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是培训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金秋十月,层林尽染,遍地金黄。10月6日,我校在一食堂三楼、中兴广场、巨龙文化长廊举办了首届“双创”成果暨技能展示月活动,展示了我校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下,各教学单位在创新创业、学科竞赛、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劳动教育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中的优秀项目、学生的优秀作品及职业技能,展现出我校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这场活动更展示了我校成功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丰硕成果。

      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纵观全国,乃至世界,办高水平大学是每一所大学所追求的目标。我校“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指出,我校的发展目标定位是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实现特色兴校、质量强校和永续发展。什么是有特色的高水平的应用型大学?我们可以有很多评价指标,但最根本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成功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我校学生在首届“双创”成果暨技能展示月活动中展出的作品、展现出的素质正体现了学校在实现办学目标上所做的不懈努力,也展现了我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具体成果。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关键在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我校积极建设德智体美劳“五位一体”建设工程,创新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同学心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立志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同学们以剪纸、书法、雕塑、手工制品等形式,制作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百年征程》《抗击疫情》《雷锋》《庆祝建党100周年》等思想性较高的作品,正是德育教育的直接体现。我校尝试建立了专业实习实训与学科竞赛、劳动教育、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全面融合的“吉林工商学院实践教育体系”,打通了“学、做、练、赛”管理通道,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加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院学生展示的3D打印技术、无人机表演等项目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旅游烹饪学院的调酒师协会、茶艺社、果蔬雕刻、面点菜肴制作等展示出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粮食学院学生自己酿制了啤酒、将稻谷通过砻谷脱壳生产兼具口感和营养价值的糙米和大米,这都是我校践行“科技兴粮”“人才兴粮”的又一体现。我校在体育教育中探索新的体育教学模式,探索体育俱乐部式教学改革,建设跆拳道、轮滑、单板、武术等12个体育专项俱乐部。在美育教育、劳育教育中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鼓励同学们动手创造。同学们制作的雕塑、绘画作品颇具艺术造诣,动手制作的象棋、算盘、皮具和校园文创作品精致美观。这一系列成果充分展示了我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所取得的成绩。
       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落脚点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2021年4月8日,省委书记景俊海向全省高校师生作创业有你 ‘就’在吉林”报告会,并对全省高校毕业生发出邀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不负青春韶华,情系白山松水,逐梦成长成才,在新时代吉林振兴发展实践中谱写青春华章。作为吉林省省属本科院校,我们培养人才的落脚点就是要培养能够将一身所学贡献给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我们要凝聚全校师生的磅礴力量,为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奉献智慧和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