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精神内耗成就自律人生
近日,《咬文嚼字》 编辑部发布了年十大流行语。新赛道、烟火气、拿捏、雪糕刺客……等热词上榜,精神内耗名列榜单第九名。正由其流行可窥,精神内耗已经不是个例,而是与内卷等词汇一样,成为一种现象。
内耗,本指机器等空耗的能量,引申至无谓消耗的精力、体力。精神内耗则是精神上、心理上无用的消耗,若长期存在有害身心健康。或许读者诸君对精神内耗比较陌生,觉得这个词与自己毫无关系。可是当你面临考研还是就业的选择时,你是否犹豫、纠结;当你看着清晨的朝阳,想出去跑步锻炼,是否又怕冷缩进被窝;当你上课想回答问题时,内在的两个小人儿是否在打架,一个劝你勇敢站起来表达,一个劝你不要炫耀,或许你的回答不够完美;当你居家办公时,想想业绩压力总是很焦虑,但是却茫然不知从何处着手,于是又打开了微信视频号,渴望从中获得疗愈,却不觉刷了一个小时;当你想努力工作时,却担心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报,免不了打退堂鼓……以上所有的情景,是否似曾相识,或许你早已身处精神内耗的网中了。
“精神内耗”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所有人都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虽然感觉很累,却并没有任何产出。美国心理学家提出过一个自我损耗理论:尽管你什么都没做,但每一次选择,纠结,焦虑,分散精力,都在损耗你的心理能量。说白了,就是大脑驰骋千里,实际上全是纸上谈兵,不愿付诸行动。年月,有博主上传视频《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一时火遍全网。“二舅”一生虽然遭遇了诸多不幸,但他“从不回头看”,从未被打倒,积极生活。“二舅”的故事治好了博主的精神内耗,引起了广泛共鸣。可见,只要做好心理调节,像“二舅”一样向前看,是可以摆脱精神内耗的,是可以走出来的,可以得到“治愈”。
正如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所说,“总有奋不顾身的相信,总要坚韧恒久的勇气”。摆脱精神内耗的最好方法就是自律。你的周围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你的焦虑、压力、竞争的妄想,不来自于任何人,只来自于你内心那个又懒又笨的小人儿,战胜了那个小人儿,你就无往而不胜了。古今中外,已经有无数先贤证实了自律的重要性。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曾国藩从三十岁立志做“完人”,并用“日课”的办法对自己进行全方位的改造。现在也有人在做类似的事,有的博主就在直播每天的锻炼、学习打卡视频,实现自律,帮助别人。
美国作家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总结道,这个世界分为两类人:第一类人,是“达摩克利斯”,她们脆弱,难以抵抗风险,随时都有可能被杀死。第二类人,是九头蛇,每砍掉一个头,就会重新长出两个头,比原来更强大。所以即便你的目标很大,暂时无法实现,你可以将大目标拆分成一个个小目标,减肥从每天多练五分钟开始,从每天多走步开始,学习从每天多读页书开始,从每天早起半小时开始……即使生活束缚了你,我们也要带着镣铐跳舞,直到生命终结。
人的巨大潜力往往是人类所不自知的。正如马斯洛所说,当一个人充分自我实现时,会体验到一种难言的愉悦,欣喜若狂、如醉如痴。人在这时最有信心,最能发挥全部智能。让我们摆脱精神内耗,破除欲望缠绕,克服意志软弱,告别智慧不明,成就自律人生,将自身的生命能量燃烧到最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