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湖畔春风暖

学校“尽四力促四心”疫情防控纪实

    这是一个乍暖还寒的三月。师生刚刚重返校园,奥密克戎就来势汹汹,各地纷纷拉响警报,学校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

      这是一个温暖如春的烟大。严密防控下的烟大校园,生活服务保障有力、线上教学有序开展、心理关爱全面展开、家校之间架起桥梁,疫情下的学生衣食起居安心舒心……

      2月24日起,学校3万余名师生陆续重返校园,开启了新学期的崭新篇章。然而3月初,烟台及周边城市疫情零星散发并持续增加,来自奥密克戎超强传播性与隐匿性的威胁,打破了校园的平静。

      确保疫情不进入校园是对师生最大的爱护!根据省市防疫要求,学校不断升级防控措施。3月14日,全面启动线上教学;3月15日,校园全面封闭。半个月来,广大教师、干部及后勤职工忘我工作、全力保障,广大学子理解服从、配合管理。全校师生员工众志成城,同心战疫,涌现出一幕幕感人场景,奏响了一曲曲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立德树人的时代强音。


生活服务上全力保障,让学生安心


      学生封闭在校园内足不出校,这在学校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如何保证近3万名学生安心留在校园,将疫情给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对学校各项服务保障而言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强力的后勤服务是校园封闭后仍能正常化运行的根本保障。饭菜热水按时保质供应,超市全部开放,货物供应充足,价格保持平稳。浴室全部开放,为了便于学生错峰洗浴,公共浴池延长服务时间。不分昼夜加大垃圾清理能力,确保校园环境整洁。后勤处还成立了外来务工人员流动党支部,日夜奋战在后勤保障第一线。

      党委学工部迅速转变角色,构建起包含信息掌控、防控监测、服务保障、应急处置四大工作板块的校院两级学生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和工作体系。自返校日起,先后开展重点地区返校人员摸排10轮,累计摸排29877人次,配合组织258名学生校外集中隔离点集中隔离,按要求落实17000余名学生在宿舍内进行居家健康监测。为做好校园封闭状态下学生点对点闭环接送服务,各学院的教职工踊跃报名,校园封闭以来,先后有475余名学生外出就医,都由本学院教师开车接送、全程陪护。

      学校点对点闭环开通109路校区间直达公交,10 名司机封闭在校园内,让南校区学子可共享两个校区的资源,为他们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选择空间。校医院全员出动,尽锐出战,不分昼夜为全校师生开展核酸检测,并为在宿舍居家健康检测的学生提供上门服务,同时还承担了南北两个校区24小时门诊任务。

      广大校友、社会各界、各个学院也关心关爱烟大学子。学校教师、青年泰山学者陈大全向校医院捐赠近两万元的茶饮,校友李府霖、曲宏伟向学校捐赠了防护用品,引燃了校友及社会各界助力烟大抗疫的热潮。3月29日,满载着栖霞市的爱心企业捐赠的1212箱36000枚苹果送到每一名学生手中。

      党委书记张殿臣、校长段培永从3月15日校园封闭第一天起就将“家”安在了办公室,没有离开过校园一天。紧张忙碌的疫情防控工作之余,校领导带头深入到学生宿舍一线,与同学们谈心交流,送去温暖与信心。

      为保障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教务处主动对接相关线上教学平台和资源服务机构,及时向教师推送最新教学平台和课程教学资源。校长段培永先后两次开会动员部署,并多次网巡听课,他要求每一位老师要用心备课,用情上课,以更优质的精彩线上课来吸引学生、教育学生。

      各学院通过建立授课教师、教学督导、课堂教学等工作群,畅通学院、任课教师、学生的沟通渠道,强化虚拟教研室作用,保障线上教学工作的具体落实。同时广泛开展网上巡课,引导教师相互借鉴,相互督促。广大教师各显神通,竭尽所能,采用多种平台,开展多元化线上教学实践。近三万人的网课对网络环境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学校投入180万元将网络出口带宽由10 G增加到20G,争取到线上教学期间各运营商流量免费增加50-60G,尽全力保障上课。

      为了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场所,教学楼全部开放,研究生复试不仅提供场所、摆放好桌椅、清扫好卫生,还要测试好网络,有的学院还提供了设备。核学院18级复试同学在烟台山医院住院,学院便将电脑、手机支架等设备直接送到了病房内。有场所复试需求的1912位同学全部得到了保障。

      疫情期间学校全力支持学生团队参加各种竞赛,并提供场地、技术和指导教师支持。3月14日,校园相对封闭期间,备战多日的冰球队勇夺全国联赛总决赛冠军;3月29日,4个团队在挑战杯全国竞赛中荣获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实现历史性突破。


心理情感上倾力关怀,让学生舒心


      教学区封控管理、全员线上教学,不能收取快递,不能点心仪的外卖,周末不能相约看电影、逛商场、户外踏青……学习生活上的改变,日常生活的不便,活动空间的受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学生出现迷茫、焦虑等情绪变化在所难免。

      学校成立心理辅导专班,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统筹规划疫情防控期间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定期召开心理辅导站站长工作会议,并实施学校心理中心——学院联络人制度,加强对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开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服务形式,面向全校发布预约服务热线,每周可提供咨询时段50余个。各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通过各种形式发布心理辅导方式、预约信息等内容。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设备向学生全时段开放,可提供沙盘游戏、音乐放松、生物反馈、艺术治疗等多种服务。各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开展朋辈辅导、辅导员谈心、心理树洞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工作。设计开展“疫情下的心灵呵护”系列特色活动,包括主题讲座、线上课程、体验活动等多种形式,参与人次达5000余人。

      党委书记张殿臣强调,“封闭期间,学生在心理上需要关心、需要帮助、需要疏导。不仅只关心有明显心理困惑的学生,还要关心每一名学生。全校教师尤其是党员教师、班主任都要积极行动起来,从云端走进宿舍,走进学生心里。”广大教师通过线上课堂与学生交流战“疫”心得,住校辅导员走进学生宿舍,陪伴在学生身边,导师、班主任与学生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云班会、电话沟通、微信群交流,架设起了与学生畅通的联系渠道。


家校联系上致力畅通,让家长放心


      学生安心,家长才能放心。“学生在哪,工作阵地就在哪”,从学校封控管理起,92名学团老师主动选择了驻校,选择了留在学生身边,做学生的领航员、引导员、服务员。他们住进办公室、学生宿舍,保证能第一时间为学生提供帮助。他们用爱和关怀全时空守候学生、服务学生。

      学校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渠道及时发布动态,介绍学校线上授课情况、学生就医、核酸检测、后勤保障等情况,让家长得以随时获取最新消息。党委学工部、校团委第一时间通过多种渠道发布《致全体烟台大学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对学校的疫情防控政策、学校教学安排和服务保障措施做出详尽说明。各学院安排专人与每一位未返校的学生进行点对点沟通,了解学生面临的学业和生活上的困难。全体辅导员老师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为学生提供服务。

      各学院通过家长微信群、QQ群等多种方式向家长介绍学校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引导学生与父母互发信息、视频聊天,及时让家长了解自己在校的学习情况。

      不少家长纷纷留言表达了自己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非常感谢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的精心安排和良苦用心,你们的操心换来了远离家乡孩子们的平安健康,同时也换来了家长们的安心”“看到了!放心了!感谢学校跟老师们的付出!”

      学校始终将守护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尽四力,促四心,扎实开展四项暖心服务,汇聚全校师生员工戮力同心的磅礴力量,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严晓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