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贤康:武大的学子要更多地流连于图书馆

说到读书,我想给大家分享两件往事。

一是至今我还清晰记得多年前的一个场景:少年时的自己和姐姐坐在窗边看书,窗外的院子里飘着雨,远处不时传来几声蛙鸣。那个年代里难得有这样惬意的时光,不是不想读书,而是无书可读,好不容易才得到一本大部头的书,常常迫不及待和姐姐抢着看,那是我少年时代最美好的记忆。

另一件事情是1989年我到法国留学,发现在公共汽车上、火车上、地铁里,无论什么时候,总有很多乘客在读书。一个民族如果热爱阅读,一定热爱生活,相对理性。

读书,是一种品格。常常读书的人,很难因为一件小事而暴怒,因为阅读的过程也是向好向善的过程。一个人静下心来读书的时候,他能看到书本中辽阔的世界,体会不同的人生经历,了解不同的人对世界的看法。由此,他的心境和眼界更加开阔,对于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他也成为了一个更完整的人。我想,这也正是图书馆评选“十大借阅之星”的意义所在。

我和图书馆是有渊源的,我还是科大副校长的时候曾经分管过图书馆,还担任过国家科学图书馆副馆长。对图书馆我情有独钟,近几年来也一直想把武大的图书馆办好,尽可能为大家提供更好的阅读环境和学习条件。

我一直很珍惜来武大的机会。昨天,化学学院院长对我说,校长你来武大来对了,武大给你提供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在武大当了五年的校长,对于怎样当一个好校长,我也越来越有体会。这几年,学校坚持以“人才强校”“学生为本”等理念办学,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效。学校现在各项排名稳居国内高校前十,真正成为了中国一流大学;在世界各大高校排行榜上,我们也在不断超越那些曾经难以企及的学校。我们潜心内涵建设,不再靠“网红”称号的表面浮华,而是真正靠实力在中国高校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我们做得越来越好。

我常常想,未来的时光里,还能继续为学校做些什么。来武大前,我心目中的武大有着悠久的历史,包容的文化和自由的风气。来武大后,我希望我们更加崇尚学术,更加尊重学者;我希望我们的教职员工更加关爱学生,真正对学生好,有一流的老师给学生上课;我希望我们的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文化熏陶下成长,不去溜须拍马、趋炎附势,做正直有尊严的人。要完全做到上面这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正在为此而努力。

我希望武大的学子能更多地流连于图书馆、实验室和体育场馆,我希望我们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一流的学习休闲一体化场所。我记得图书馆之前的闭馆时间是晚上十点,由于学生宿舍十一点才关门,现在的闭馆时间往后延长了半小时;之前节假日都放假,现在只有春节闭馆七天。延长开放时间是一个象征,体现了图书馆的态度和图书馆工作的目的———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要把图书馆建好我们还有很多可以做的事情。比如我们的馆藏还要更加丰富。对于刚才提到的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增加10%的要求,我想说,只要是和学生相关的需求,我们从不吝啬。只要是经过专家论证、学生呼吁的书籍购置,一定要保障。我们一定要把图书馆建得更好,要有一流的服务,一流的环境,有学生想读的书,这样学生才会把时间花在图书馆,图书馆才会充满人气。

近年来,为了给师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学校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作出了相当大的努力。我刚到武大的时候很震惊,我们一流的实验室和公共实验平台太少。但这几年这方面的发展很快,去年我们投入了近3个亿,未来几年还将投入10-20亿更新现代化仪器设备。大家会逐渐看到东湖边的尖端科技楼、化学学院的实验基地、泰康医学科学实验中心相继落成并快速发展,我们会为师生的教学科研提供一流的支撑平台。我们也花了很多功夫建设体育场馆,改善设施给学生锻炼。我们要举办体育竞赛,更要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向清华学习,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为党为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我们学习、锻炼的目的是什么?既是为了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的福祉,也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

我读大学的时候,《女大学生宿舍》这部电影在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电影是在武大拍摄的,影片里大学生们在樱顶读书的画面格外富有情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园里不光要有教学科研场所,也要有诗意栖居的所在。因此在建设硬实力的同时,我们也在加强软实力的建设。为了佐证这件事情的必要性,我去梅园Costa询问了同学们在那里阅读的原因———显然那里并不是一个安静的空间。有一位同学回答说,他就喜欢这样一种充满生活状态的学习场景,这个答案打动了我。

为了让校园里有更多这样可以随时停下来读书、学习、休闲的场所,我们准备在樱顶打造一个综合服务体,给大家提供一个可以喝喝咖啡,可以看看书,可以一个人思考、也可以三三两两交谈的地方。

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作为校长,我想让大家都能在设施齐备、富有品质和格调的图书馆、实验室、体育场馆和休闲场所里认真学习、锻炼体魄、完善人格、提升素养,度过充实又美好的大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