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是中华文化之根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这些在巍巍华夏史上开天辟地,缔造过无数文化瑰宝的先帝和将军们,都有着可歌可泣的家国情怀,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汉地虎视眈眈,为保护中原人民不受亡国奴的屈辱,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牺牲再大,流血再多,为守护中原人民的尊严和自由,也在所不惜。
他们中间,有“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飞将军李广;有“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的巾帼英雄花木兰;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的爱国将领岳飞;更有写下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诗人文天祥,他们是在民族遭受异族侵略,国家处在亡国灭种边缘时,穿上铠甲,握紧宝剑,最后战死沙场,留下这些令后人广泛赞誉的千古名句。他们无一不是拥有伟大家国情怀的英雄儿女,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他们选择了挺身而出,虽千万人,吾往矣。
近代以来,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等再次将中华民族推向了亡国灭种的边缘,一个诞生于嘉兴南湖红船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开始了伟大的复兴之路。
南昌起义,攻击南昌城的一声炮响敲响了封建军阀的丧钟,十年内战中,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在衣食无靠、弹尽粮绝的绝境下仍屹立不倒,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信念———永远跟党走,一定能胜利。
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开展的艰苦卓绝的敌后游击战争将日本帝国主义淹没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面。在这场全民族同仇敌忾、一致对外、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杨靖宇将军、左权将军等近两百名将星陨落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慷慨赴死,英勇就义,因为他们相信———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先后有两千多万的党员战士倒在了黎明前夜,但共同成就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他们是一群拥有伟大家国情怀的英雄儿女,民族危难,国家濒亡,他们选择了用胸膛迎接子弹,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巍然不动。
中华民族,浩浩荡荡,如东海上的航船,漂泊五千载,它载着所有炎黄子孙的梦想,向雄伟的复兴大业驶去,风雨无阻,披荆斩棘,终于来到21世纪的今天。
2021年,我们在光刻机、芯片、航空航天领域仍然遭受西方围堵制裁,国内外的新冠肺炎疫情仍旧十分严重。在这双重打击下,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作为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和铁路人,理应继承先辈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讲到,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国情怀,不仅是在保家卫国的战场上流血牺牲,更是在建设祖国推动社会进步的事业上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国家国家,先有国,再有家,没有国这个大家哪来的自己的小家。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青年一代负起责任,才能缔造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