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擎 党 建 引 领涵 养 师 德 师 风






教育部唯一的服务甲骨学研究的理工科实验室

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党支部书记焦清局讲“劳”字特色党课,从“劳”的演变过程谈敬业和奉献

推出世界上资料最齐全、最规范、最权威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开启了甲骨文研究的智能化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对广大教师提出了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等明确要求,强调“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 新形势下的师德师风建设面临很多新要求和新挑战,以党建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必然途径和重要举措。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积极探索,强化红色引擎,努力实践党建工作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引领,强化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坚守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认真履行教师神圣职责,当好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一、强化理论学习,筑师德之基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教师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筑牢师德师风建设的思想根基,切实提升教师师德素养。
学院党委将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活动系统化、常态化,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的学习,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先后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关于能力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等。 将各党支部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和“四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不断强化教师“四史”学习教育,将“四史”学习作为全院教师思想政治“必修课”。组织党员教师阅读政治理论书籍,通过座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深入探讨交流读书心得,促使党员教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转化为不竭的工作动力。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河南省教育厅等七部门印发的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深入领会《意见》精神,分层分类推动广大教师真正学深悟透, 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重大意义, 凝聚起扎实做好师德师风建设的强大共识。同时注重运用新媒体丰富学习形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开辟“跟党走”学习专栏,通过“每日金句”专题,推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摘要,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河南党员教育服务网”等平台进行学习。 确保每一名党员、每一位教师能够通过理论学习汲取信仰的力量、真理的力量、担当的力量、人格的力量,强化教育强国的责任担当,忠诚党的教育事业。
二、做好价值引领,正师德风尚
学院党委坚持将党建工作与规范教师行为深度融合,将党员教育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齐抓共管, 将党风廉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强化价值引领,关心服务教师成长发展,营造优良师德风尚,进一步促进学院师德师风建设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学院党委组织召开“扬师德、正师风、促提升”师德师风培训大会,为全体教师做师德师风专题培训。 组织学习李芳、张玉滚等党员教师的师德优秀先进事迹,展现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模范形象, 引导全体教师以先进典型为榜样, 对标先进、见贤思齐,用榜样的力量荡涤灵魂、砥砺初心,奋力汲取干事创业、奉献担当的精神力量。 在学院各党支部和全体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警示教育,通报“教育部公开曝光第八批 8 起违反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典型案例”,以不良师德表现为警示震慑,提醒全体教师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底线。 扎实开展谈心谈话活动、组织教师座谈会,做到常态化推进、规范化实施,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谈心谈话和座谈会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教师敞开心扉、以诚相见、深入交流,及时掌握党员、 教师的思想动态。 组织全体党员教师重温入党誓词,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组织参观红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展览等, 引导教师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信仰、实干担当,充分激发教师矢志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内生动力。
三、凝聚先锋能量,扬师德旗帜
学院党委着力建好党员队伍,对党员教师提出“党员说党话,党员做标杆”的具体要求,使党员教师成为践行高尚师德的先锋力量。 让党员形象“立”起来,“亮”起来,用党风涵养引领师德师风,真正发挥党员 “旗帜”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全体教师提高师德涵养、践行育人使命,体验用生命感动生命、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职业价值。
当学院教工党支部积极践行全员导师制, 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融入渗透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 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宋翠叶老师带领支部党员,就学生普遍反映的在毕业设计撰写规范方面遇到的困难,收集梳理出近年来学生在做毕业论文设计时所出现的各种问题,整理出详细的解决方案,设计出全新的毕业设计模板,解决了学生的难题,提高了学生撰写毕业理论设计的规范性,同时提高了学院相关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学院党委制定校园封闭管理期间督导服务安排,党员领导干部躬身入局,下沉一线,深入课堂、宿舍、班级开展督导服务,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状况,及时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 辅导员队伍留守学校陪伴学生,经常性与学生开展谈心谈话,第一时间处理特殊情况;带领学生干部认真落实疫情防控网格化责任人制度,组织学生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认真检查全员核酸检测情况,确保全员覆盖、不漏一人;积极组织学生开展 “同心战疫”书画比赛、“留住春天”摄影比赛等活动,以身作则、以情感人,学生的战“疫”信心。 党员教师则是以“教学就是抗疫一线,服务就是抗疫一线”为使命,多角度探索线上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积极向全体教师分享线上课堂开展的经验。
四、擦亮党建品牌,强师德引擎
甲骨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宝贵财富,在甲骨文发现和研究一百二十周年之际,习近平致贺信指出: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 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值得倍加珍视、更好传承发展。 新形势下,要确保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有人做、有传承。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依托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业特点,立足实际,打造党建品牌———“红心刻骨”,通过党建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实现党建工作与师德素养提升、教师业务精进的同频共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科技创新文化中,充分发挥文化涵养师德师风功能。
甲骨文重点实验室党支部积极组织开展甲骨特色党课———“我用甲骨文讲党史”,通过对“建、革”等甲骨文字形演变和字义的介绍, 讲述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奋不顾身,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拧紧支部党员的理念信念“总开关”。 实验室党支部书记焦清局结合《甲骨文信息处理导论》教材,深入讲述如何将学习和传承甲骨文,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思政主题融入课程设计,如何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为全体教工党员开展思政育人拓宽了思路。 教工党支部在甲骨文实验室开展“传甲骨文化,刻干事热情———转作风、提能力”主题党日活动。 全体党员听取了甲骨材料、形制和整治的相关介绍,观看了虚拟仿真缀合甲骨程序及动画演示,积极热情地参与了甲骨知识竞猜、触摸龟甲兽骨、刻写甲骨字等甲骨研究实践活动。 通过视觉、触觉等真实的感官认知,增强了大家对甲骨文、甲骨文信息处理的了解,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热情, 实现了党员党性修养与专业能力的双提升。 实验室党支部与安阳市中小学结对组织联谊活动,开展“甲骨文与信息技术研学之旅” 活动, 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走进实验室,了解甲骨文和甲骨文信息处理,着力搭建文化育人平台,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其中,全面提升教师的育人和服务能力。
依托专业特点的党建品牌创建,有效地引导支部党员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振了他们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精气神。 实验室党支部及其团队教师着力推动甲骨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运用到甲骨学研究中,集中力量建设好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 运用先进科技手段进行甲骨文的传承和保护工作,使这一“冷门绝学”焕发了新的生机。 实验室党支部加强与各学生支部联系,带领学生研究、解决甲骨学和甲骨文信息处理问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实验室党支部努力把师生组织起来,引领带动师生积极投身甲骨文和甲骨文信息处理的研究,全面促进甲骨文化的创新传承,切实成为了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科技创新研究的引路人,成为了全体教师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提振专业精神、创新工作思路的领航者。
党建引领下的师德师风建设是新时代教育的重要命题,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将继续建立完善党建引领下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以新时代教育使命为要求、以教师全面发展为方向、以党建融合发展为依托、以科研实践探索为突破的师德师风建设新体系, 助力教师成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努力带领学生一起去实现美好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