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记者团
打小,我就羡慕那些能够写出优美文章和在镜头前落落大方的记者,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没能进入喜爱的新闻专业。
于是,在刚踏入大学时我便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黑河的冬天漫长而寒冷,在祖国的最北端,入冬的脚步,总是要比其他地方快一些。可是每每回想起在记者团的那些日子,心里却总是暖暖的。那时,学姐手把手教给我方正飞腾的基础操作,怎样排版更美观大方,怎样处理报纸边角的每一处细节。从一根分割线、一处字间距,到选图处理、版面设计,都要根据内容、版面精心编排。这份细致的工作不容丝毫马虎,虽然有时会很累,但是看到自己编辑排版的报纸印刷出来,心里不知有多兴奋。夜晚,明德楼校报编辑部的一扇偏窗,总是透出大家选稿、编辑、校稿、报纸排版时的忙碌身影。忙完后,走在归寝的路上,路灯拖着我的影子,我提着电脑包,开心地踩着酥松柔软的洁白雪地,嘎吱嘎吱……
后来,我来到了吉大。一次偶然,我看到了校报研究生记者团的补录信息,便毫不犹豫填写了申请表与个人简历,幸运地通过面试后,就开始了我做研究生记者的这些日子。
与大学时主要负责的 “后方”工作不太一样,我开始走向采访一线,所以格外珍惜每一次外采锻炼的机会,也在心里暗暗立志要尽力讲好每一个故事,写出更有温度、有深度、有品质的报道。在这里,我认识了更多优秀的人,也深知自身新闻专业知识的欠缺,于是在工作中处处留心,观察、学习老师和伙伴们的工作方法,日积月累,收获颇多。
“七分采,三分写。”因为经验不足,我总是担心没有做好采前功课而影响采访进程,在采访前大量搜集资料,细细整理汇总,生怕遗漏了哪一个可以深挖下去的新闻点。
“好作品是磨出来的。”初稿成型后,指导老师会不厌其烦地让我注意每个标点,每个用词,每处表达,一遍遍修改,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直到最终磨出一篇合格的稿件。在不断的改稿和大量的文字校对工作后,我的写作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转眼间,一年半的研究生生活匆匆而过,我也已经在校报研究生记者团工作了近10个月。从前,我算是一个比较内向和慢热的人,但经过这些日子的锻炼,我开始 “豁得出去”了,在面对“大场面”时不再是一味逃避与慌乱,面临突发事件时会试着迅速冷静下来,去寻求适合的解决对策,慢慢地,竟然也可以在采访任务中独当一面了。
立足校园,一次次采访,一次次编辑,让我对吉大越来越了解,也越来越热爱。翻阅一张张校报,一个个闪耀的名字,一段段让人热泪盈眶的故事,仿佛触摸到了学校一路发展的历史轨迹。在文字编辑工作中,老校长吕振羽、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等一众老吉大人的风采,让我心存感动与骄傲;在校园采访工作中,从坚守平凡岗位的后勤集团、保卫处,到吉林大学 “十佳研究生”、科技扶贫的于银辉教授,我见证了他们在各自领域的付出与成绩。这些特殊的经历让我从初到吉大的陌生、无所适从,竟多出了几分家的归属感,再到心中有了浓厚的吉大情结。
从 《大学生报》 《黑河学院报》到《吉林大学报》,心底的热爱一直支撑着我前行。校报是一份报纸,也是一种情怀。它,见证学校风华岁月,积淀校园文化底蕴,其中倾注了一代代师生的心血与汗水。而在这一方小天地,我也可以实现自身的小小价值。每当在报上看到自己的署名时,欣喜之余我感受到更多的是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是作为学生记者那份特殊的荣誉感和使命感。
此刻,坐在安静的研究生记者办公室,窗外又是一片白雪茫茫。闭眼静思,往事历历在目:第一次纳新时的期待,第一次领到学生记者证时的激动,第一次接到采访任务时的手足无措,第一次站在台上演讲时的紧张。还有为写好一篇稿子,夜深人静时小心翼翼地敲击键盘,唯恐惊扰了室友休息;为保证报纸质量,埋头认真严谨地一遍遍校对,尽力避免其中出现错别字……在记者团的日子,老师们耐心地给予指导与帮助,小伙伴们彼此鼓励、一同进步,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
时光静静流淌,校报大家庭也将不断送走一届又一届的老成员,迎来一届又一届的小萌新,继续与校报共担当、同成长,书写新的吉大故事。不久前,我和大学生通讯社的学弟学妹们见了一面,大家像一家人一样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新颖有趣的想法、创意在头脑风暴中不断迸发出来。恍惚中,我仿佛看到了当初的自己,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带着青涩和懵懂来到大学生记者团,如今也将要满载着收获和梦想重新起航。
何其有幸,能与校报相遇。我想,即使我以后不从事新闻采访或编辑的相关工作,在记者团的这些日子也是我学生时代最充实丰富、绚丽多彩的日子,是我人生中一段珍贵的回忆,一笔宝贵的财富!
(作者系文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