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不曾逝,携种去远方
斯人不曾逝,携种去远方作者:护理学院 于佳琦 |
2021年5月22日,注定是一个让国人泪沾衣襟的日子。 袁隆平,老百姓心中的袁爷爷,与世长辞。他一生浸在稻田里,把功勋写在大地上,让中国人“端牢饭碗”。“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他用一辈子去实践了这句话。 追梦人:只为一粒种子,一生不懈追梦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少年立志,心怀天下。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选择田畴,终身守望。从发现第一棵雄性不育株开始,到巨人稻、海水稻、去镉稻的大面积种植,从湖南到海南,再到华北,走向世界,每一块奋力生长的稻田,都是他追梦的跑道。 袁隆平一生有两个梦想,一是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还有一个就是“禾下乘凉梦”。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大,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诚然,这两个梦想都是了不起的成就,如果能实现,对于解决全世界的粮食问题将是重大的突破,但他的梦想又是那么的朴实无华。他所从事的水稻育种,整天与泥土打交道,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将一生都交付给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他的伟大之处也正在于此,梦想里没有花里胡哨的概念,也很少有炫目的理论,也没有围着核心期刊打转的焦虑,有的只是一颗为民分忧的心。在他的梦想里,科学就应该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袁老在鲐背之年依旧在做科研、带学生,他在《似是故人来》的节目里的一句话触动了很多人:“我带研究生有一个要求:你下不下田?你不下田我就不带。”袁老年轻的时候是赤脚下田,经常被虫子、蚂蟥叮咬。作为农业科学家,田间地头是他们科学研究的主战场,靠想象干不出杂交水稻,他们的科学成果必须写在大地上,长在土壤里。 淡泊名利:以不变之心,应万变之境 袁隆平被正式调入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后,一位组织部的领导找他谈话:“组织上考虑到要充分发挥科学家的作用,考虑到你对党和人民的重大贡献,经研究,想让你担任省农业科学院院长,正厅级。”袁隆平不假思索地回答:“我这个人不适合当官,在我看来,当官有很大的局限性。别的不说,在搞科研攻关这一点上,它就没有我现在自由、自在、自如、自得。倘若当上官,整天文山会海,哪里还有搞科研的时间。” 袁隆平很喜欢弘一法师李叔同吟唱的一首《清凉歌》:“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境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瘟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烦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平常。”他每每读到这首《清凉歌》,仿佛整个人都处在那清凉之地,感悟着清凉的人生境界。 有一位哲人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类生而具有权欲,即支配欲、控制欲。人类永远谋求一种凌驾于他人之上或超越他人的优越感。”的确,谁不愿意展示自己呢?谁不愿意让自己的生命展示到极限呢?而袁隆平却偏偏不愿意张扬自己。他总是保持着一颗平静而淡泊的心,以不变之心,应万变之境。 俭节则昌: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 按理说,袁老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自家口袋装有多少“米”都不为过,也不会遭人非议。可他对待生活,却仅仅愿意停留在小康水平线上,“身价千亿,却独爱十五元衬衫”,这让多少“聪明人”困惑和摇头。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方志辉是袁隆平的学生。在他印象中,袁隆平很节俭,衣着朴素,吃饭一个荤菜、一个青菜就很满足,有时还亲自下厨房。 《资治通鉴》里讲:“俭约,所以彰其美也。”苏轼感慨:“口腹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福延寿之道。”穷奢极欲、暴殄天物,素为中国人所反对;物尽其用、利用厚生,方为中国文化所提倡。虽然现今社会物质极大富裕,人们不再为吃穿用度担忧,然而这位让中国人吃饱饭的老人一次次强调:“丰收不是浪费的理由。”他用实际行动提醒我们铭记“丰年不忘饥苦,富岁当思节约”之诫。 这个时代里那些熠熠生辉的人物,就是这浩瀚宇宙里的日月星辰,或许云层会遮掩住他们的光芒,但他们一直都在。然而他们却又和日月星辰不同,西沉了就不再升起,划过了天幕就不再回来。他们的光芒照耀到的地方越多,你越会感到随着他们的离去,这部由他们书写的时代传奇也随之定稿,后人翻阅起时代的书页,会清晰地看到这个天体陨落的注脚。 那“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已经实现,中国人民不会再挨饿了,追梦一生的袁老带着家人的歌声离去了。他在天堂的稻香里,头顶着草帽,静静地坐在稻穗下乘凉,守护着他最为深爱的土地。此后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此后人间的每一次风吹稻浪,都是他的灵魂回响。这繁华盛世,定会如他所愿。一粒粒希望的种子,在亿万苍生的心中,生根发芽。谨以此文,缅怀袁隆平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