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艳秋在联赛中

王霜在联赛中

初创的江大女足在校园训练
在2月6日晚的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中国队于0:2落后的情况下,上演逆转绝杀奇迹,追回并反超比分,最终以3:2的成绩战胜韩国队,时隔16年后第9次摘得亚洲杯桂冠。此次夺冠的阵容中,有5人来自武汉车谷江大女足———她们是王霜、朱钰、姚伟、马君和刘艳秋。算上此前的李冬花、岳敏、甘小曼、黄琼、吕悦云、秦曼曼、肖静芳等多名国脚,江大女足这支以高校为主体的球队已先后培养出多名“国字号”球员,俨然成为女足国家队的“黄埔军校”。作为国内首支以大学生为主导,具备国际联赛资格的女足俱乐部,“摸着石头过河”的江大女足走过了二十余年,“江大模式”终于在坚守中被时光打磨得熠熠生辉。而这所高校一系列具有更广泛适用性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也引起越来越多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21年坚守锻造出国家队的“黄埔军校”
在2022年的亚洲杯上,武汉车谷江大女足的5名队员表现极为出色。“亚洲足球小姐”王霜在半决赛中虽因伤没能上场,但在此前的三场比赛中,她踢进5球、助攻3次,逼迫对手制造一记乌龙,为球队晋级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朱钰、姚伟等队员交上的答卷同样精彩。朱钰在与日本队的点球大战中扑出了对方两记点球,在和韩国队比赛的最后时刻更是多次上演
“不可能扑救”。司职边后卫的姚伟为稳固我方防线也一直在全力拼搏……最终,中国女足在第93分钟以一记绝杀破门入网,锁定胜局。
“夺冠后我手机一直在响,全国各地打来的祝贺电话络绎不绝,真的是很开心。”我校体育学院副院长蒋国勤兴奋地说。作为学校与女足姑娘们接触较多的老师,他时刻关注着赛事,也分享着她们的喜悦。
据蒋国勤介绍,武汉车谷江大女足俱乐部是以江汉大学为主体,结合社会力量,在武汉市政府和湖北省教育厅的关心支持下,于2001年成立的。队员主要来自江汉大学在籍全日制大学生,是全国最早也是唯一一支以高校为主体的女足俱乐部。
21年来,江大女足姑娘们南征北战,硕果累累,成为武汉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2005年10月,在江大女足成立4年的时候,她们就代表湖北省参加了第十届全运会,并获得女足比赛第八名,创下了湖北省成年女子足球比赛历史上的最好成绩;
2015年,这支队伍开始征战中国足协女子足球甲级联赛;
2017年9月,她们又代表湖北省参加了第13届全运会女足比赛,获得第5名,再创湖北省成年女足比赛最好成绩;
2017年10月,江大女足夺得中国女子足球甲级联赛冠军,提前一轮冲超成功,并在2018年中超联赛取得佳绩;
2020年和2021年,她们又在中国足球协会女子超级联赛中取得两连冠!
此次王霜、朱钰、姚伟、马君、刘艳秋5名队员征战亚洲杯,为中国女足夺冠贡献了武汉力量。
6日夺冠后,江汉大学沸腾了。师生们不仅为女足姑娘点赞,还纷纷在朋友圈写下她们往日在校园里的故事,表达祝福,激励自己向她们学习。
蒋国勤告诉记者,2017年朱钰加入武汉江大女足,在球队和学校成长了很多,“朱钰成熟了很多,我们看着她一步步成长起来。她真的十分冷静,很适合做守门员。”同时,他还点赞到姚伟的表现,称赞她是很有实力的球员。“我对她们五个很有信心的。比赛过程中的确一度有些焦灼,尤其是被罚了点球0:2落后,但女足姑娘们没有放弃,正是这种拼搏的精神使他们赢得了胜利。”
拼搏进取、永不言弃,正是这种精神,21年来让江大女足经风历雨,始终坚守,为国家女足输送多名国脚,成为名符其实的“黄埔军校”,并最终在时光的打磨下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上场能战下场能学的“全能型选手”
联赛中,她们是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校园里,她们是勤奋好学的大学女生。此次征战亚洲杯的国家队阵容里,姚伟和刘艳秋是江汉大学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校友,朱钰是江大体育学院2018级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
蒋国勤告诉记者,江大女足的姑娘们不只要踢好球,也要做好一名学生,这是江汉大学长期以来坚持体教结合,高质量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
此次亚洲杯上获得最佳守门员的朱钰就是比赛、学习两不误的典型。
朱钰2017年加入江大女足俱乐部,2018年考入我校,并在2020和2021的赛季中作为主力门将,两度夺得女超冠军。
今年大四的她即将迎来毕业季,出国比赛前,她也常常是一结束训练就从汉口赶回学校来学习。
蒋国勤说,上学期末朱钰一踢完女超联赛就马上联系他请教毕业论文的事。“我们的女足姑娘就是这样,该踢球的时候踢球,该学习的时候也毫不含糊。她的论文也是关于足球的。”
在球场上素有“大心脏”之称的姚伟在采访中坦言,相较于比赛还是考试前的复习更让她“紧张”,经常要温习到半夜。所幸功夫不负有心人,她不仅通过了所有考试,还因各方面表现突出,获得了学校最高荣誉“校长奖学金”。
学校也全方位关心支持着女足姑娘们的成长。不仅积极搭建平台,通过专业训练提升球员们的竞技水平,也同样重视专业教学,致力于提高她们的综合素养。
刘艳秋在江大求学期间就入了党,各方面表现优异。在“感动江大”颁奖典礼的领奖台上,刘艳秋表示,如果有一天踢不动了,希望留在武汉当一名体育老师,为母校争光,为自己热爱的足球事业培养人才。
“是江大给了我无限的动力和勇气,感谢老师在困难时给我的帮助。江大给了我最美的4年青春。”
打造高水平城市大学的“江大模式”
从学生成长为职业运动员,江大女足队员们一路拼搏进取,在各项大赛中屡屡摘金夺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随着此次亚洲杯夺冠,江大的人才培养模式也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大家都想知道,这所今天被誉为女足国家队“黄埔军校”的大学,成功的秘诀在哪里?
成绩的取得,并非一朝一夕。
早在2018年,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改革办督导组的相关领导同志就莅临江汉大学调研。在详细了解了江大女足的日常训练、专业学习以及今后发展等方面的情况后,督导组高度肯定了“学校—企业—足协”的联合办队模式。他们对江大在女足发展历程上作出的不懈努力给予了高度赞许,并希望学校充分依托人才优势和智力资源,大力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和探索,将女足“江大模式”的经验理论化、成果化,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氛围,为国家足球改革发展作出新贡献。
多年来,我校以女足为代表,不断探索丰富校园足球“江大模式”的实质内涵,打造具有更广泛适用性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作为全国第一支以高校为主体组建的女足俱乐部,经过20年风雨淬炼,从“学生军”到女超联赛新军,再到两度蝉联女超联赛冠军的“豪门”,江大的学子们也从未名山下的球场一步步扬威世界杯、奥运会、亚洲杯的国际顶级赛事。学校除女足外还培养了梁秋萍、苏贵北、蓝宇雯、李博、邹万豪、孙飞翔、刘明瑚等一大批高水平运动员。
江大女足不仅是一支球队,更是学校在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征程中探索人才培养“江大模式”的最好缩影。
学校不仅设置有公共体育课程、兴趣社团、校内联赛,积极开展公共体育运动,帮助更多师生树立终生体育的观念,还积极搭建平台,与武汉市体育局合作,尝试建设后备人才培养基地。
江大女足不仅在职业俱乐部联赛中捷报频传,扬威海外,在学生校队层面也屡获佳绩,曾代表湖北省出战全运会。
“亚洲足球小姐”王霜深情回忆儿时在江大操场踢球的情景并表示,正是这些点滴成就了自己对足球和故乡最深挚的情感。
在女足出征2022年的亚洲杯前,体育学院2020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王智峰首次入选了男子足球国家队集训大名单。
“江大模式”多点开花,“女足精神”鼓舞斗志,为学校2022年的新征程击鼓催征、奋楫扬帆,激励着江大人为建设高水平城市大学踔厉奋发、笃行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