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党员风采,强青春担当

访海院校外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

展党员风采,强青春担当——访海院校外疫情防控工作志愿者

      本报讯   多难兴邦精诚志,同心同德显担当。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我校在校外实习的多名学生党员主动加入抗疫一线队伍,参加抗疫志愿服务工作,以实际行动助力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贡献青春力量。下面,让我们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信心、勇敢和担当。

褪去戎装退役不褪色,披上战袍投身最前线

  青岛红岛方舱医院志愿者张铭,2018年退伍,2019年考入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大数据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先后担任校国旗护卫队队员、新生军训教官、软件技术2019级5班班长等职务。

  3月份,在校外实习的张铭主动联系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请求参加一线“战斗”,在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引荐和帮助下,于3月14日赶往青岛市红岛方舱医院抗击疫情先锋队报到。

  抵达方舱医院后,张铭主动请愿加入党员先锋突击队,冲锋在前,主要负责方舱医院医患内外区域全程的病毒消杀工作,保证医患之间的有效分离,与广大医护人员一同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张铭表示,身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一名退役军人,更是一名中共预备党员,要时刻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闻令则动,听令而行!发扬战斗精神,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全身心投入到一线战斗中。


  

  他在采访中谈到,在本次志愿服务中,使他深刻体会到了党组织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发挥的战斗堡垒作用;每一名一线工作人员都在用行动诠释“疫情就是命令”;也看到了在方舱医院的建设中和工作中,众多默默付出的人民群众和来自社会各界的援助力量,更加彰显了全国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

 

勇入志愿服务先锋队,充当疫情防控守门员

  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者王永亮,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升本2020级学生,班级组织委员。

  3月份,在校外实习的王永亮坚决奉行“我是党员我先上”的立场和决心,积极响应烟台市高新区政府疫情防控要求,身着“志愿红”,奋战“疫”线,主动加入中海国际社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

  王永亮通过防疫站志愿者系统培训后,于3月9日对有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返烟的刘女士一家实行“7+7”居家隔离24小时健康监测。在此期间,除了配合社区领导做好“五包一台账”网格化管控,他还肩负着为居家隔离人员安装隔离门禁,对住户家门口、楼道、走廊进行卫生清洁和病毒消杀,一天两次体温测量上报,生活垃圾消毒查杀处理,协助防疫工作者采集核酸等十几项工作。王永亮以一名普通党员志愿者的身份,见证着青春的使命和责任。

  因疫情防控要求需卡点实行24小时值班守护,吃饭喝水变得不方便,王永亮的书包里总是备着几个面包和一个水杯,饿了对付几口,渴了就去社区直饮水机接水喝;夜间温度低,又赶上风雪天气,晚上在楼梯消防通道打地铺,盖着两床被子也睡不好。虽然工作条件艰苦,但他始终牢记社区老党员的一句话,隔离看护是防控疫情的最后一道防线,唯有严防死守,才能有效切断疫情扩散蔓延的渠道。

  王永亮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虽然我们都是渺小的存在,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守门员’,我们就会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上阵父子兵,协力战疫情

  社区疫情防控志愿工作者刘迈,环境艺术设计专科2019级11班班长。

  2022年初,家住青岛的刘迈毅然到城阳区河套街道山角社区请愿成为志愿者,在新春之际帮助社区做返乡人员的信息登记,张贴和分发疫情防疫宣传单并向居民宣传疫情防控知识,帮助社区工作者排查返乡人员并完成登记工作,配合社区完成核酸检测演练。

  据了解,其父母目前也在青岛防疫一线做志愿者工作,受身边人的激励和鼓舞,从疫情初期到现在,刘迈一直坚持在社区做志愿者工作并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几个月的志愿服务,也让刘迈饱尝了防疫工作人员的艰辛。

  刘迈表示,防疫工作是辛苦的,但是全员战“疫”,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事是“分外事”。学校培养了自己,作为家乡的一名年轻大学生,更是一名中共预备党员,理应冲锋在前,担当责任,勇毅前行、奋力而战,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为家乡成功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守好一米线,筑牢疫情防护线

  村委疫情防控志愿工作者刘佩瑶,环境设计专升本2020级1班团支部书记。

  3月,新冠疫情的阴霾还没有散去,正在校外实习的刘佩瑶义不容辞地参加了家乡高密市刘家村村委的疫情防控工作,主要进行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中,刘佩瑶日复一日地询问居民是否进行了核酸检测,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同一句话,帮助医护人员做好进行核酸检测的准备工作,划分1米线,为来做核酸检测的居民维持好现场秩序,每天的步数近两万步。

  刘佩瑶说,这个工作看着简单,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遇到耳背的爷爷奶奶,需要不断地大声重复,亲自带领他们到检测区做核酸;遇到不想配合的居民,需要给他们宣传做核酸检测的必要性,给他们普及新冠肺炎病毒的相关知识,以及不配合防疫工作的严重后果。

  刘佩瑶表示,疫情防控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广大青年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通过这次志愿服务,锻炼了她的逻辑思维能力,更磨练她的意志力,让她受益匪浅,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了什么是初心使命,什么是责任担当。

  虽然防疫志愿服务的过程非常辛苦,但周围志愿者的精神和来自群众、家人的关心如同一股股暖流涌上刘佩瑶的心头,支撑着她继续坚守。她始终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就一定可以共渡难关,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勇担重任筑起防疫墙,愈挫愈勇打赢抗疫仗

  乡镇疫情防控志愿工作者杨大东,视觉传达设计专升本2020级1班学生。

  3月份,作为一名中共党员,杨大东积极报名志愿者,参加当地乡镇的抗疫服务工作,主要负责协助医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工作。布置检测区,搭建检测棚,运输必需品,维持现场秩序,录入监测数据等,杨大东的身影无处不在,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帮忙,一刻不停地忙碌着。

  杨大东说,志愿活动过程中总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问题,在一次信息录入过程中由于网络系统出现故障,许多信息无法通过网络录入系统中,只能在系统关闭前手动填入信息,通过打电话确认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最终通过大家争分夺秒、齐心协力、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了这次的核酸检测工作。杨大东表示,遇见困难是很常见的,但是在大家的坚持下,这些困难只会激发他们应对困难的斗志,让大家越挫越勇。

  杨大东在这次志愿服务中不仅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真正意义,也深刻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他说,身在现阶段的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社会环境中,没有感到丝毫恐惧,因为我们的背后就是强大的国家。身为新时代的青年,弘扬志愿精神,播撒爱心火种,与全国一起,守望相助,同舟共济,万众一心,齐心抗疫,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相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终能取得疫情防控保卫战的全面胜利。

  疫情面前显担当,关键时刻冲在前,他们不畏惧、不退缩,勇敢化身“志愿红”守护着一方,他们充分发挥了新一代青年人在防疫工作中生力军的作用,尽展海院人敢于担当、勇于作为、迎难而上的精神风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