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薰风带暑来 凉阴满园笑颜开
一夜薰风带暑来 凉阴满园笑颜开
———我校教室空调安装记
五月底,济南气温已攀升至35℃,似火的骄阳炙烤着大地,而在我校教室里,师生们却倍感清爽。去年年底教室就已装好的空调,今夏迎来首个“上岗”期。习习凉风袭来,学生们获得感满满:“空调教室真凉快!”“这就是夏天学习最正确的打开方式!开心又专心!”
2021年6月,校长高树中在2021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许下承诺:“学校已经研究决定,明年所有的教室全部安装空调!”在当年无此项预算经费的情况下,学校创新工作方式,通过“走出去”拓展社会资源和筹资渠道,并把这项“任务”列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仅用半年时间,来自社会企业的捐赠形式敲定,两校区近200间教室年底就全部装上了空调。据悉,这项教学楼空调安装全覆盖工作,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高校的前列。
空调来了 学生乐了 课堂更“香”了“教室开空调了,我们早点去吧!”“天可真热,真想一步就跨进空调教室里!”五月的济南似乎一夜入夏,高温天已持续多日。走在学校的路上,总能听到同学们讨论教室装上空调的话语,还有不少同学按捺不住地把自己的“空调初体验”分享给其他人。
为给学校师生营造更加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学校在2021年下半年,利用寒暑假、周末等时间在191个教室安装了柜式空调,实现了教室、宿舍、餐厅“三点一线”的空调使用,让学生能够“清凉一夏”。
对比过去,装上空调后的教室给师生带来了一片清凉,也营造了不一样学习氛围。来自康复医学院2020级学生方婷说:“过去夏天的教室比较闷热,情绪也容易暴躁,很难集中精力学习。现在吹着空调学习,注意力、学习效率都提高了不少。感受到的不仅是凉爽,更有学校对我们满满的爱。”
这一变化,也让学校老师们感受到与以往不同的课堂气氛。“学校为教学一线考虑得很周到,也很细心。中医强调‘形神合一、形与神俱’理念,学生在神清气爽的环境下才能专心学习。以前每逢夏天授课,一个教室动辄上百名学生,屋里热人也躁,我们讲课都要放慢语速。现在课室很凉爽,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更高了,与老师互动也更加频繁,课堂气氛更加融洽,授课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在我校执教近30年的中医学院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主任魏凤琴教授也感受到了“空前”的清爽。
“承诺”不是口号 服务是来自心底的执念“给学生们装上空调,不仅仅是为了兑现学校承诺,更是要用实际行动,真正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作为调度空调资源的牵头部门负责人,财务处处长江海健如是说。
财政资金紧缩、校长郑重承诺、当年实现目标,学校“自我加压”装空调的强度可想而知:千佛山校区和长清校区两个校区共191个教室,20余个阶梯教室因面积较大需要装两台,总体安装费用对学校来说是笔不小的数目。主动思变找门路!学校决定发挥专业院校优势,创新筹资渠道,“走出去”广纳社会资源,以期拓展更多校企合作形式,实现互利共赢。
去年7月,顶着炎炎酷暑,财务处牵头走访多家企业,经过多次交流与协商,最终敲定空调捐赠的社会企业并签约,开始紧张而有序的安装工作。为了不影响学生正常上课,学校利用寒暑假和周末时间,分五个批次进行安装。
空调安装工作并非一蹴而就。两个校区情况不同,尤其是千佛山校区是老校区,需要协调诸如进校园登记、变压器增容、线路改造、安全施工等方方面面的工作。财务处、网络信息中心、后勤管理处等部门通力合作,具体对接人全程陪同,力求保质保量地将每一台空调安装落到实处。周末遇到学生上课的情况,安装工作只能“插空”开展,早上八点前完成空调管道打孔、中午12点将空调运至教室安装,一个小时内完成所有安装并调试完毕。安装工作也得到同学们的积极配合,不少在教室备考的学生看到后,都会开心地配合工作人员整理教室设备,为安装工作节省下不少时间。
教室实现空调全覆盖,是学校聚焦解决师生“急难愁盼”问题、建设幸福校园的一部分,更是学校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的缩影。而服务前置已成为我校心系师生、提质增效的“潜在意识”。伴随鲁澳中医药产业研究院、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科教融合实践基地、健康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大项目建设,学校已提前与意向企业就项目的硬件设施配套支持工作达成初步共识。
一直以来,学校时刻把学生冷暖安危放在心上。校党委书记武继彪强调:“要紧密结合师生需求,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丰富师生员工文化生活、深化学校服务改革等方面,不断提升师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为建设国内一流中医药大学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