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大思政课让红旗渠精神在青年大学生血脉中流淌


红旗渠精神融入校风学风

红旗渠精神育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定位

红旗渠精神进课堂

红旗渠精神进实践  

 红旗渠精神进科研  


 “三融三进”红旗渠精神展馆

徒步 28 公里丈量红旗渠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考察时强调:“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 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摒弃骄娇二气,像我们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地处红旗渠畔的安阳师范学院,将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红色基因作为立德树人的源头活水和教学案例,推动铸魂育人走深走实。

一、打造思政金课,充分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主阵地。 学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和红旗渠精神结合起来,把红旗渠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题教学中。

把红旗渠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融入思政课课堂教学。学校承办了河南省 2021 年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暨大中小学思政课集体备课活动,展示了学校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受到全省师生广泛关注,据河南省教育厅官方统计报道,河南师生每 5 人就有一人在观看,直播当天观看人数高达 652.6 万人。

把红旗渠精神与编写校本教材结合起来,推进红旗渠精神进课堂。学校组织专家学者对红旗渠精神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编写了《红旗渠精神与新时代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与其他教学专题同时展开,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增强课堂的吸引力,提升教学效果。同时把红旗渠精神作为学校领导和二级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上思政课及学校政治理论报告团进行政治理论宣讲的重要内容,通过各个层面、不同角度的讲解与阐述,用红旗渠精神武装大学生头脑。 在红旗渠精神教育教学中,注重把具体事例和具体人物相结合、把历史和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红旗渠精神就在身边,从而增强教学吸引力和育人效果。

把红旗渠精神与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科研育人作用。 学校申报的《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获批教育部 2021 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红旗渠的建造者》 获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立项;《红旗渠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以河南省高校为例》 获批 2021 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编写的《红旗渠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用好红色阵地,充分发挥实境课堂以文化人作用

打造红色阵地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方式。 为使红旗渠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发扬光大,多年来,学校坚持把红旗渠精神融入校风学风、融入目标定位、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红旗渠精神进课堂、进科研、进实践,形成了系统化的红旗渠精神育人体系, 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成果和实效。

学校打造了红旗渠精神“三融三进”展馆,展出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以及修建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动人故事,另一方面是关于学校坚持“三融三进”的典型做法和育人成效。 学校着力将红旗渠“三融三进”展馆打造成党史“课堂”,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英烈模范成为党史“教师”,各单位组织师生党员集体前往展馆参观学习,覆盖人数达万余人,成为了安阳师范学院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突破口。

学校建设了红旗渠精神专题校园文化阵地, 着力培育“红旗渠精神校园行”校园文化建设品牌,通过红旗渠精神研究专家学者到校讲学, 使学生更深刻全面地了解红旗渠精神;通过举办书画展、朗诵会、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形式,使红色教育更加润物无声地入脑入心;通过新媒体搭建传播学习红旗渠精神的网络媒体平台,使红旗渠精神得到更广泛地传播和弘扬。

三、践行红色精神,充分发挥行走课堂思想引领作用

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安阳师范学院充分挖掘利用本地红色资源,把传承弘扬红旗渠精神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师生在“行走的红色课堂”中,回望红旗渠、品读红旗渠、体悟红旗渠,在感动感悟中传承红色基因,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学校将红旗渠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学生管理与服务等育人全过程, 列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必选课程,深入拓展红旗渠精神的育人功能。 学校开展“重走红旗渠”传承红旗渠精神实践教学活动,每年组织全体青马学员赴林州参观学习红旗渠纪念馆、现代化大型企业、全国优秀党支部林州市姚村镇史家河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林州市黄华镇庙荒村,徒步 28 公里重走红旗渠,真切感受林县人民艰苦奋斗精神;奔赴林州市、滑县、内黄县、濮阳县等地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 形成调研报告300 余份,涵盖农村基层党建、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等方面,进一步增强了服务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学生定期深入社区、农村、中小学校、监狱等地开展宣讲,足迹遍及广西、新疆、河北、河南 4 省 10 余市,累计宣讲百余次,受众超过 10 万人,“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荣获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社会实践全国优秀团队等荣誉。

目前,学校累计有 200 余支服务队赴林州开展志愿服务5000 余人次,连续 10 余年送文艺进大山,年年赴基层小学援学助教,建有教育教学、实践实习、志愿服务基地 30 余个,每年创作文化艺术作品 400 余件, 服务当地群众 7 万余人次。 2021 年 4 月 12 日, 学校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丰碑”———红旗渠建造者专题摄影展,这是学校师生历时三年,行走千里山路,探寻林州 456 个村落,走访 500 多位修渠老人,从 8 万多幅照片中挑选出来的精彩作品,是学校师生践行红旗渠精神的生动实践。

学校将继续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指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用红旗渠精神武装青年大学生头脑,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安理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