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扬团结和斗争精神 在努力奋斗中学思践悟

10月27日上午的武汉纺织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会中,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罗锦银对于二十大报告分享了学习心得。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三个务必”、“五条必由之路”“三个历史性胜利”、“五项重大原则”中都明确谈到了“团结”“斗争”,在整个报告中“团结”“斗争”都分别出现了22次。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斗争”出现了22次,比如在三个“务必”中第三个“务必”就是“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五项“重要原则”中第五项就是“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我们光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人恩赐的,而是通过不断斗争得到的。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作为新时代十年的战略性举措、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之一,并对新时代新征程党的自我革命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告诫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自我革命就是一种斗争,就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团结”也出现了22次,无论是报告的标题,还是大会的主题,都讲到了“团结奋斗”,在报告最后更是突出强调“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回首百年,无论是白手起家“建设一个新世界”,还是勒紧裤腰带研制“两弹一星”;无论是建三峡、修高铁、办奥运,还是实现“神舟”飞天、“嫦娥”探月、“蛟龙”入海;无论是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浪,我们党始终能够激发出全国各族人民“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之力,带领人民书写出“人心齐,泰山移”的动人篇章。总书记深刻指出:“一百年来,党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团结奋斗的结果,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新的宏伟蓝图,在这场新的长征中,我们依然要依靠团结奋斗,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显著的精神标识”、“党的自我革命就是一种斗争,就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围绕“斗争精神”和“团结奋斗”,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充分发扬团结和斗争精神,在学思践悟中加快建设“美好纺大”。

团结与斗争,是“和而不同”“同而求和”的对立统一,既不是没有原则的“和”,也不是一团和气的“和”。也不是你好我好不管学校好不好的“和”,更不是爱惜“羽毛”而不利事业发展的“和”,而是在斗争和伟大的事业中求最大的“同心圆”“公约数”的“同”,是敢于与自己斗争的“同”,是敢抓敢管敢严的“同”,是敢坚持原则弘扬正气的“同”,是敢为事业发展去竞去争去拼的“同”。

团结与斗争是我们党的精神标识和最大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人是追求意义的“动物”,人是要有精神追求的,党员干部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领导干部是学校关键的少数,是要保证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保证学校健康快速发展,保证广大师生安居乐业的,党员干部不仅是有权、有资源,更要有责任和担当,既要有做好事的自觉和能力,也要有做大事难事的担当与奉献,心中要有“国之大者”、校之要事、师生之关切、我之作为,要做局中人,把自己摆进去,不能做“看客”和“说客”,要坚定信心、同心同德,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