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环境中,已无法想象战事火烧眉睫的紧迫,更无法想象如果历史换一个轨迹擦过,今天的我们会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今日之安逸,全是先辈以血肉铸成。

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打造的电影《长津湖》于2021年9月30日在国内上映。片中故事发生在1950年的冬天,中国人民志愿军以“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这场伟大胜利振奋了民族精神,提振了民族自信,也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

历史上的长津湖战役是一场非常惨烈的战役,在全歼北极熊团的战斗中就伤亡及非战斗减员1万多人,全军冻伤据说高达22%。影片并没有全景式的反映战斗全貌,而是从一支连队护送电台及译电员到朝鲜志愿军指挥部作为故事正式的开始,选取歼灭北极熊团的战斗作为高潮,以点窥面,用连队反映全军,用局部映照全局,艺术地再现了意志与钢铁洪流的较量。

《长津湖》让我们感慨如斯,因为它拍摄的不是一战、二战那些远离我们的战场,而是我们熟悉的面孔,一个个还和我们一样风华正茂的中国小伙,他来自浙江,他来自山东,他的父亲母亲打渔为生,他想念着上海家里的囡囡,他操着一口东北腔,他至死还唱着《沂蒙山小调》。七连只是长津湖战役中一支队伍的缩影,实际是众多部队联合作战,缺一不可,才成就了“陆战队历史上最为艰辛的磨难”。

来谈谈影片的人物塑造。影片《长津湖》没用单纯扁平的人物塑造。伍千里并不是一个刻板的连长,不同场景,面对不同的人物,都透露着这位连长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富于感情的人,又是一名出色的指挥官。伍万里在塑造上也很丰满。一开始是一个顽皮的娃,只会拿石头打向他老爸告状的那位捕鱼人。初次战斗拿着刺刀瑟瑟发抖,不敢杀死敌人。在经历了生死关头的阵痛之后,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士兵。美军史密斯师长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同时,他不顾严寒和危险,亲自侦察拍照;下隅里撤退时,将自己的直升飞机用于先行运送伤员;撤退途中,向冻死的志愿军战士遗体敬礼,这些都体现了一部分美国军人的职业素养。

影片是历史战争剧情片,不是战争纪实片。影片对于历史应该是做过艺术处理的。真实的战斗肯定是更加残酷,影片也不可能把所有细节面面俱到,而是由局部映照全局,由点窥面。影片生动表现了长津湖战役志愿军面临的困难,美军火力的猛烈,机动力的迅速。在这一点上艺术真实和现实真实是交叉的,然而在总体层面并不是完全照搬历史,而是在艺术维度上诠释了历史。

战争残酷,所有的胜利都来之不易,战场上英雄们的奋勇和牺牲,是为了下一代人能生活在和平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