庭,为残疾人朋友的切身利益奔走呼告。
  “全国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福建省巾帼建功标兵”、省政协委员、福州市台江区鲲鹏青少年事务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2005届校友刘安娟,用爱心、耐心和恒心唤醒了一个又一个“迷途”青少年,把工作和业余时间全部奉献给社会工作事业。
  “福建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龙岩市上杭县古田镇党委书记,2009届校友华娟,参加工作以来,脚下沾满泥土、深入基层磨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干部的价值理念。
  2017届校友陈乾,带领团队深耕食用菌创业,其创业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共带动家乡低收入菌农238户,累计增收达3570万元。
  2019届校友叶周敏,在家乡养殖大黄鱼带动超过193家农户创业,累计为渔民增收1200多万元,其创业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还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接见和肯定。
  2020届校友江华丹,带领团队为闽清县梅溪镇设计、开发了“一榄情深”项目,研发橄榄露、橄榄酒、橄榄饮料等健康饮品,已成功申请建设“橄榄科技小院”,带动橄榄种植户146户,累计增收840万元。
  十年来,我校共有554名毕业生通过“基层就业项目”,投身基层事业,帮扶乡村振兴,为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554名毕业生中,选调生43人,大学生村官193人,三支一扶计划208人,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46人,西部计划45人,专招计划19人,他们都在服务基层和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人生与青春的许多选项中,闽院学子选择了与奋斗同行、与奉献相伴,选择了扎根基层、服务人民!”来自母校以德为先,以服务国家为使命的教诲,不断给予远方校友们勇毅前行的力量。
  未来,闽院学子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到新时代新天地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盛开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书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青春之歌。
  (宣传部 陈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