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川蜀共护安澜黄河 新时代筑梦美丽中国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个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为第三十届 “中国水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看到这个主题后,我不禁回想起了之前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回想起了母亲河带给我的珍贵回忆和生态保护意识。

时光回溯至2019年9月,金秋时节,中原大地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到处生机盎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考察调研。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都称黄河为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为牢牢抓住此次战略机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由共青团河南省委牵头,在黄河流经的九省范围内,形成了多达百万青年协同行动的国家级战队,作为河南省唯一一所参与高校的学生代表,2020年的8月,我远赴川蜀,一览黄河胜景。以青春伟力,共护黄河安澜!如今想起,仍觉意义非凡———

黄河九曲第一湾,位于川西高原上的若尔盖县内,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发挥着涵养水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作用,每年为黄河补水量高达75亿立方米。有着“黄河蓄水池”“地球之肾”等美誉,怀揣着好奇的我向窗外看去:清晨的太阳并不刺眼地挂在空中,时而有雄鹰掠过。辽阔的大草原上,块状的湿地零散,或落在丘陵上,或落在平原里,如同大草原上点缀的钻石。极目远眺,能够看到蜿蜒曲折的黄河河道,仿佛置身于画中,美的令人不敢相信。下车后,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我发自内心的感受到了这里生态环境治理取得的卓著成效。前来接待的当地团委相关领导、藏族居民面色红润,神采奕奕。给我了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到了岸边展台,藏族小哥仁波扎西拿来哈达,一个个递到了我们手里:“哈达古代是为了维护和平,化干戈为玉帛的洁白丝带,现在多来表达自己对远方客人的欢迎。欢迎你们,扎西德勒!”来到黄河边,扎西取了河水,当黄河水缓缓流入容器,我和扎西对视一眼,都露出了灿烂的微笑,这一幕是让我铭记于心的,久久难忘的。我心生感慨,神州大地上,各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同样,我也发现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一些相关问题:黄河流域尤其是黄河中上游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区、传统特色农牧区。随着我国能源产业的有序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升级,东部沿海地区对黄河中上游地区能源资源的依赖性会更强。黄河上中游地区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带,区域生态环境恶劣,土地沙化与水土流失严重,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当地,还会影响到中东部环境质量乃至周边广大地区的生态安全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只有加快黄河治理开发利用步伐,通过水沙调控合理配置水资源,方能破解区域“水”的短板,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利于当地群众生存与经济增长的水利工程,才是实现黄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河水如同母亲河的血液,要细心呵护,要踏踏实实的治理。”阿坝州团委副书记史鑫成如是说。

返程的路上,藏族姑娘在和我们交流着近些年来若尔盖县翻天覆地的改变:“大家切实感受到了政府的关怀,扶持政策的优惠,相关部门投入大量资金修复湿地、防止沙化。各单位、学校也定期组织大家绿化山林、绿化城镇。环境一步步越来越好。小动物也能看到很多种。打造了许多我们这里的特色品牌,形成了独特产业链,就好像从中药到青稞再到布艺制品……都是我们这里的特色,大家都挣钱,也就推动了经济发展。”话音刚落,史鑫成副书记补充道:“有很多农产品都打造了品牌,生态保护方面我们更是不敢放松。形成了全民参加的良好氛围,注重河湖共治,贯彻落实河长制,在水资源保护、河流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护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家频频点头示意,认识到了目前生态治理的重要性。看着美丽的景色,我情不自禁地感叹,暗下决心要从自身做起,共护黄河安澜。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美丽景色代代相传。

回到现在,再看这次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我也为自己“华水人”的身份而深深地骄傲和自豪。一直以来,学校里的老师与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宣传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一路走来,我也感受到了华水师生珍水、惜水、护水、爱水和节水的浓郁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