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 返乡创业
记学校第十一届“春晖学子”、机械工程学院程必强
他是一名退役士兵,同时他也是一名从事菌菇种植行业的探路者。他是程必强,一名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他就是靠羊肚菌这一法宝一步步带领家乡人民脱贫,走上致富的道路。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在2020年9月退役后,程必强回到了家乡。他原本以为在这两年的时间家乡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走走看看后发现还是和以前一样,村里面看不到太多的年轻人。放眼望去,平整的土地上依旧是种植着一些传统农作物,甚至有些土地长期荒废在那里。因为服役时看到了新疆的戈壁滩上已经开始种植水稻,沙漠里维族老乡也靠着苹果、香梨发家致富。他想着:这大概就是我的一个机会吧,可以带领家乡人民致富的机会。
当时正值全国上下一盘棋,齐心协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由于他们村始终是以传统农业为主,村民在农闲时节基本上都会选择出门打工,村里面留下的大多都是老年人。退役时程必强了解到关于退役士兵回乡创业的新政策,同时结合村里劳动力人群的实际情况。通过向专家咨询,食用菌项目进入了他的视野。食用菌项目没有很大的劳动强度,不需要很高的初期投入,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村里面的闲置土地。于是他立马组建团队,前往云南等地实地考察,带回了羊肚菌和大球盖菇。并且在自己家乡,创立了当阳市宏耀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出师不利 卷土重来
在2021年初,程必强刚创业不久,正值春节,那段时间天气很好,较往年相比来说平均温度高了很多。最开始的时候他还很开心,心想着这温度很适合羊肚菌的生长,丝毫没有意识到大棚内的温度和室外的温度是完全不一样的。春节假期间,他一心想着与家人共度佳节,加之种植基地不在本村,便请了当地的一个农民帮忙照顾,过了三四天后再去基地时,发现由于棚内温度过高,已经出土的羊肚菌基本上全部停止生长,表面发黄,同时菌丝体刚形成的原基也全军覆没,算上成本、人工亏损了十五万左右。
痛定思痛,他开始了一系列改变和行动:改革管理制度,加强品质管控,自己亲自参与种殖,采摘以及销售环节,查找漏洞,自己亲自去大棚里面检查温度、湿度,联系购货商,考虑包装,运输问题,还要照顾周边村民的经济收入。
2022年初,又到了菌菇种殖的关键时节,这一次,程必强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各方面都小心谨慎。因为今年年初的温度较低,他每天跑到大棚查看温度、湿度,一直到三月初温度才开始回升,与此同时他改进种植技术,利用现代化机械,提前给大棚加装遮阳网。随着温度和湿度变化,将以前的漫灌改成了自动喷雾系统,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也便于进行管理。
菌菇的产量逐步提升,从每天产值几百块到后来的六七千。收获的巅峰时间,自己带着工人从凌晨四点钟打着手电就在大棚里开始采摘,然后清理、包装;一直忙到晚上十点多,虽然身体很累,但是看着这些付出心血后收获的劳动成果后就感觉值得了。
不断提升 继续奋进
经过两年的发展与壮大,已经有10余户周边农户加入他们合作社,2021年产值60万,他们出产的羊肚菌和大球盖菇已进入当阳市雅思、北山等大型超市,同时也注册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商标。
创业的同时,程必强意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过认真思考,他选择了考研,想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经过艰辛的备战,他顺利被武汉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录取,成为了一名准硕士研究生。回顾这一年的复习备考,他印象最深刻的当阳市的青创农场比赛。12月初团委下发通知,他的项目审核通过,需要制作路演时的PPT和讲稿,当时正是考研冲刺阶段,基本上全天的时间都在图书馆,只有晚上十点后才有时间准备。他就这样起早贪黑,“鏖战”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复赛选拔,顺利进入决赛。并最终在决赛中取得了当阳市青创农场的荣誉。
谈到过往的经历,程必强感慨道:“作为一名大学生,这一切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但是通过摸索,终究还是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业之路,本科即将毕业,通过部队和学校的锻炼,我相信自己能够直面困难和挫折,骄傲地喊出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不忘母校时时刻刻给予的谆谆教诲,继续努力奋进。”
他的创业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而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还在继续。过去无法重回,未来不可预测,我们唯有珍惜好现在生活的每一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遇到困难不退缩、不放弃,才能像程必强一样把自己的生活,甚至是家乡村民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