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心 做 学 问用 爱 育 桃 李

——记我校文学院教授郭怀玉老师


郭怀玉老师是我校文学院教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多次在国家级期刊中发表论文,是我校《秋水》杂志的主编。采访郭怀玉老师之前,我们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但还是怕采访过程中表述不清,或是遗漏重要问题。但这种焦虑从见到郭老师的那一刻就烟消云散了。他是如此的平易近人,就像一位阔别多年的老友, 这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们在安阳师范学院相聚,互诉衷肠。 三个多小时的采访,我们与郭老师畅所欲言,无话不谈。

对文学的热爱和传承

“人要有一种精神,一种热爱。 ”这是郭怀玉老师的人生态度,也是他数十年来在文学道路上的信念坚守。

一进郭老师的教授工作室,两个书柜整齐地装满了书,左侧挂着两副楹联,书柜右侧则是电脑和电子琴,角落里还放着一把大提琴。 “郭老师虽然是一个真文人,却并不是一个痴书呆。怀金累玉,多才多艺,这些词虽然很俗,我却再也找不出其他更合适的词来形容他。”这是同事眼中郭老师的形象。郭老师涉猎广泛,不仅在文学上鸿儒硕学,在音乐、戏剧甚至体育上都颇有研究。

“我是在用艺术支撑我的灵魂。 ”郭老师的家里有许多藏书,他自小便会拿来翻看研读。父亲的一手毛笔字铁画银钩,母亲的诗也别有韵味,虽在乡村,但仍称得上是书香之家。 他从小耳濡目染, 自然对文学与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上大学时,郭老师除了选听艺术课程之外,还在课余时间与好友参加艺术竞赛。 现在,他在钢琴、箫笛等乐器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可谓是顾曲周郎。 音乐,文学与体育似乎已经与郭老师的血液融为一体,“我们要不断地博采众长,丰富自己。 慢慢地你就会发现,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是幸福,是热爱。 ”

郭老师具有很强的探索勇气和学术精神, 常在 “冷板凳”的领域去做研究。他认为:“我们不应该把自己局限于某一个特定领域,世界上的很多东西是相互贯通的。只有你敢于去研究,才能领悟出它们之间的奥秘。 ”

基于审慎地考虑, 郭老师选择将女性文学作为研究方向。提到作为南开大学访问学者的经历,郭老师脸上添了几分严肃, 缓缓说道:“中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还有很多值得挖掘和研究的空间。 近代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时代的改变和进步,女性文学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我也很希望能够在这个方面做出更多学术上的成果,为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创造出更多的可能。 ”郭老师展现了一位男性学者对于女性及女性文学的尊重和理解,“正如南开大学乔以钢教授所说, 我们是无法完全理解另一个性别已经经历的、正在经历的那些事情。 因此,我们只能尽可能在保持客观公正的前提下,去体会女性心理,尊重、理解并支持她们。 ”他如是说道。

正是对文学的这种热爱,使得郭老师在教学和研究上,都保持着一份积极向上的心态, 他对文学和艺术的那份纯真,那份执着是任何事物都无法改变的。

对教育的执着和坚守

作为郭怀玉老师描写其人生之师的一本书,《师之所存》中饱蘸了他的深情,郭老师将往事缓缓道来,言语中有无限的怀念。书中多写在他人生中产生深刻影响的人物:身有残疾却自强不息、有超强能力的英语老师;将学生视为己出,将全班的湿鞋搬入小屋炉边的班主任老师等等。他们都在郭老师的回忆里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给予了他前行的力量。

做一名教师是郭老师的人生追求, 对教师身份强烈的认同感, 对学生诚挚的关爱和责任感, 让他的生活充满意义。他总是善于发现学生们的闪光点,他曾到美术学院讲授文学课程,“在我的课堂上,曾经有一个学生写了一篇文章,讲述的是她逝去的父亲,我读完后感触颇深,将作文交给全班学生传阅,一些同学读到一半,便潸然泪下。 ”说到这里,他前倾了些身子,略显激动地感慨道:“这是文字的力量!作为老师,我看到了学生身上的纯真善良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 ”

郭老师非常关注学生,“我清楚地记得班上每一个同学的名字,即便是最早一届的学生,甚至他们的作业我还保留着。有时在路上见到学生,一些人认识我,一些人不认识我,而我总是认识他们。 ”对于每个学生,他都尽心尽责地传道授业,对学生的关心与付出,他从不减少一分一毫。

从初到安阳任教的青年到如今的五十知天命, 他的学生已遍布大江南北,或是在大都市里落地生根,或是生儿育女家庭幸福。很多学生难以忘却郭老师的谆谆教诲,数次邀约以谢恩师,郭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与欣慰。 此刻,他背靠椅子,眼眸中满是对过往的回忆,忽而提及一件久远的往事:“有一位学生曾经提出要来探望我,当我得知她的孩子还在襁褓中后,果断回绝了。 并非不能和她见面,而是想到身为一位女性、一位母亲,她已有了需要牵挂、操劳的家庭与事业,我不愿让她为此辛苦,奔波劳累。 ”

郭老师对教育的执着不仅体现在对学生全心全意的关注,更在于他不慕名利,有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仁者侠义。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郭老师作为河南大学的“三优生”毕业。很多单位先后发出邀请,但都被他一一拒绝。大学毕业之后,郭老师又去武汉大学进修硕士研究生,他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他选择留在家乡做一名教师。 无需多言,郭老师对故土有着深厚的感情,对教育有着独有的钟情,“我觉得家乡的发展需要我, 安阳是千年古都,有太多的文化需要有人去研究,我非常乐意为家乡文化研究和教育事业尽我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十年来,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家乡的教育一线,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对于教师来说,金钱和名利都是身外之物。 传道授业解惑是一个教师最大的职责所在。 ”

对文字的痴迷和敬畏贯

穿郭怀玉老师生命历程的,除了土壤般深厚的教育,淙淙流淌的文学之水对于他也意义非凡。 这泓秋水历经少年时家庭环境的熏陶,青年时义无反顾的选择,壮年时学术厚土的深耕,时至今日,依旧在殷都广阔的文学大地上静静地流淌着……

家中浓厚的文学气息, 潜移默化地培养了郭老师敏锐多思的性格和书生气质,“对于一个家中藏书甚丰, 父母皆通诗书的人来说,对文字感兴趣实在是顺理成章,”他淡笑着说,“一开始只对文字的形态感到美, 渐渐地发展为对文字的内容产生好奇,进一步了解之后,对文字充满敬畏。”在父母最初的启蒙下,郭老师对文字的向往,使他逐渐踏上了属于自己的文字研究之路。

杂笔书艺可谓是郭老师文字研究的一个创新。 在郭老师看来,书法艺术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毛笔、钢笔、粉笔等书法艺术,排刷、自制大水笔、手指书法及生活余料都可以作为书法艺术的工具和载体,工具的“杂”,才能更好地体现中国书法的自然性、实用性、表意性、形象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2013 年,在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CCF2013 届文字计算机研讨会”上,郭老师讲解了他的杂笔艺术的实践与设想。对于文字的规范性,郭老师也进行了研究。《青少年书法报》于 2000 年 12 月 5 日 49 期第三版刊发了郭老师的《浅谈书法艺术与文字规范———兼与张怀甫先生商榷》一文,阐述了郭老师关于文字规范性的看法。

郭老师对文字的研究从未停步。 2010 年,秋水文学社创办,郭老师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秋水》杂志的主编。 作为一本纯文学性质期刊,《秋水》摒弃功利,专注本心,发挥期刊的文学功能, 陪伴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在文学道路上的发展。 2020 年,历经十年的发展,“秋水文学社”荣获“全国百强社团”“校级五星社团”等称号。

“纯文学期刊的创办是需要相当大的努力与勇气的,”郭老师坦言,“在社团的建设过程中,我有很多感悟。文字成为了同学们倾吐灵魂的方式,《秋水》 则成为了承载情感的容器。 一些同学借文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怀念,这些都是很美好的情感。 大家通过文字把情感寄托在 《秋水》之上,这是一种很奇特的体验。 ”在他的建议下,《秋水》着重注意学生作品的收集与展示,“通过《秋水》,我更清晰地看到了年轻学子们纯洁善良的精神和对文学纯粹美好的期待,这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心得体会。 ”

用热爱和传承做文学,用执着和坚守做教育,用痴迷和敬畏学文字,郭怀玉老师始终坚守着自己的初心,带着最初的那份热爱、执着和敬畏,他心无旁骛地潜心钻研,专心致志地教书育人,在不断追求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生记者:王跃莼 刘烨林 李英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