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河 相 望桑 梓 情 长 :黄淮“孤勇者”用担当汇成战“疫”最亮光
2022 年的七月,对解银老师和很多黄淮师生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暑假。他们加入到疫情防控战斗中,用黄淮人坚实的臂膀、坚挺的脊梁守护家乡群众,发出了“请党放心,战疫有我”的时代最强音!
奔赴:因心中有离不开的责任,所以有回不了的家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这才是黄淮人的精神底色。
7 月初,泌阳县连续出现新增本土病例。正在泌阳老家探亲的黄淮学院党政办解银老师面临着返校还是留下来参与战疫的抉择。疫情就是命令!身为党员的解银毅然选择留下来,主动请缨参加泌阳抗疫防疫保卫战,第一时间加入到花园街道办事处核酸检测志愿者队伍中。7 月 12 日,解银接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后,又迅速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到,听从调遣。
毅然走出家门,冲上战“疫”一线,解银知道此行出发不知何时才能与家人团聚,可是被疫情阴云笼罩的家乡等待他的加入,千万个家庭等着他的守护。奋战在战“疫”一线,累了就席地而眠,饿了就随地而餐。他知道,因为有沉甸甸的责任,所以才有不得不分离的亲情和回不了的家。
奋战: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
从暗夜到破晓,从晨光熹微再到夜幕降临,战“疫”第一线就是解银的战场。
深入到隔离点、方舱医院、路口卡点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调研;和志愿者们一起对医院、超市等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杀;做好援泌医疗队的后勤保障;参与疫情防控指挥部文件起草、数据汇总、热线电话等工作,利用自己的特长起草《泌阳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热线电话接受民意快报》……
7 月 10 日投身战“疫”一线,8 月 16 日安全返家,37 天的坚守,累吗?累!值吗?值!解银说自己在泌阳的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感动,每一天都值得铭记。因为表现突出,7 月 31 日,中共泌阳县委、泌阳县人民政府代表 97 万人民为他发来情深意切的感谢信,并为他颁发荣誉证书,表彰他为泌阳县夺取疫情防控斗争全面胜利作出的重要贡献。
记忆:每一个难忘的场景都是一份珍贵的回忆
冲锋在前的身影里,有“苟利国家生死以”的英勇无畏;坚守岗位的执着中,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八方驰援的物资洪流中,有“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血脉深情……战“疫”时期黄淮学院的一幕幕感人场景,永远留在了每一个人的心里。
听那动人的黄淮声———7 月 14 日,在接到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组建医学院校区疫情防控隔离点任务后,黄淮学院党委迅速成立工作专班,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紧急在全校征集疫情防控隔离点工作志愿者。广大教师尤其是党员干部闻令而动,踊跃报名。7 月 15 日,志愿者协助相关部门冒着高温酷暑,以最快速度完成了 400 多间隔离房、隔离用品配送、隔离点环境消杀等任务,为隔离人员及时入住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党委书记刘先省在检查指导隔离点建设工作时指出:全校上下要与市有关单位紧密配合,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统一行动、形成合力,以最快速度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树立黄淮形象、弘扬黄淮精神、彰显黄淮担当。
看那飘扬的党旗红———在为期 18 天的隔离点防控工作中,来自学校不同部门的 20 多名志愿者不畏风险,迎难而上,在医学院校区隔离点成立黄淮学院医学院隔离点临时党支部,党员志愿者重温入党誓词,尽其所能为隔离人员提供更加周到细致的服务,以实际行动把党和政府的温暖与关爱送到隔离者手中。黄淮学院志愿者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打赢驻马店市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黄淮力量。
看那动情的送别景———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你们的默默付出,让我切身感受到今生何其有幸,生在这个伟大的国家,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叔叔、阿姨,感谢您给我送来的棒棒糖、彩笔和画本,您辛苦了!”、“非常感谢黄淮学院志愿者的细心服务,这段经历使我们终身难忘。”7 月 26日,在送别隔离人员返乡的现场,滚烫的话语和谢意,澎湃而又悠长。谢意会连同敬意,映入群众的眼睛,“黄淮”两个字也刻在了他们的心里。
有一种力量,叫做团结与凝聚。不管相距多遥远,我们的心总在一起,援“泌”之战令人倍感温暖。
有一种力量,叫做纪律与责任。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是责任;危难关头忠于职守,是责任;服从管理自觉配合,也是责任。
从天下之中到泌水河畔,黄淮人在疫情防控阻击战这个特殊的战场上,以解银为代表的黄淮师生默默出现在每个需要的地方,星火成炬、汇涓成海,用无私无畏、无怨无悔的真情奉献弘扬黄淮精神,大写黄淮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