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透笃行“年轻干部修炼心法”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奋斗足迹
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勉励年轻干部要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练就过硬本领,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树立不负人民的家国情怀,为党和人民事业拼搏奉献。这既是一堂全面生动的党课,又是一次深入的谈心交心。在新时代赶考路上,广大年轻干部要始终牢记嘱托,扛起历史使命,把重要讲话作为提高人民服务本领的“心法”“口诀”,感悟思想伟力,砥砺初心使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奋斗足迹。
悟透笃行 “修炼心法”,要筑牢根基,在齿少气锐时坚守理想之光。古往今来,凡成大器者,无不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雄心壮志。毛主席年轻时立志“学不成名誓不还”,周总理年少时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年轻干部的志向必须胸怀宽广、志存高远,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必先知之而后信之,信之而后行之”。知之,就要严谨治学,加强理论学习、厚实理论功底、提升专业素养;信之,就要精研规律,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使各项工作朝着正确方向、按照客观规律推进;行之,就要学以致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练成看家本领。唯其如此,科学理论才能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指引我们的事业无往而不胜。在火热的时代浪潮中找到自身的定位,以鸿鹄之志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悟透笃行“修炼心法”,要擦亮底色,在风华正茂时厚植为民之心。孔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实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要沉淀为年轻干部顶天立地的精神底色。要当好为民服务的“实干虎”“下山虎”“清风虎”,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谆谆教诲,发扬“工匠”精神,以真挚的公仆情怀践行初心,让初心历久弥坚、永不褪色。工匠精神,贵在笃定专注的价值取向和精益创造的行为规范。我们熟知的大国工匠群体中,从为火箭铸“心”的高凤林、为复兴号焊“骨”的李万君,到行走在特压电“刀锋”上的王进、让探宝“银针”伸向地心的朱恒银,其共同的闪光点就是爱岗敬业、精诚奉献。作为年轻干部,仅有“创业绩”的热情是不够的,要做到匠心筑梦,须把握好三点。一,什么是业绩。习近平总书记说,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国之大者”是方向也是标准,好事实事由群众来衡量,成事败事由群众来评判。二,业绩哪里来。业绩都是干出来的,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三,业绩怎么干。要抓紧,立说立行紧抓快办;要抓常,一以贯之久久为功;要抓精,精准统筹精细落实。提高为民办事能力和服务水平,以更务实的举措、更周到的服务、更严明的作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当好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
“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根往下扎,枝往上长,是植物生长的规律,也是干部成长成才的规律。大凡有所作为者,无不是脚下有根,扎根基层、扎根群众,拜人民群众为师,涵养德才兼备的底气,积蓄向上的后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年轻干部要把党的初心、党的使命铭刻于心,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群众观念和群众意识,用脚步丈量民情,从群众身上汲取智慧力量,把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地解决好,时时与群众共甘苦、共忧乐、共奋进,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悟透笃行“修炼心法”,要破冰亮剑,在锦瑟年华时孕育斗争之力。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在改革开放破冰向前时,邓小平同志指出:“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亮剑精神,贵在以大无畏的勇气和魄力想方设法去争取胜利的果敢担当。新时代的亮剑精神,要在政治历练中找准星,锤炼忠诚党性,拥护“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在化解风险中健风骨,磨砺“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做疾风劲草、当烈火真金;要在急难险重中长本领,把疫情防控、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当作攻坚现场和成长课堂,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排除万难中积累经验,最终闯出一片新天地。
“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实践长才干,历练才能出干部。年轻干部的成长有特定的规律,需要必要的台阶、递进式的锻炼和培养。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欲有所作为,必须经风雨见世面,在大风大浪里锻炼成长;如果不经受心理上的痛苦、煎熬,就很难真正强大起来。年轻干部牢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克服“骄娇二气”,增强攻坚克难的勇气和担当,把火热的实践作为最好的课堂,在迎接挑战、经受苦难挫折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