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新时代 团结奋斗新征程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嘹亮号角。习近平总书记作的报告,举旗定向、高屋建瓴、深邃精辟、气势恢宏,令人备受鼓舞、倍感振奋。报告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辉,充分体现了百年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新飞跃,是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健康中国提出了殷切希望,为做好新时代医学高等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让我们心有方向、行有路径,更加坚定了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续写发展新篇章的信心决心。
聚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着力推进内涵发展。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1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特色更加鲜明,教育面貌发生格局性变化。10年来,我校综合实力也明显增强,办学水平显著提高。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自觉增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政治担当,立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这一根本大计,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要紧紧扭住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实“1345”办学方略,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构建好并扎实落实好“高质量发展七大体系”;要着力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提升医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发展水平,强化药学类学科专业优势,突出残疾人和康复高等教育鲜明特色,强化“两优两特”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内涵式发展和应用型转型,在高质量发展上趟出新路子、取得新突破,推动优势突出特色鲜明高水平医药大学建设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盯紧“科技自立自强”,奋力突破科研瓶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10年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10年来,我校科技创新也取得重大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事业发展的核心地位,着力提升科研能力,强化统筹组织和协同攻关,大力推进医教协同、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加强原创性、前瞻性技术研发,夯实基础研究,促进应用研究,攻坚“卡脖子”难题;要积极培育大平台、主动承接大项目、加快产出大成果,精心培育高层次、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努力在医学及相关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等方面实现原始创新和突破,推动学校尽早突破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争当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
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聚力引育“天下英才”。国以才立,
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全力彰显责任担当。人民幸福,健康为“要”。10年来,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10年来,我校服务社会能级大幅提升,服务群众健康不断深化。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着力发挥医学院校学科优势、人才优势、资源优势,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服务发展新格局;要主动担当医疗保障、疫情防控、解危救急的“先锋队”,筑牢护卫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坚强屏障;要积极融入驻地经济社会发展,在服务“乡村振兴、健康中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中,努力拿出“滨医方案”、奉献“滨医智慧”、贡献“滨医力量”,为健康中国建设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创新引领。
新征程催人奋进,新蓝图鼓舞人心。让我们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更加坚实的担当作为,奋力把高水平医药大学建设各项事业推向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