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卫生防疫这个专业,是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儿

访我校 1990 级毕业生单奇志

简短说明
单奇志,是我校 1990 级公共卫生专业毕业生,现任长春新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分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卫生应急工作。自2020年起,他一直坚持在抗疫一线,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带领同志们制定详细的防控工作预案,建立健全防控工作机制,成立信息排查组,对来自疫区人员进行严格的排查、管控和隔离。

选择卫生防疫这个专业,是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儿

——访我校 1990 级毕业生单奇志 宣传部 李春赫 2021 3 31 第三版 编辑 李春赫 

    “我在卫生防疫战线上是名 老兵啦!2003 年 SARS 期间,我连 续奋战在一线 60 多天;2008 年汶 川地震,我支援四川防疫工作 21 天;为支持北京奥运会防疫工作, 我赴京连续工作两个月;从 2020 年到 2021 年 1 月 20 日,我坚持在 一线抗击新冠疫情整整有一年 了!”讲起这些往事,老单的眉宇 间无不洋溢着激动和自豪。

    这位大家口中的“老单”名叫 单奇志,是我校 1990 级公共卫生 专业毕业生,现任长春新区卫生 健康局副局长,分管疾病预防控 制、卫生监督和卫生应急工作。自 去年疫情开始,他利用自己的专 业知识带领同志们制定详细的防 控工作预案,建立健全防控工作 机制,成立信息排查组,对来自疫 区人员进行严格的排查、管控和 隔离。 

“长春是第一入境地点,我们 的工作实际上是在坚守祖国的大 门!” 

       当长春市出现本地病例后, 单奇志立即组织人员对确诊病例 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污染场所 进行终末消毒。他本人也深入到 最危险的第一线——隔离医学留 验站。 

      对入境人员进行隔离医学观 察是留验站的一项重要工作,被隔 离的人员来自世界各地,包括疫情 比较严重的美国、澳大利亚、欧洲 等国家和地区,也有来自韩国、日 本的人员。长春作为韩亚航空 OZ303 第一入境地点,入境人员在 留验站隔离后要前往全国各地,因 此必须严格落实隔离解除标准,避 免造成疫情传播。老单说“对, 于我 们来说,这项工作责任极其重大, 我们的工作实际上是在坚守祖国 的大门,在这里工作的每个人都有 着极强的责任心。” 

      隔离站就是个小社会,面对 隔离人员的各种诉求、出现的各 种状况,老单和同事们都做到有 求必应、妥善处理,尽全力让他们 满意、放心、安心。为减少传播风 险,隔离点实行闭环管理,所有工 作人员身兼数职,医生兼信息员、 物资员兼调度员、疾控人员兼驾 驶员……大家都不再拘泥于固有 的身份,个个练成了“多面手”。甚 至有人开玩笑说:“这一年咱们除 了接生以外,其他能做的事儿基 本上都做了。”

      隔离站里,境外人员每天都 有一百八九十人,在对这些人员 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语言沟 通上的障碍,就是他们对隔离和 就医的认识。有些人对隔离天数 提出质疑、不配合,老单就为他们 耐心讲解政策,希望他们对自己 和亲人的健康负责;有些人思想 压力过大,甚至产生过激行为,他 就进入隔离房间为他们做心理疏 导,一聊就是几小时;有的人发热 后要送去医院,却怀疑是要去传 染病院和新冠病人在一起,说什 么也不同意,老单就耐心解释,帮 助他解除疑虑……“我理解被隔 离人员的焦虑,所以,当他们遇到 心结解不开时,我会想方设法帮 助他们。”如今,老单已记不清为 多少人做过“话疗”了。 

“我们这没有时间概念,大家 24 小时随叫随到。” 

    “我们这没有日期,也没有时 间概念,大家 24 小时,没日没夜, 随叫随到。”老单介绍说,每天从 机场、火车站到长的境外人员都 要当即转运到隔离站,所以无论 何时何地,只要有境外人员到长, 大家就马上投入工作,从凌晨到 深夜,从室内到室外,累了就地一 坐,困了随便一倒,新任务一到, 又个个生龙活虎。 

      老单和同事们每天都要对隔 离人员做健康随访,对一些有严 重疾病的,还要注意他们的精神 状态和健康状况;隔离人员在隔 离期间至少要进行两次核酸检测 和一次抗体采样,每次采样他和 同事们要忙上一整天;如有抗体 阳性的,就要带他们去复检、鉴 定,发现密接和次密接人员,还要 进行流调,严格管控;根据疫情发 展和隔离人数的需要,隔离站需 要随时增、减隔离点儿,每个隔离 点儿的设置必须要有三区两通 道,他们就根据实际情况施工改 造;他们还要采购、储存、发放各 种物资,接待隔离人员和他们家 属的咨询、建议,甚至是无理取闹 的干扰…… 

     说到这些,老单的眼圈有些发 红“,唉,大家的工作量太大了,有 好几个累倒了,心梗的、肾结石的, 还有家人去世却不能送别的…… 我们这些人要求尽量避免与社会 接触,隔离人员被隔离,我们也是 被隔离的,而且我们被隔离的日期 远远比他们要长得多得多……” 

“选择卫生防疫这个专业,是 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儿”

     “从去年疫情以来,您一直在 工作岗位上,家里人怎么看,他们 支持您的工作吗?”记者问到。 

    “我爱人理解也习惯了我这 个工作状态,她也是咱们学校的 毕业生,是 1991 级药剂专业的, 工作也非常忙。”老单告诉记者, 在公共卫生事件突发时,能够随 时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这是对所 有卫生防疫工作者的基本要求。 

    “现在回想起来,选择卫生 防疫这个专业,是我这辈子做得 最正确的事儿,能在国家和人民 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尽自己 的微薄之力,是我最值得骄傲的 事情。”老单自豪地说,“实际 上,我感到母校的校友也好、老 师也好、在校的同学们也好,在 长春疫情防控工作中,从市里的 统筹部署到最基层的第一线,都 有他们忙碌的身影,他们都是最 棒的!” 

“你们的配合,就是对我们工 作的最大支持。”

     据老单介绍,今年的病例多 发生在防控力量比较薄弱的城乡 结合部和农村地区,当然,这也与 群众的重视程度有关系,所以“疫 情防控常态化”真不是嘴上说说, 一定要落在实处,每一个医务工 作者、每一名普通群众都要树立 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意识,并在日 常生活中做到位。 

    “由于有去年的工作经验,应 对疫情,我们还是有信心的,”老 单坚定地说,“我们进行了严格防 控,但这也加大了抗疫人员的工 作量,希望广大群众能积极配合 我们的抗疫工作,你们的配合,才 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支持!”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
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就是像老 单这样一群群淳朴实干的医护工 作者,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构 筑起疫情防控的健康长城。“人民 有信仰,国家有希望,民族有力 量”,虽然现在的疫情防控工作依 然严峻,但有他们的守护,有群众 的万众一心,有我们伟大的国家 和民族做后盾,我们必将会取得 最终的胜利,我们国家、我们家乡 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