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忠诚和信仰
———记我院丹江口市驻蒿坪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陈骏

5月16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及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局联合表扬了一批乡村振兴工作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我院驻村工作队队长陈骏榜上有名,获评“湖北省2021年度工作突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称号。
“蒿坪,民风淳朴,迎接你的是一张张笑脸,无论相识还是陌路;蒿坪,物产丰富,送给你的是一框框果实,不管草莓亦或辣椒;蒿坪,政通人和,感染你的是一桩桩故事,岂止干部更有村民!蒿坪,从情感上‘绑架’了我们,两百多个日日夜夜,让我们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这是我院驻蒿坪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骏工作日志本上的一段工作感悟。
走进工作队的办公室,映入眼帘的就是两行大字:“懂农业、爱农村、为农民”“我们辛苦点、群众生活甜”。这是陈骏为工作队设计的座右铭。他常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修炼“心学”,首先要从思想上正确认识“党性”,增强思想自觉,让为民服务、永葆清廉和积极作为成为思想常态和行为自觉,这样才能在助人中找乐趣,才无愧于“共产党人”的称号。
多年来,他也一直是这样做的。2008年抗震,他到灾区转移学生;2020年抗疫,他当志愿者……大灾大难非常时刻都有他的身影;2021年夏天,母亲患病、小孩升学,一大堆事等着他,他却毅然决然的“溜”了,主动请缨来到离省城千里之遥的蒿坪村,“携笔从戎”开辟新的战场,助力乡村振兴大业。
入乡随俗从头越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多次参与乡村帮扶,但派队驻村尚属首次。对于缺少农村工作经验的陈骏来说,开展驻村帮扶无疑是一次大考。从他抵村的第一天就开始带领队员一起走村入户,积极与镇村两级干部交流,了解乡情村貌、民风民俗。为了解“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内涵,他们先后走访参观镇草莓基地、中华蜂加工厂、辣椒种植基地及辣椒酱生产车间,考察周边地形地貌挖掘农旅资源,撰写调研报告3份,据此制定行之有效的工作计划。为方便驻村后工作顺利开展和有效衔接,工作队纵向与前任工作队联系,横向与习家店行陡坡村、石鼓镇玉皇顶村工作队座谈,学习借鉴其他工作队的驻村经验,参与交流调研5期43人次。专心致志办实事“酒香也怕巷子深”,蒿坪镇的中华蜂蜜金字招牌亮起来了,但并没有“走出去”,急需拓宽销路让特色农业真正成为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长效产业。陈骏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向学院领导汇报,寻求组织支持,开展“消费帮扶”行动,购买1000斤蜂蜜、黄莺贡米4000余斤,在朋友圈发布牛肉、土鸡蛋、黄莺贡米、辣椒等农产品销售信息,积极为帮扶村“带货”。同时积极为蒿坪村建草莓大棚争取项目和资金,让蒿坪村更好地融入到草莓童话小镇建设中。
走村入户暖人心
开展户户走到工作时,陈骏向老百姓宣讲党的惠农政策,询问生活近况,核实帮扶经费是否落户到人,严守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制定清单,分类型、分层次向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反馈。陈骏在户户走到的时候,根据自己多年专业教学积累的经验,发现村民用电“有问题”,蒿坪镇原有供电线路已不能满足电力负荷日益增长需求,他和工作队员积极与兄弟供电单位联系沟通,并带领镇领导前往省、市两级公司争取项目和资金,推动蒿坪村变电站建设和农网改造项目实施,帮助改善蒿坪民生用电、帮助产业发展。走访时,了解到老弱村民看病难,他积极联系、协助丹江口市医院组织开展为留守老人义诊活动。
为党育才抓教育
因为从教多年,有着特殊的教育情怀。陈骏对教育的事儿特别上心。来蒿坪不久,他时不时地就会跑到蒿坪镇九年一贯制学校食堂“串门”,与学校老师、学生交谈,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做好记录,向上及时汇报请示,对外积极沟通交流。驻村以来,驻村队联系多方力量向学校捐赠图书千余册,住校学生床上用品350套,捐建运动场地5000平米(包含塑胶跑道、篮球场、人工草坪足球场),总计近百万元。平日,他经常走贫问困,关心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绑定“亲属卡”,定期为该生支助学习生活费用。
说起蒿坪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镇上村里无人不夸;“晒黑的是他的脸,映红的是村民的心;磨糙的是他的手,结出的是致富的果”,这就是蒿坪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陈骏用心用情帮扶、践行党员承诺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