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娟妈妈”说:教学是我一辈子热爱的事儿
——记我校优秀共产党员 历史文化学院 李慧娟

(右一为李慧娟老师)
李慧娟,女,汉族,中共党员,历史文化学院教授。2015年被评为长春师范大学“师德标兵”,2016年被评为课堂教学质量“优秀”等级,2017—2019连续三年获评全国高师院校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2017、2021年被评为我校优秀共产党员。
教书育人,甘当人梯,是教师的任务,也是教师的品格。在长春师范大学有这样一位老师,同学们会亲切地称她为“慧娟妈妈”。学生在遇到学习上的困难时,她会耐心地指导;学生在遇到生活上的困难时,她也会热情相助。在寒暑假期间,她会把自己家的房子腾出来供准备比赛的学生居住———她是我校众多优秀共产党员中的一个,一位始终踏实奋战在教学一线28年的朴实教师,她就是历史文化学院李慧娟教授。
“从她1993年来到学院,到现在我们已经一起工作了28年,作为她的老同志、老领导,我对她是十分认可的。”历史文化学院院长姜维公教授依然还记得十年前,学院申请中国史学科重点建设单位,李慧娟作为中国史教研室主任,在准备工作阶段,她带领着学院教师不分昼夜,准备了大量的申报材料,最终学院的中国史学科于2011年获评吉林省重点学科。深耕课堂 传道授业解惑
课时安排最紧张的时候,李慧娟一个人负责讲授《中国近代史》 《中国通史2》 《中国社会生活史》 《中国教育史》、微格训练等6门课,都是超工作量讲授。她教学态度认真,精心准备每一门课、每一节课,在她的课堂上,从来没有照本宣科。
“李老师总会把自身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感悟倾囊相授,我们这些年轻老师都特别敬佩她。”青年教师彭瑞轩在接受采访时说道。现在,学院着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了许多优秀的年轻教师,李慧娟的课时安排虽然减轻了,但她常常主动给年轻教师给予指导,得到了年轻教师的尊重与爱戴。
李慧娟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注重用历史故事教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从而收获精神的成长。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行有大德,必先明史。李慧娟常常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历史的尺度,审视过去,展望未来。她主讲的《中国近代史》,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她着重将授课内容与党史学习教育相结合,精心选择党史故事嵌入具体的教学实践,让同学们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征程,推进课堂思政,使同学们从党史中汲取信仰力量,坚持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融入到社会理想,担当新时代的责任与使命。深研教学 理论实践融通
李慧娟十分热爱工作,她多次对学生说:“教师是最光荣的职业,当老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李慧娟始终钻研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有《民国初期“重商轻农”思想的危害》《伪满后期农业政策的危害》 《试论清末女子教育兴盛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近现代东北女性主体意识的变迁》等;主持《高师历史专业人文素养的提高与课程改革研究》 《师范认证背景下高师历史专业学生从业技能提升路径研究》等6项省级课题,其中主持的《近现代中国东北地区女性主题意识的变迁》,获吉林省高校科学技术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自2017年开始,李慧娟便一直担任全国高师院校本科生教学技能大赛历史专业的指导教师。三年来,每个假期的赛前训练,李慧娟都对学生逐字逐句地进行指导,细微之处都不放过。持续的赛前训练,李慧娟的嗓子说破了,学生们的技能提高了。在与全国百余所参赛学校的激烈角逐中,学院学生累计取得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的好成绩,她也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深爱学生 指导奉献护航
“从教28年,深耕教学沃土,潜心教书育人,践行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优秀学生。”历史文化学院党总支书记刘义飞在谈起李慧娟时说道。
李慧娟作为学院的实习指导教师,在学生深入中学进行教学实习时,更是经常到学生实习学校进行走访,认真听课,指出学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耐心询问学生的实习感受,使学生在实践中、在指导下备受鼓舞。曾在浙江温州永嘉东方外国语学校顶岗实习的李华艳同学谈到李慧娟老师时十分动容:“刚到浙江的时候,我们对这个陌生的环境和学校都十分不适应,李慧娟老师在知道我们的情况后,特意在周末从长春赶往浙江,实地了解了我们的实习状况,耐心给予指导,并安抚了我们的思乡情绪。她还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在实习岗位上,要关爱学生,知行合一,勇于实践。当我看到李老师关切的眼神,那一刻,仿佛感受到了妈妈般的温暖。”于是“慧娟妈妈”便成了李慧娟学生对她的专有称呼。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慧娟从教28年来,一直坚持在教学一线,不忘初心,秉烛育人,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历史文化底蕴和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他们在教师岗位上与李老师共同奉献着人民教师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