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17个学科上榜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本报讯 7月19日,软科正式发布2022“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青岛大学共有17个学科上榜,新增仪器科学、冶金工程、口腔医学、医学技术等4个学科上榜,16个学科排名较2021年有所提升,总上榜学科数占排名学科总数的31.5%,位居世界399位,国内高校排名并列第50位,较去年提升17位。

 

在17个上榜学科中,其中能源科学与工程表现最佳,是2022年唯一进入前100名的学科,也是连续2年进入前100名的学科。此外,控制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冶金工程等6个学科排名全球101-150,化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全球151-200。

 

在2017年软科首次发布的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我校还没有上榜学科,但是到2018年,首次上榜2个学科,2019年上榜7个学科,2020年上榜8个学科,2021年上榜13个学科,上榜数量和名次迅速攀升,在五年内实现了从零到排名非 “双一流”高校第三、山东省属高校第一的突破,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发展势头强劲。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龙头和重要依托,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我校作为一所拥有百十余年办学历史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整体实力和学科水平实现大幅提升。2021年,学校入围软科(ARWU)、US News、QS亚洲大学和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四大世界权威大学排行榜,实现世界四大大学排行榜历史性突破。学科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12个学科进入全球排名前1%。学科布局不断优化,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1个,博士专业类别3种,硕士专业类别28种。省内竞争优势持续增强,2020年,青岛大学入选山东省属高校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8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学校已基本建成“点上有高峰、面上有高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为建设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学科基础。

 

近年来,学校重点实施“筑峰工程”“攀登工程”“高原学科建设工程”“博士点精准培育工程”“人文社会科学振兴计划”“基础学科建设计划”等学科建设重点工程,在打造学科高峰和高原的同时,大力推动学科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按照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我校在“十四五”期间将实施学科集群发展战略,按照“重点突出、精准施策,多点突破、众彩纷呈”的总体要求,推动学科集群发展和融合发展。学校在发展中,将立足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解决产业共性问题和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牵引,以集群发展和交叉融合为路径,以引育高水平团队、产生标志性成果、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着力点,通过创新学科组织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整合创新资源,深度激发学科发展活力,探索建立跨学院联合、多学科攻关、跨学科创新的学科集群建设机制,大力推进“3+4”学科集群建设,积极推动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的广泛交叉与深度融合,打造优势特色学科集群。同时,学校将实施学科交叉融合发展战略,推动学科交叉发展和创新发展,深度激发学科发展活力。

 

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重构学科组织模式。统筹“冲一流”建设、省“双高”建设和学科集群建设,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牵引,打造学科建设特区。统筹全校资源,在编制基数、岗位设置、人才引育和评价、研究生招生、平台建设、经费投入、实验室和用房资源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建立健全以绩效考核和发展评估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建立健全跨学院联合、多学科攻关的学科集群建设机制,建立健全学科交叉融合运行机制,创新学科组织模式,根据不同学科类型构建多样化的新型学术组织形式,依据学院特色和基础,探索在部分学院按照二级学科设置系所,重构基层学术组织治理体系。 (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