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博士成高职辅导员 将专业课融入思政元素

她是学生人生转折点的领路人



“别人总问我,博士毕业进入高职会不会后悔,但我不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因为从小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教师。”自幼时起,成为一名教师就是沈青的梦想。为完成“教师梦”,也为了给祖国培养更多有识有为的电力工匠,武大工科博士毕业的她选择来到我院成为一名专业教师兼辅导员。

课程上,她将科技报国、大国工匠等相关课程思政元素的积累并逐步融入教学实践。课下,她关心班上的每一名学生,充当“树洞”倾听学生的故事。近日,沈青被推选为荆楚好老师候选人。

受母亲影响成为教师

其实,为沈青埋下“教师梦”种子的那个人,是她母亲。“我妈妈是一名中职教师,在我的记忆里,每次过节,家里都看不见妈妈的身影,因为她要留在学校陪没法回家过节的学生。”

看到妈妈对学生的付出,幼小的沈青在那时便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像妈妈一般的老师。

2015年,沈青从武汉大学博士毕业,来到我院,成为一名教师。“毕业时,如果我和同学们一样进入电力系统,待遇和职级肯定比当老师好,但成为一名老师是我的梦想。每当被学生信任和依赖时,我都觉得自己特别幸福。”

成为老师后,常有人问她,是否后悔当年的选择,“不会!”这个答案总被沈青脱口而出。“其实,当时也可以选择进本科院校,但我更希望能帮起点不那么高的学生,改变他们的命运,这也会让我觉得这份工作更具挑战性。”

因为喜欢,所以沈青干劲十足。2016年,她开始担任发电16113班的辅导员。让她没想到的是,军训即将结束的学生们,就为她这个“菜鸟”辅导员找上第一个“麻烦”。

“那天晚上,学生们与军训的教官产生了点口角,我连忙把刚哄睡着的孩子扔给家人,去学校帮助处理。回到家后发现,孩子已经哭了半个小时。”沈青说,听着当时只有10个月大的孩子嘶声裂肺的哭声,作为母亲的她感到特别愧疚。但当自己躺在床上,看到学生们发来感谢消息,她又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乐当学生的情绪“树洞”

后来,她也开始学着母亲的样子,每逢过节便留在学校陪伴学生,还常常自费为学生们准备一些惊喜小礼物。因为和学生相处的时间长,学生们心里有事也愿意与她分享。学生失恋了,她会倾听学生的心声。拥有街舞特长的学生想退学创业,她劝学生先休学一段时间试着创业,再考虑退学……每当学生有心事,她总是那个能倾听心声的“树洞”。

因为爱“争先”的性格,沈青在带班时总希望将各项工作做到完美。一次校内寝室内务检查,为了帮助男生宿舍整理得更规范,沈青亲自带着几名女生,进入男生宿舍带着学生一起整理。正是她事事亲为的性格,大学三年发电16113班几乎获得了校内所有集体荣誉。

“沈老师是我大学期间最喜欢的老师,也是我人生转折路上的引路人,很幸运能成为她的学生,对现在的我来说她就是家人。”16113班学生田震说,因为有了沈老师,自己才从叛逆期走向正轨。

田震回忆到,因为和沈老师很能聊得来,在她的引导下自己暴躁的性格慢慢变得平静。不管是学业还是生活遇到问题时,自己总会给沈老师发消息,和她商量着一起解决。“不仅是我,班上许多同学都是这样,遇到问题都会主动找她,因为我们都知道,她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人。”

将课堂融入思政元素

除了当辅导员,沈青还承担了许多专业课。其中她所上的《智能电网技术》课程,还被评为省级示范课程。“之所以能评上省级示范课,是因为课程的内容不单纯有专业知识,而是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结合了起来。”

在沈青的课堂上,她会结合行业内的前沿知识,从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等拓展到科技强国、大国工匠、可持续发展、遵纪守法等多元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在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中彰显价值引领。比如在讲到我国先进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时,通过介绍我国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优势和突出成就,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通过该技术为海岛边防供电的案例,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也正因为课堂上精彩的讲述,许多学生养成了看到类似案例,就会发消息与她探讨的习惯,甚至毕业后这个习惯也保持了下来。每当收到毕业生们发来的行业最新动态,沈青都会很开心。“高职学生虽然课业上比不上本科生,但他们身上有不同的闪光点。只要把学生引上适合他们的道路,他们也会有很好的发展,这也是我从事教育行业的初心。”沈青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