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舌尖幸福起来——河南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家们用科技践行“大食物观”


前言

泱泱华夏,农为本、食为天的观念根深蒂固。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里,中国人在饮食上将食物多源性和加工多样性演绎得淋漓尽致,舌尖上的文化凝结了中国人的集体智慧。

中国14亿多人口,每天就要消耗70万吨粮、9.8 万吨油、192 万吨菜和 23 万吨肉。随着全面进入小康社会,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更加丰富,反映在食物上就是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再到“啥好吃啥””啥健康吃啥”的转变。具体来说,就是在装满米袋子的同时,肉盘子、菜篮子、果盘子也要供应给力。

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提出的“要树立大食物观”,不仅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指出了实现路径,“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

在这方面,作为全国农业大省的最高农业学府,河南农业大学的专家们在保障小麦、玉米等主粮作物的同时,已经率先在食物多样性领域开展了诸多探索,让老百姓的舌尖幸福起来。

 

桑叶 昔日村口陌上桑今日餐桌“神仙草”

 

到了三月底四月初,郑州市金水区的吕大妈就高兴得合不拢嘴儿。深紫色的桑葚酸甜可口正当时,碧绿的桑芽菜口感脆嫩,再加上一小碗清香扑鼻的桑叶面条放在餐桌上,小孙子进了家门就欢快地扑向了餐桌。毕竟作为六口之家的“厨师长”,这个差事可不是那么好当的。小孙子要长个儿,年轻人要健康,老年人还要保证营养,看似简单的一顿饭着实不简单。“桑叶是‘神仙草’,做菜做面味道就是好!”

桑叶,在我国早已享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的美誉,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有很强的补益和抗衰老作用,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向森林要食物,要蛋白,要热量,桑树是非常好的森林食物。桑叶菜是桑用食物一种,桑芽做菜,可以凉拌,包包子,包饺子;桑叶经过加工粉碎可以用来加工桑叶面,桑叶馒头,桑叶饼干等;桑椹可以鲜食,可以加工成桑椹月饼,桑椹馒头,桑椹干红等。桑用食物可以开发的太多了!桑叶蛋糕、桑叶饼干、桑叶曲奇、桑叶抹茶……我们力求让餐桌上的食物更丰富,更健康。”河南农业大学毕会涛教授谈起桑树系列食品就滔滔不绝。事实上,这份精致菜单的背后,有一个完整的桑树食品产业链。

毕会涛教授专注桑树资源的经济性和可食性综合开发利用。2018 年,毕会涛教授就在河南农业大学对口帮扶的濮阳市台前县吴坝镇晋城村打造起蚕桑扶贫产业示范园,种植蚕桑 500 余亩、果桑 100 亩,配套建设蚕房、冷库、加工车间,形成了集桑蚕养殖、桑葚采摘、桑叶面桑叶茶加工于一体的全链扶贫产业。

2020 年以来,毕会涛又在洛阳嵩县、伊川、汝阳一带丘陵荒山地带,规划建设万余亩桑林基地和桑芽菜综合加工产业园区,覆盖农户1.5万户,可满足洛阳辐射河南年产菜桑叶7500吨。

在这蚕桑育苗、菜桑食品开发、蚕茧及系列产品加工研发、文化旅游、技术培训、特色产品销售的全产业链加持下,桑树系列食品将带着甘甜的滋味,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山桐子 贫瘠地上山桐子摇身变为心头好

 

“香菇青菜、扬州炒饭、素炒豇豆、油焖大虾、千张韭菜、烤鸡翅……”光是这一串菜名就让人直流口水,几个年轻人自告奋勇给大家端上了自己的拿手好菜。餐桌前一片欢声笑语,馋人的香味儿让大家不由地踮着脚尖朝厨房里张望,迫不及待地等着下一道美味出锅。跟普通聚会不同的是,每个人的座位上都摆着一张评分表。

在河南农业大学科研基地,林学院刘震教授正带领团队师生们举办一场“山桐子油风味系列美食品鉴会”。采摘下串串玛瑙似的红果子,亲手榨制成油,再做成一道道可口的家常菜,熨帖的不仅是肠胃,更是刘震教授 30 年如一日对山桐子情有独钟的坚持。

山桐子是一种高产美丽的木本油料植物,山桐子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 90%,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70%,被誉为“美丽的树上油库”。另外,它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适于荒山绿化,2019 年被国家林草局列入《国家储备林树种目录》,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优选树种。

刘震教授带领团队经过近 30 年的研究,选育出“豫济”山桐子良种,也是我国第一个省审良种。“假如一亩 地 种 植 30 棵 树 ,那 总 亩 产 鲜 果4500 斤,按 50%的含水率,可产干果2250 斤,按照 30%的出油率,就能产500 多斤的油。作为高档食用油,这个经济效益还是很可观的。”说起山桐子的好处,刘震如数家珍。

“山桐子油是一种高品质食用油,在四川省部分山区食用山桐子油其实已有数百年历史。在我国三分之二的食用油都依赖进口的情况下,大力推广山桐子解决中国人食用油短缺问题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2021 年 10 月,河南农业大学与天润物华(北京)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良种实施许可暨共建山桐子研究院,刘震教授团队选育的“豫济”山桐子良种获得了超过1000万元的转让费,产学研结合的前景下,山桐子油也将进入寻常百姓家,为国民健康再添助力。

 

草莓 硕果累累设施农业显身手

 

一望无际的栽培架上,硕果累累、鲜艳欲滴的草莓像红色瀑布悬浮在碧绿的叶丛下,年轻的草莓采摘女工双手熟练快速采摘着草莓,因为疫情戴口罩看不到她们的面容,但从她们的眼神中能够看出草莓丰产丰收带给她们的兴奋和喜悦。

“牛奶草莓甘甜多汁,口感嫩滑,最受孩子们的欢迎。这个通体粉白嵌着红色草莓籽的像不像兔子?所以这个品种叫‘雪兔’,口感清甜,味道鲜美……”在睢县河南凤彩农业产业园 2880 平方米的现代化连栋塑料大棚里,总经理王智豪介绍道,采用无土栽培的草莓品质极佳,风味浓郁,消费者好评如潮。

这个2880平方米的草莓温室,从年前11月初草莓开始上市,已经连续采收 4 个多月了,还能再继续采收 2个月,平均亩产可达 8000 斤以上,亩效益不会低于16万元,草莓产量相当于露天栽培的 3 倍,经济效益是露天栽培的 10 倍。设施草莓增产增收鼓起了老板和工人的钱袋子,凤彩农业的草莓已经成为地方的名牌农产品,带动了一方产业的发展。

设施农业提质增产增收潜力巨大,农业科技支撑是关键。依托河南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持,凤彩农业产业园里建设了河南省草莓新品种培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自建有植物组培脱毒育苗实验室和土壤农化检测分析实验室,技术水平在国内草莓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河南凤彩农业草莓产业园仅仅是河南农业大学专家科技支撑众多设施农业发展的园区和基地之一,河南省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王吉庆教授,带领团队采用河南省农业厅科教处提出的“1355”工作机制,在汝南县实施的“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提质增效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也获得了成功。“今年我种植了5亩越冬茬番茄,截至目前已经收获番茄2 万多斤,收获到 6 月底,亩产量有望突破4万斤,亩产值超过10万元。番茄品质高,味道好,所以销路好。”汝南县桃园铺村设施蔬菜种植大户李宝德满怀喜悦。

河南农业大学马长生教授更是将设施农业的规模化效应发挥到了极致。马长生教授是全国有名的蔬菜育种专家,也是优质蔬菜品种的推广专家,主持建设了中原菜都河南农业大学扶沟县蔬菜研究院。马长生教授主持打造的濮阳市南乐县500亩的西红柿小镇和焦作马村区500亩优质果蔬园,成为辐射周边的优质蔬菜供应基地。

马长生教授团队还将优质蔬菜品种引种到海南省并大获成功。就在3月29日,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到国家南繁科研育种(抱孔洋)配套服务区河南农业大学绍骙南繁研究院(筹)进行调研,参观了河南农业大学助力乐东发展首批落地的蔬菜、瓜果、花卉、玉米、中药等87个优质品种的现场展示,对中原种子在海南开花结果点赞。

 

黑水虻 “虫-菌互作”变废为宝小生物转化大能量

 

闲暇时光,朋友小聚,美味佳肴琳琅满目,但酒足饭饱之余,很少人想过这些餐厨垃圾究竟去了哪里。仅郑州每天产生的餐厨垃圾约600吨,其中有400吨都被运到河南省有机固废生物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餐厨垃圾生物转化示范基地。

在这个餐厨垃圾生物转化示范基地,黑水虻幼虫们正对着脱油后的餐厨垃圾大快朵颐,继而转化为优质的动物蛋白,成为鱼、蟹的美食,再重新回到人们的餐桌上。

“黑水虻可是好东西,是联合国力推的昆虫替代畜禽蛋白饲料的来源之一。”河南农业大学杨森教授团队近十年来围绕“虫菌互作”生物转化技术核心,提出了独特黑水虻高密度“虫菌互作”生物转化有机固废工艺。“每处理1000吨餐厨垃圾约需成本30万元,但可产生近60吨干燥的昆虫高蛋白,300 吨多功能生物有机肥,直接经济效益约96.8万元,利润可观,同时将极大减少传统处理方式带来的环境压力。”

“你看,不管是厨余垃圾,还是畜禽粪便,进了黑水虻的肚子,就会转化成干净卫生的优质动物蛋白,真正实现了向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黑水虻不携带病毒,不叮咬,不侵入人类的居住环境,本身还抑制大肠杆菌等有害微生物。”杨森教授随手抓起黑水虻幼虫,如数家珍。

在扶沟县冯老村的生态循环蛋鸡场内,自动化设备内的黑水虻幼虫正在快速分解着鸡粪。进入养鸡场,不仅没有闻到任何鸡粪的臭味,还有淡淡的花香。在这里,当天产生近2吨的鸡粪自动分配到养殖设备中,6个小时就被设备内的黑水虻消化完成。杨森教授介绍,每吨新鲜鸡粪可产生160kg的昆虫蛋白,经过消毒后回喂给鸡,能够节约近 15%的鸡饲料。这对于国家处理养殖污染,节约粮食,降本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剩余的黑水虻鸡粪虫沙还可以用来种植有机蔬菜瓜果,真正实现种养一体化的生态循环。

“黑水虻是一种营腐食性昆虫,随着国家对生态的重视,黑水虻的优点越来越明显。”在这个其貌不扬的小虫子身上,杨森团队从黑水虻“虫—菌互作”生物转化入手,先后在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在黑水虻资源化研究领域确立了国内领先地位。早在2019年10月26日,在首届中国·河南开放创新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上,杨森团队向新加坡南达公司授权黑水虻的人工繁育和相关技术,受让金额为 15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063 万元,实现了向发达国家转让技术的创举。

如今,杨森的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黑水虻的全自动养殖和加工,8~10 天就可以将相应比例的餐厨垃圾、畜禽粪便、农副产品下脚料等废弃物质转化为昆虫蛋白、脂肪和生物有机肥,转化同时没有臭气、废水等排出,达到零污染零排放。

变废为宝,杨森团队在黑水虻系列技术的研发过程中不断取得新成就,成为帮助社会、政府、企业化解难题的“好药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找上门来寻求合作。杨森团队也成为了各地政府、环保企业的座上宾,小小的黑水虻也成了“香饽饽”。每天忙个不停的扬森教授累并快乐着,他说:“生物世界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藏,我要做的就是努力寻找打开更多宝藏的钥匙,让科学技术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