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里的一抹“志愿红”
春风里的一抹“志愿红”
记者何建华 徐志勇
自疫情发生以来,为快速阻断疫情传播,我们的城市再次按下了暂停健。面对疫情,我校师生在校党委的统一调度下,临危不乱、闻令而动,以高度的政治自觉、顽强的工作作风、温暖的服务保障,为“静”下来校园汇聚着“动”起来的磅礴力量。
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近段时间防疫工作千头万绪,顿显人手不足。在校学生正常生活面临极大考验,为保障同学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秩序,在学校原有闭环管理的基础上,需要一支随时拉的出、顶的上的校园保障服务力量。消息一经传出,教职工们积极报名响应,一支“尖兵”般的防疫服务志愿应急队应时而生。
志愿应急队的13名队员分别来自校内不同部门,既有行政党员干部,也有学院骨干教师。4月12日,志愿应急队成立当天,全体队员就打理好行装住进了校园,开始承担起校园防疫服务工作。
学生一日三餐的订餐、分餐和配送任务,复杂而繁琐;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种类多、基数大,仅16日一天,学校超市就回货一千余件,搬运工作落在了队员身上。队员们你背我扛,汗流浃背,待运送完毕,个个都累得直不起腰。
徐晓军在搬运过程中不慎磕破了膝盖,却一直坚持工作,伤口愈合了又裂开,但他始终战斗在工作岗位上。
叶建华虽已是花甲之年,但在工作中也处处主动争先,劲头不输年轻人。
医学院教师鲁昌盛患有严重的支气管炎,侯宏畅腹泻多天,也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每次服务工作都少不了他俩的身影。
思想素质过硬、能吃苦耐劳、服从大局,是每一位队员的特点。在负责人余伟兵和张华春的带领下,志愿应急队圆满地完成了学校布置的每一次防疫服务任务。
“学生在哪里,阵地就在哪里”
每日24小时在岗在线,“键对键”与学生“心连心”,密切掌握学生健康、思想动态,“点对点”给予支持帮助,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防护意识和必胜信心……我校的辅导员和参与值守老师们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用点点滴滴,一举一动,托起学生的信念和希望,守护着学生健康平安。
钟芝和老师今年2月份刚刚光荣退休,本应好好享受晚年生活的他,3月份又接受学校返聘,继续担任专职辅导员工作。疫情发生后,他主动申请参与校园防疫服务工作,随后就带上被褥住进学校,负责起了学生宿舍楼的外围值守工作。
一整栋楼,1000多名学生,每天的餐食、物资转运工作量都很大。特别是每天的生活垃圾常常堆满好几个垃圾桶,钟芝和老师不怕脏、不怕累,和其他老师一起,每天来来回回跑上许多遍,将垃圾一一转运到指定的垃圾箱中。
“为学生办实事,为学生服务,是我们辅导员应尽的职责。”钟芝和说。
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陈适和教师陶水根、刘磊也是在第一时间住进了校园,一顶帐篷、一张折叠单人床,成了他们的临时住所。他们一方面按照防疫要求从严、从快做好流调排查、隔离管控、核酸筛查,另一方面尽职尽责地守好卡口,劳心劳力地做好疫情防控协调、物资转运调配工作,保障学生的正常生活供应。
4月12日晚气温骤降,倒春寒的威力让许多人再次穿上了棉衣。狂风骤雨夜下,参与夜间值守驻扎在帐篷里的老师们很难睡上一个安稳觉。
“学生在哪里我们就在哪里。我们每天在这里陪着他们,让他们一低头就能看见我们,院长在这里、老师在这里,对他们也是一种鼓励。”陈适说。
从白天到黑夜,疫情不退,他们不退。从学校指令性工作的上传下达,到做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从收集统计学生亟待解决的困难和确需物资,到每天的一日三餐的饮食供应,小到一包榨菜、泡面,大到药品的供应、防疫物资的分发,每一件学生的事,在老师们的眼中都是大事。
老师们带来的温暖和风化雨,润物无声,老师们的行动坚定果敢,表现出的担当和勇气,为学生们树立起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心和决心。
青春“红马甲”在“疫”线闪光
疫情期间,网格化管理的校园里活跃着一支由青年志愿者们组成的防疫服务队,他们身穿“红马甲”,出现在同学们最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无论是同学们生病用药、短缺的生活用品,还是一日三餐的配送,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许多同学反映缺少必备生活用品,20级小学教育(理)专业的学生冉秀芹承担起了志愿服务工作,负责统计、协助采购、对账、分配全院学生的生活物资。物资采购、分配好后,再交由各宿舍负责人进行分发。
很快,肖思思、王家康、闵鹏、耿慧彬、黄天美、龙倩、陈若雪、陈永杰等一批学生纷纷加入,形成了一张校园志愿者服务网。
从4月13日晚开始,在老师们的组织下,学生志愿者们连续为信息工程学院的同学们进行了6次物资采购和分发,总金额高达两万多,解决了同学们的生活小麻烦。
疫情初期,由于订单量剧增,学校食堂人手不足,供餐及配送压力非常大。针对这一情况,20级小学教育(理)专业的丁倩、袁欣和马萃三位同学主动站出来,每晚统计同学们第二天的午餐与晚餐的预定数量,汇总后发给食堂。当盒饭送来后,这三位同学又与其他志愿者们一起负责搬运、分发等工作。
如此之大的工作量,无论多苦多累,他们都以微笑来面对。“疫情当前,有幸为同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很高兴!”志愿者们说。
疫情期间,教育管理学院宿管会成员刘睿同学负责安排协调学院各楼栋宿管会成员配合学校防疫服务工作,协助楼栋网格员老师组织同学们进行每日核酸检测,解决同学们的充电费、水卡等一系列生活问题。他说:“面对疫情,最可贵的正是大家能够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精神,守护校园我们义不容辞!”
“身穿红马甲,这不仅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荣耀。”教育管理学院宿管会成员杨蒙同学表示,能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是我们应有的担当。
谭显丽、牟萱、鲁依林、丁雯斐、牛云舒、赵艺……这些许许多多活跃在校园里为同学们服务的青年志愿者们,他们每天忙碌的身影和身上的“红马甲”就像一片流动的红色海洋,为校园增添了很多暖意。
越是风疾雨骤,越是考验责任;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见证担当。面对疫情,我校师生志愿者们以责任担当之勇,在各自岗位上全力以赴地做好疫情防控的每一项服务工作,燃烧起春风里的一抹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