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下的百年历史
我校大型木雕作品《百年风华》亮相
刻刀下的百年历史
——我校大型木雕作品《百年风华》亮相
6月22日,由我校艺术设计学院师生共同创作的大型木雕作品《百年风华》惊艳亮相,用刻刀雕刻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记忆,献礼百年华诞。
该幅椴木木雕作品长约3.5米、宽1.2米、高3.2米,采用了多种东阳木雕传统雕刻技法,并结合数控雕刻、激光雕刻等新技术,由20余名专业老师和优秀学生历时一年,经过设计、取材、毛胚、修光等十余个大步骤,精雕细琢而成。
二十余个红色元素
大型落地屏风木雕作品《百年风华》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突出红色党徽,下半部分底座则参照长城烽火台造型。底座以作为新中国象征的天安门为设计核心,伴有中国共产党梦想起航之地的石库门建筑、嘉兴红船,和代表国家记忆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长城、人民大会堂、天坛,以及展现新中国建设成就、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的深圳、上海等二十余个红色元素。“我们的设计理念就是发挥专业特长,雕刻标志性的建筑串起共产党百年历史。”《百年风华》项目负责人、木雕教研室主任陈霞艳老师说。
据陈老师介绍,能代表国家成就的元素非常多,如何舍取才能既突出单个,又保证整体协调成为团队创作的关键。比如造型大气的中华世纪坛,尝试了几次都觉得抢了其他元素的“风头”,最后只能忍痛割爱将其删除。
二十余名师生同创
《百年风华》的创作团队均由我校雕刻艺术设计专业师生组成,从去年6月开始,为赶在共产党百年生日前夕完成作品,二十余名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加班加点,不是在教室上课,就是在鲁班工坊雕刻。
“以前对于党的百年发展历程只有一个笼统的概念,这次为了更好地呈现效果,主创团队进行了不下十次的党史系统学习。”陈霞艳老师介绍,为了能立体化、层次化表现,整个团队前前后后共收集了一千多张红色标志景点照片,从它们背后的故事着手,反复研究,反复推敲,用一把刻刀呈现祖国神韵、表达家国情怀。
而对于雕刻专业的学生而言,《百年风华》的创作过程也是一门生动的“艺术+思政”教学课程。“00”后的龙世远从高中开始学习雕刻,此次是他第一次参与雕刻大型木雕作品。从前期的创作元素学习到雕刻山石的方法,屋面、瓦片、花朵等细节的精雕,龙世远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边学边做,学以致用,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实战创作经验,还在不知不觉间加深了对党史的了解,并将其带入艺术创作之中,继而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王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