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导盲犬创制“身份证” 给证照鉴伪装上“显微镜”

两项技术创新接续助力“两个奥运”


本报讯(记者汪伟颋 粟晓丽)3月4日至 13 日举办的北京冬残奥会上,一群可爱的“汪汪志愿者”备受瞩目,它们就是视障运动员的亲密搭档——导盲犬。虽然它们口不能言,但它们所佩戴的金属圆牌“身份证”,却能快速、完整、精准地“说出”其身份信息。这个“身份证”,就是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国家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尤新革教授团队的一项技术创新——“一物一码”防伪追溯技术。

“一物一码”防伪追溯技术利用多码结合的形式组成追溯防伪凭证,每个追溯码对应着一个唯一且无重复的数字身份,具有一物一证、一证一密、随机生成、相互绑定、不可复制的特点。

本届冬残奥会上的一批导盲犬首次佩戴了印有防伪追溯二维码的金属圆牌。这个二维码链接的追溯系统,详细记载了导盲犬的血脉、年龄、受训以及服役经历等十几项详尽信息,为视障运动员提供了活动便利。

据悉,该项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出版、汽配、食品、建材等多个行业,未来还将为残疾人和适老化科技辅具智能产品等建立诚信体系提供新的路径。

除了为导盲犬创制“身份证”,尤新革教授团队的另一项技术创新——证照鉴伪阅读仪,在冬奥会期间就已经应用于大兴国际机场和首都国际机场的自助安检通道,成为证照鉴伪的“显微镜”,为海外运动员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安检服务。

“从前证照鉴伪仪主要依赖进口,售价很高。现在我们自己研发出来了,价格低,性能优。”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尤新革教授团队成功研制出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体系的证照鉴伪阅读仪。

目前国内机场大多采用美国3M等国外安检设备。此类设备需辅以人工识读,鉴伪效率较低。而尤新革教授团队研发的证照鉴伪阅读仪采集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等多种光谱下的防伪特征,仪器配套软件可智能识别证照上的关键防伪信息,自动判断证照真伪,大幅度提高了鉴伪效率。

据悉,早在冬奥会之前,该仪器已应用于国内数十个机场。尤新革满怀信心地说:“希望未来全国所有的机场,都能用上我们自己产的证照鉴伪仪,更好地守护我们国家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