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采访何老师,是在一个午后。在一间窗明几净的房间里,何老师正一人对着电脑工作着。看到我们来了,她放下手头的工作自然地与我们交谈起来,说到高兴处,她拿出实验室的成果给我们看——一个小小的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传统的核酸检测结果常常需要等待数个小时,且需要PCR仪。而这个打火机大小的试剂盒,自己在家、在办公室就可以进行抗原检测,通过鼻拭子采样放入缓冲液中,再在加样槽中滴加缓冲液,无需任何辅助设备,几分钟内即出检测结果。“这个技术是利用免疫层析原理的胶体金技术做的,虽然技术很成熟,但我们从来没有接触和做过。我先从生物科技公司订购一批试剂盒,拆开,带着学生边模仿,边学习,边与相关技术人员讨论,最终做出了这个高效灵敏的抗原检测试剂盒”,何老师的眼里满是自豪之情,“我把这个技术扎扎实实教给学生了,学生自主动手,我在旁边指导。”
十年一剑,科研路上铸尖兵
何老师不断探索,追求学术的精神,使她在科研方面获得了优异的成绩。不久前,她2022年申报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面上项目“社会击败影响棕色田鼠社会奖赏行为的性别差异及催产素调控机制(项目编号:32270530)”获准立项,当我们问及她这一喜讯,她谦虚坦言:“这都是学校,学院,专家大力支持才能有的结果。”其实不囿于平台的局限,对项目书千锤百炼,写出自己的特色,思路清晰,这都是通过的关键,而其中每个环节都必不可缺她的努力。
善于学习反思的她,对四个专家提出的指导意见谨慎思考,大胆改进,反复修改科研项目书,这个反复打磨的过程不仅让项目书臻于完善,更加突出了项目的创新性,增强了可行性。她对学校的支持表示由衷地感谢:“学校给我们找了一对一的专家,每个专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意见和建议,他们的参与让这份项目书质量提高了很多。”
除了自我的坚持,采纳意见与建议,也是这场持久战里重要的一环。最终,何老师在与各高校团队的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
科研带来了动力和活力,也带来了压力。何老师直言现在还不是躺平的时候,在她的眼里,万里长征只迈出了第一步。写论文、做实验填满了何老师的生活。工作早已渗透了何老师生活的方方面面,做不完带回家里,工作和家庭没有完全的分界线,而她早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工作和生活。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她深知终身学习的重要性,自进校以来二十余年的大学教育过程中,何老师一直没有放弃学习,“只有不断地提高自我,才能把课讲好。”不断地学习、创新、补充知识,这是何老师作为一名一线高校教师,一名科研者的态度。
严谨治学,指导学生做实验
几十年如一日的实验室生活,何老师一直在探索科研和教育的平衡点。
细胞培养技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细胞融合技术等等这样的生物领域前沿技术,作为在校本科生,何老师的学生们在她的带领下,依托项目在校期间即已经进行了实践操作和学习,这让教学不再仅局限于课堂和课本知识,而是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恰恰是如今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最受单位青睐的人才优势。
何老师的学生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具备了这样难得的竞争力,许多学生刚踏出本科校园的大门,就依靠着自己掌握到的过硬的技术收获到了不错的工作机会。“我们把本科生当做研究生一样来培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很多技术。创新实践能力,动手能力都获得了极大提升。”何老师也很替学生感到自豪:“像我的学生向全丽,田贞,本科生刚毕业就进了企业的核心研发部门。”何老师的付出学生们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逢年过节,学生总是第一个向她问候。
采访中,何老师谈的最多的是,如何教育好学生。2019年、2020年获国家级生物科学竞赛三等奖,2021年获国家级一等奖,2022年获一个国家级二等奖,一个省级三等奖……这些都是她带领学生收获的成绩。
以赛促教,以赛也促进项目的完成。何老师做完实验下班的路上,经常碰到晚间出来散步的老朋友。对方总是问道:“何老师,这么晚才下班啊!”何凤琴认为,对于学生的教育指导,是一个以心换心的过程。她也对学生充满关爱和理解:“学生也很辛苦,他们平常需要兼顾实验和学业。”眼下,何凤琴正带领学生们继续着科学探索。“对做科研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天都要努力。”
不忘初心,以身垂范求真理
“申报项目特别重要,我认为项目给我提供了做科研的机会。其次是抱着对学生,对国家负责的态度。国家给了资金支持,我想我就一定要做出来,对得起国家的托付。”对何老师来说,一份荣誉,更是一份鞭策和激励,让她不敢有懈怠之心,尤其在科学研究的路上,来不得半点含糊,一如她的每一次实验,只有踏踏实实反复尝试验证,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除此之外,没有其它捷径可言,而投机取巧,最是不可取的。这样的想法一直支撑着何老师走在科研的道路上,更带动着她及西安市重点实验室团队的老师们,言传身教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矫正他们的治学态度,引导他们科学的素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着,必浚其泉源。”科学成就需要立足于扎实的专业知识,精益求精的科研精神,以及敢为人先的创新品质。何老师的学生们表示,做她的学生是一件既辛苦,又有收获;既“痛苦”,又快乐的事情。
正如何凤琴教授,德才并重育人育才,努力钻研,在科研之海中披荆斩浪,虽然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平凡,但是却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科教事业上不断奋进,真正树立了以才治学,以德树人,以勤练学问的高尚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