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创新,构建“一书一剧一团”纺大思政教育模式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用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我们善用社会大课堂、讲好“大思政课”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指引。

近年来,学校党委着眼铸魂育人,积极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聚焦讲好“大思政课”,汇编师生抗疫故事、党员故事、育人故事,利用全媒体矩阵推广宣传,在全校范围内构建起“一书一剧一团”的”大思政课”教育模式,为讲好“大思政课”提供了“纺大样板”。“一本书”,即:以纺大《战疫故事》《听他们说——党员故事汇编》为代表的系列红色思政读本;“一部剧”,即:以《纺大·战“疫”记忆》红色沙画广播剧、“百生讲百年”系列短视频为代表的红色宣传片;“一个团”,即:以战疫故事宣讲团、党的故事纺大说宣讲团为代表的系列主题红色宣讲团。

擦亮“红”的底色,以文化人厚植家国情怀

讲好“大思政课”,就要擦亮红色底色,坚持以文化人厚植家国情怀。武汉纺织大学立足现实基础,挖掘红色资源,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为出发点,深入挖掘师生身边感人的抗疫故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教育汇编身边党员故事。近两年,学校先后推出了《纺大战疫故事》、《听他们说——党员故事汇编》等系列出版物,共计为全校师生下发3000余册思想政治教育读本,并将该系列读本列入党课、团课必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制作了《纺大·战“疫”记忆》沙画广播剧、举行《纺大战疫故事》有声书发布会,在中纺联职工思政年会和湖北省高校战疫故事现场集中调研会上公开推送相关作品,“战疫”系列访谈获评湖北省高校校报好新闻一等奖等荣誉。在去年建党100周年里,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在全校学生中选拔100名优秀00后学生,以青春视角讲述红色党史,拍摄制作了100集《青春信仰——百名大学生讲党史》,打造青春时尚版的党史课程。“百生讲百年”系列短视频利用新媒体、短视频传播优势,全方位地宣传推广红色故事,被列为全校师生党史学习教育的视频教材,受到各大媒体广泛关注。此外,学校还先后组建了纺大战疫故事宣讲团、党的故事纺大说宣讲团,邀请师生上台讲述自己的亲身感受;举办庆祝建党百年专题图片展,邀请马院党史专家为师生解读党史校史,组织全校师生参观并就地开展红色系列党课。

用好“活”的现实,以德育人践行纺大精神

讲好“大思政课”,就要用好“活”的现实,把身边发生的感人战疫故事、党员故事作为生动的“活教材”,用客观事实和鲜活案例讲好纺大故事、中国故事,让师生从中真正感受到党的伟大和制度的优越性。《纺大战疫故事》一书,收录了来自39个二级单位的200多篇故事,这些都是纺大战疫过程中涌现出的师生典型身上发生的真实故事;《听他们说——党员故事汇编》收录了来自全校师生230多篇感人故事,里面既有“腿上留下美丽‘奖章’的最美网格员”,又有“打着石膏也要坚持上课”的师德模范,还有“从‘干沙滩’变成‘金沙滩’”的扶贫故事;《纺大·战“疫”记忆》沙画广播剧以一只口罩的视角,用沙画广播剧形式将武汉纺织大学专家学者紧急担纲纺织技术攻关、各校友企业24小时不停歇生产防疫物资、学校迅速筹备康复驿站、师生上好网课的同时争做抗疫一线志愿者等故事串在一起,把大家带回了抗疫形势严峻却又人人奉献微光的时期......这些故事大多采用第一人称讲述,用白描手法、平实的语言讲述个人战疫过程中的真实经历,感情真诚质朴,选取某个动人细节、难忘场景、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或个人的真实感受作故事标题,增强画面感,令人感动的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对“自强不息 经天纬地”纺大精神的价值认同。这些先进榜样看得见、摸得着、学得来,既不是以往高大全的典型,也不是离师生实际生活很远的英雄故事,是切实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平凡人身上发生的不平凡的事,可信可感可学。

突出“大”的特点,以人为本构筑“大思政”工作格局

讲好“大思政课”,就要突出“大”的特点,要立足大时代,构建大格局,做好大融合。学校特别注重选取了有声书、沙画广播剧、宣讲团、现场展示等多样化的形式,在内容上囊括了战疫、抗洪、扶贫等与现实生活同频共振、容易引起师生共鸣的时代关键词,在对象上涵盖了在校师生、校友团体及师生身边的党员,通过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故事展示,有效地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联动起来,形成同频共振的育人合力。通过扫描二维码听取战疫故事有声书、校内外媒体广泛推介《纺大·战“疫”记忆》沙画广播剧、线上直播“党的故事纺大说”主题展示宣讲活动等形式,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融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通过征集故事、组织宣讲、集中展示,引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访国情、访民情、访社情,进乡村、进企业、进社区,打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之间的“连接神经”。

今年学校党委出台了“大思政”工作体系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大思政”框架下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创新,从打造“大思政”工作队伍,完善“大思政”工作机制,夯实“大思政”工作平台,创建“大思政”工作成果四个方面着力,力求形成上下互通、左右联动、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保证学校始终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今年我们组织开展“育人故事”系列活动,形成“纺大故事”三部曲,通过《育人创新案例》集、《听他们说-纺大育人故事》思政读本,举办育人故事分享会等途径,营造浓厚育人氛围,选树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典型。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学术实力强、育人环境美、文化氛围浓、师生认可高、社会声誉好”的“美好纺大”愿景和“一二三四五六七”的发展思路,我们要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把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转化为建设美好纺大的实际行动,全体纺大师生要以“拼”的状态、“抢”的劲头、“实”的作风,共绘新愿景,开启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