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佳燕: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曹佳艳: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曹佳燕,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师,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优秀指导老师,武汉市教育系统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
提起机械设计与制造,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小时候想要拆开的那块机械手表?爷爷那辆骑了很多年的二八自行车?古老、油腻的车床还是清一色的男生……看到曹老师和她的工作室,你脑海里的一切想法可能都会被推翻,不是只有男孩才有“机甲梦”,女生也能在这个领域创造奇迹。
眼前的曹老师梨涡浅笑,裙摆飞扬,很难将她与工科、机械联系起来,作为一名90后教师,她的出场无疑给了自己一个富有个性的开局。
打破格局“wow创新人才孵化站”成绩亮眼
在教育教学上,90后老师似乎更容易贴近学生,他们刷B站、逛知乎、拍视频,几乎和学生有着同步的认知,在话题交流上没有任何障碍。曹佳燕老师也一样,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她推陈出新,敢想敢做,率先提出“导师导生制的人才孵化站”计划,在院系领导的支持下,创立了“WOW人才孵化站”。采用导师制、导生制、顾问制等机制,将专业指导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将学习做人道理与学习做事方法相结合、将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将竞赛与创业相结合,以兴趣为基础,以应用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选拔优秀的学生经过培训后参与团队工作,努力造就一批制造领域优秀人才,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2018年成立以来,在她的带动下,团队先后获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外观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项。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家级、省市级奖项37项,特别是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中,团队项目“水到药成智能配药机器人”获得省赛金奖,国赛铜奖。
亦师亦友 用青春点燃学生求学热情
在学生蒋文晓眼里,曹佳燕打破了她对大学老师的一贯印象,她曾无数次想象进入大学后遇到的老师会多严肃、古板……可与曹老师的第一次见面,便让她惊叹:原来大学老师可以这么不一样!年轻、漂亮、亲切、幽默,工作中能精准指导学生的问题,生活中能细心发现学生的困顿。
2021年7月,团队正全力备赛互联网+国赛时,蒋文晓因家庭原因,遗憾提出无法参加暑期备赛。得知其家庭的困难后,曹老师当即决定资助她完成学业,这一举动也得到了她的同事加好友田蔓老师的支持,二人决定资助蒋文晓直到其完成学业(包括专升本后的生活费)。这让蒋文晓及家人感动不已,以更刻苦的学习、更奋力地拼搏回报老师的爱,不仅成绩名列前茅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还获得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三等奖、中美创客大赛三等奖等。
带队4年,她坚持每周例会制度,除了总结和布置工作之外,更注重跟同学交流谈心,尽可能多给他们关爱。新冠肺炎疫情凶猛袭来时,她化身“主播”,线上与团队交流,授课、解惑、心理疏导;武汉解封后,她又充当起“快递员”,一趟趟为团队成员寄资料、寄衣服;她会在团队成员生日时偷偷送上惊喜,也会在他们遇到情感的困惑时给予良好建议;冬至了,她带大家一起包饺子、玩桌游,年终了,她组织茶话会,互换礼物、抽奖……在当好他们老师的同时,也走进他们的内心,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点燃他们的热情,引导他们更好地成长。
文理双修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曹老师也并非一开始就“玩机械”,本科阶段,读得产品设计,研究生才转投机械。在她看来,专业本身并没有男女之分,因为她深知设计好一个产品必须要懂得内部构造和原理,所以在继续求学时选择了机械类,完善知识结构。至于当老师,她说:“因为热爱,我才选择这个职业,因为热爱,我才愿意无条件的付出,我很享受跟学生在一起的时光,那让我永远年轻!”
她的热爱也热烈感染着身边的人。
被问及曹老师生活中有什么爱好,机电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陈淑花说:“爱好?她的爱好就是加班,妥妥的拼命三娘,不是谁都能在一年内拿到两个国家级项目,也不是谁都能拖着行李箱在学校招待所加班做设计。”这一点也得到了她的好友田蔓的肯定:“别看她性格温柔随和,但她从不怕苦和累,搬过设备抗过铁,做事很坚定执着,面对任何困难,都笑着迎上去。在学生眼她是可爱的好战友。”
厚植情怀 兼顾诗和远方
去年7月1日,机电工程学院百名师生制作的百枚纪念章“出炉”,被众多媒体报道,还在辛亥革命博物馆展出。古田会议、延安保卫战、七千人大会、神舟九号飞天、港珠澳大桥建成……他们将百年党史故事刻在了一枚枚直径44毫米的纪念章上,背面是数控精准加工的二维码,通过扫描即可看到师生们录制的党史故事解说视频。这是禹诚老师带领曹佳燕等老师在课程思政与实训课程上的生动结合,曹老师带领她的WOW团队成员,苦熬一个多月,参与了其中15枚印章的制作,他们运用专业技术,将党史故事“幻化”为红船、建筑、火炬、旗帜等图案,向建党百年献礼,成员们在不断的修改、打磨中,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厚植了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