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工作的“一线”在哪里?
为进一步强化人民立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教育部党组出台了《关于在直属系统建立一线规则的意见》,推动直属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学科研人员在一线掌握情况、作出决策、解读政策、化解风险、转变作风。“一线规则”已经成为教育系统书写教育报国“奋进之笔”的重要笔法。高校辅导员是一群扎根基层、面向学生、冲在最前的“一线的人”,每天面对“一线的事”,思考解决“一线的问题”,直接刻画“一线的形象”。深刻认识辅导员工作的“一线”,有助于这支队伍回答好“对谁用情、在哪用力、如何用心”的“生涯之问”,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多贡献。
抓好党的建设“主线”。学生党支部是党联系广大学生的纽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堡垒,学生党建工作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辅导员要“开展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工作,开展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指导学生党支部和班团组织建设”。辅导员的选聘标准、职责要求和工作能力为其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的提供了优势和条件。辅导员要扎实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在学生党员发展培养过程中严把党员“入口关”“审核关”“教育关”,做到准入要严、程序要清、作用要实。要对照“七个有力”标准,把思想政治建设融入日常党内政治生活之中,指导学生党员切实落实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充分发挥组织生活的熔炉作用,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水平。
巩固意识形态“战线”。高校历来是意识形态交流交融交锋的前沿阵地,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必争之地。这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同显性的军事战场相比,其搏杀的激烈程度丝毫不弱,这条战线我们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辅导员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关注新技术新应用新媒体,指导广大学生积极刊发话语新、接地气、正能量的成果和作品,首先占领信息传播和思想舆论的制高点,发挥好思想引领作用。要严格执行课堂、讲座、论坛、沙龙、读书会等“一会一报、一事一报”管理制度,不给各种错误观点在校园传播提供渠道。要防范和抵制境外非政府组织和宗教在学校渗透,筑牢抵御渗透的防火墙。要把意识形态工作结合其他学生工作一道去做,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在为学生办实事、办好事的过程中实现潜移默化的引导。
贴近成长成才“前线”。辅导员是距离学生最近的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攻手、学生管理的主导者、学生成长的主心骨,是育人“前线”的“总指挥”。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带领学生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自主学习行动计划,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加强党史国情教育。要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培养的各个方面,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要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引导学生多读有字之书,也读无字之书,成为具有中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人才。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把奋斗精神融入学习、融入日常、融入各类实践活动中,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更好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要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通过更高质量的综合教育,培养出更多体格强健、精神刚健、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创造活力、有人格魅力的时代青年。
坚守安全稳定“底线”。中国“新时代”遭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外部挑战更趋复杂多变。辅导员就在学生当中,具有知热点、疏堵点、击痛点、解难点的先天优势。要强化底线思维,以主动姿态和正确的方式防范化解风险,在“排兵布阵”上要做到预防为先,精准排查,对症施策,从科学管理的角度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把不可控风险的损失减少到最低。在工作态度上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重大风险面前主动迎战,敢于担当担责,关键时刻要第一时间冲上突发事件“火线”。要夯实素质能力基础,坚持“实战、实效、实用”导向,保持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本领,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要引好“千条线”,当好“一根针”,“想一万、防万一”,走进课堂、班级、宿舍、学生社团、学生活动,密切掌握事关学生的各类“风吹草动”。要切实做好“稳定工作台账”,把不稳定因素纳入台账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数据准、针对性强”。
牵引三全育人“阵线”。君子不器,辅导员最理解教学科研力量所思,最了解管理服务力量所想,最贴近一线同学所需,能较好地做到“为学生找老师、帮老师找学生”,有利于更好地汇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合力。在“三全育人”大格局中,辅导员即是“先锋员”也是“指导员”,能较好地起到发动、牵引、黏合的作用。要主动沟通,协同教师、班主任、导师、管理干部、后勤人员等各方力量,形成“全员”育人合力。要抓住“全过程育人”环节,聚焦学生成长的关键环节,结合不同需求,分层次、分阶段有针对性增强教育引导实效。要践行“全方位育人”理念,注重拓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途径,进一步挖掘“一站式”学生社区、食堂、运动场、实验室、网络新媒体等环境的育人要素,广泛营造育人氛围。通过牵引、联合各方力量“走进一线、服务一线、前移一线、坚守一线、保障一线”,最终形成“校、生、家、社,无人不会”“从入校门到离校门,无时不有”“课上课下、网上网下、校内校外,无处不在”的一体化育人“阵线”。