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幺蛾子”的留美博士回母校任教

  “相比喊我刘博士,我更愿意大家喊我校友。”2019 年,31 岁的刘磊磊在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放弃农科院、省属和部属高校的橄榄枝,回到阔别 7年的母校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任教。刘磊磊说:“现在看,我的选择很对,这两年我先后拿下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未来还要和母校共同进步。”

  2008 年,刘磊磊从湖北孝感的一个小县城考入我校,班级学习委员、系学生会组织部部长、晨光书画社社员……刘磊磊充满了干劲。在校期间,他先后获得“三好学生”、高校联谊书法巡回展硬笔组二等奖、“风华学子”奖学金一、二等奖、“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本科毕业后,刘磊磊先后在贵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攻读动物学硕士、博士学位。在此期间,刘磊磊的科研工作和“幺蛾子”杠上了,他研究对象主要为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和草地贪夜蛾等农业害虫,取得了一系列实用成果。

  7 年深造路上,母校仍是他内心最深的牵挂。“是武生院让我找到了目标和希望,让我有了无尽的勇气。在我迈出母校、追寻更广阔的天空时,最初的起点成为了我的梦想。”2019 年 7月,拿到博士毕业证书的刘磊磊第一时间向母校投递简历。

  回校后,刘磊磊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毅教授、谢立兰教授等学校专家的指导下,先后获批了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

  2020 年 7 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根据学校党委关于基层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要求,以生物技术与生物化学教研室为单位设置党支部,并按照“双带头人”的要求,推选刘磊磊担任党支部书记。刘磊磊说:“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年轻人就要在工作中磨炼本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